印象派的画风,是西洋画坛上的一大革命。印象派画家张开纯粹明净的眼来,吸收自然界的刹那印象,忘却了“意义的世界”,而静观“色的世界”“光的世界”。色是从光而生的,光是从太阳而来的。所以他们可说是“光的诗人”。
印象派首领莫奈曾对同一稻草堆连作了十五幅画,把朝、夕、晦、明的稻草堆的受光的各种状态描出。步他后尘的有许多画家,都热衷于光的追求,憧憬于色彩,凡是有光明的地方,不问何物,都是他们的好画材。所以他们的画面只见各种色条的并列,近看竟不易辨别其所描为何物。起初以光的效果(即印象)为第一义,以内容及形骸为第二义;终于脱却形骸而仅描印象,于是画面只是色彩光的音乐,仿佛“太阳”为指挥者而合奏的大曲。“向日葵”可说是这班画家的象征了。莫奈的“稻草堆”其实与“稻草堆”无甚关系,只是各种的光与色的配合的效果,不名之为稻草堆亦可。写实派的米勒也曾画过农村风景中的稻草堆。然而用意与莫奈大不相同,米勒所见于稻草堆的是其农村的,劳动的意义,莫奈所见于稻草堆的是其受太阳的光而发生的色的效果,所同者只是“二人皆描稻草堆”的一事而已。莫奈还连作“水”图,有“泰晤士河”“威尼斯”“睡莲”等,有一幅直名之为“水的效果”。他热衷于水的研究的一时期,曾以船为画室,常住在船中,一天到晚与水为友,许多水的作品便是在那时期中产生的。
(节选自丰子恺《如何着懂印象派》,有删改)
27. 请结合第一段内容解释“光的诗人”。(5分)
28. 依据材料,概括莫奈绘画创作所运用的方法。(4分)
29. 结合材料简析怎样才能读懂印象派画作。(6分)
答
27. “光的诗人”是指注重用眼睛观察,吸收自然界瞬间的印象,捕捉光和色,而忘却了事物本身意义的印象派画家。(每句1分,印象派画家1分,共5分)
28. 观察法,连作法,感受法,情境法。(1点2分,2点3分,3点4分。意思对即可。)
29. 注意感受光的状态,关注光和色彩的配合效果,印象优先于画的内容和事物的外形。(每点2分,共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