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疑不仅是消极方面辨伪去妄的必须步骤,也是积极方面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基本条件。(①)对于别人的话,都不打折扣地承认,那是思想上的懒情。这样的脑筋永远是被动的,永远不能治学。(②)在不断的发问和求解中,一切学问才会发展起来。许多大学问家、大哲学家都是从怀疑中锻炼出来的。清代的一位大学问家——戴震,幼时读朱子的《大学章句》,便问《大学》是何时的书,朱子是何时的人。塾师告诉他《大学》是周代的书,朱子是宋代的大儒;他便问宋代的人如何能知道一千多年前的著者的意思。法国的大哲学家笛卡儿也说:“我怀疑,所以我存在。”他的哲学就建立在对于万事万物的怀疑和明辨上。(③)一切学问家,不但对于流俗传说,就是对于过去学者的学说也常常要抱怀疑的态度,常常和书中的学说辩论,常常评判书中的学说,常常修正书中的学说:要这样才能有更新更善的学说产生。古今科学上新的发明,哲学上新的理论,美术上新的作风,都是这样起来的。(④)若使后之学者都墨守前人的旧说,那就没有新问题,没有新发明,一切学术停滞,人类的文化也就不会进步了。
7. “只有常常怀疑、常常发问的脑筋才有问题,有问题才想求解答。”是从原文中抽取出来的,根据文意,这句话所处的最恰当的位置应是( )
A ①B. ②C. ③D. ④
8. 选文列举戴震质疑《大学》例子,引用法国笛卡尔的名言是为了论证( )
A. 大的学问家都是从怀疑中锻炼出来的。
B. 怀疑是消极方面辨伪去妄的必须步骤。
C. 怀疑是积极方面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基本条件。
D. 只要具有怀疑精神,就-定会有更新更善的学说产生。
9. 下列选项中,不能作为选文论据的一项是( )
A. 著名天文学家哥白尼挑战地心说,创立了日心说。
B. 哲学家王阳明通过“格”院中的竹子来探察物体,得到知识。
C. 疑者,觉悟之机也。一番觉悟,一番长进。——陈献章
D. 对明天的认识的惟一限度,取决于我们今天的怀疑。——罗斯福
10. 对选文内容和论述特点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 选文中说治学过程依次分为怀疑、评判、辩论、修正、创新等五步。
B. 选文的语言准确,对事例分析透彻,逻辑严密,有很强的说服力。
C. 选文中“一切”有“所有”之义,却比“所有”更多一种加重强调的意味。
D. 选文中既有正面论述,也有反面论述,正反对照,拓展深化了论述视野和深度。
【参考答案】
7. B (本题考查句子的衔接。抽出的这句话“只有常常怀疑、常常发问的脑筋才有问题,有问题才想求解答”,阐释了怀疑、问题、解答之间的关系,②后面的句子紧承发问和求解来论说,“在不断的发问和求解中,一切学问才会发展起来”,符合逻辑;再看②前面的句子:“对于别人的话,都不打折扣地承认,那是思想上的懒情。这样的脑筋永远是被动的,永远不能治学。”论述承认、懒惰的做法,不能促使学问进步,和②后的发问、求解,才能发展学问的观点构成鲜明的对比;因此,放在②处合适,所以本题选B。)
8. C (本题考查论据与论点的关系。选段的中心论点是开头的句子:“也是积极方面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基本条件。”接下来,通对对比论证、举例论证和引用论证来证明这个观点,因此列举戴震质疑《大学》的例子,“宋代的人如何能知道一千多年前的著者的意思”,引用法国笛卡尔的名言“我怀疑,所以我存在”,是作为事实和道理论据,为论证中心论点服务的。故本题选C。)
9. B (本题考查对论据的辨析。选段的中心论点是开头的句子:“怀疑不仅是消极方面辨伪去妄的必须步骤,也是积极方面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基本条件。” 哲学家王阳明通过“格”院中的竹子来探察物体,得到知识的事例,论述的不是“怀疑”,而是“格物”,因此不能作为选文论据,本题选B。)
10. A(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由“一切学问家,不但对于流俗传说,就是对于过去学者的学说也常常要抱怀疑的态度,常常和书中的学说辩论,常常评判书中的学说,常常修正书中的学说:要这样才能有更新更善的学说产生”可知,治学过程依次的顺序是怀疑、辩论、评判、修正、创新,因此A项的顺序不对,本题选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