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越网

《古代抗疫举措中彰显的民族智慧》阅读答案

2020-07-11 16:40超越网

①古往今来,疫病一直与人类如影相随。《黄帝内经。素问.本病论》称:“大风早举,时雨不降,湿令不化,民病温疫”。《周礼.天官冢宰》载:“四时皆有病疾”。然而,无论疫情如何肆虐,中华民族以愈挫愈勇的坚韧、博大深邃的智慧,不断完善的抗疫举措,抵御住了一次又一次严重的灾疫侵袭。
②疫情关乎百姓安危,影响国家税赋收入,因此,历代在立法时都将疫情奏报列为国之大事,要求地方官据实上报,各地驿站不得拒绝和延误。唐令规定,呈报疫情的官文书须遵循“小事五日程,中事十日程,大事二十日程”的期限,延误者处罚。《大明律.吏律.公式》“事应奏不奏”条规定:“若军务、钱粮、选法、制度、刑名、死罪、灾异及事应奏而不奏者,杖八十。”法律同时要求地方官详细勘验疫情致损情况,杜绝瞒报漏报,以确保朝廷准确掌握受灾情况。
③在法律的严格要求和朝廷的三令五申下,地方官一般都能积极抗疫,实施开仓济民、差医治疗、建立义冢、收养遗孤等一系列措施。在抗疫过程中,各地的士绅乡贤也尽力给予协助。士绅乡贤在购置治疫药材、施粥接济百姓、收埋尸骨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正因为官府抗疫与民间自救密切配合,才最大限度减少了百姓的生命财产损失,受疫情影响的社会秩序也得以尽快恢复。
④经过长时间的抗争和对疫情的深入了解,历代也注意通过制度建设,加强疫情顸防,形成一整套防治结合、多措并举的疫情治理方式。比如北宋仁宗皇帝委任专官,集合名医,对历代流传下来的医药书籍进行集中整理,《伤寒论》《金匮要略》《千金要方》等医书都得到认真校勘并颁行全国。明清时期,皇帝非常重视发挥仓储在抗灾防疫中的作用,各府州县遵照朝廷政令广设预备仓、常平仓,储藏粮米,遇年荒赈贷百姓,逄灾疫救济民生。鉴于罪囚久系狱中,在酷暑时节容易感染疫病,明清改革司法审判制度,实行热审之制,避免狱中疫情肆虐。每年孟夏,刑部、大理寺、都察院等官审录罪囚,徒、流以下,减等发落。
⑤几千年来,中华民族以丰富的智慧、坚强的意志,一次次战胜了疫情。今天,相信我们能够再一次经受住锤炼和考验,取得这场艰苦卓绝的抗疫斗争的最终胜利。
(摘编自张晋藩王斌通《古代抗疫举措中彰显的民族智慧》)
15.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第①段引用《黄帝内经》《周礼》中的话,强调民族智慧在抗疫中的重要性。
B.为了确保准确掌握受灾情况,朝廷制订了法令,杜绝地方官瞒报漏报的行为。
C.在酷暑时节容易感染疫病,明清时期实行热审的制度,避免了狱中疫情肆虐。
D.本文采用了总分总的结构形式,使论证内容纲目清晰,层次井然,逻辑严密。
16.文章从哪三个方面论述“古代抗疫举措彰显民族智慧"?请简要概括。(6分)
17.文中第④段举三个例子论述观点,是从哪三个层面来论述的?请简要概括。(3分)


15. (3分)A
16. (6分)①立法要求将疫情及时据实奏报;②官府抗疫与民间自救密切配合;③加强制度建设:形成一整套实情治理方式。6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
17. (3分)①整理校勘及颁行医书;②设置仓储:③改革司法审判制度(实行热审之制)
(每点1分,意思对即可)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