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越网

2020中国书店大会暨“新时代杯”2019时代出版中国书店年度致敬盛典1月8日在北京召开

2020-04-25 18:20超越网

材料一:
中新网1月9日电 2020中国书店大会暨“新时代杯”2019时代出版中国书店年度致敬盛典1月8日在北京召开。本届大会的主题是“书店重做与高质量发展”。中国书刊发行业协会理事长艾立民在会上表示,“书店重做”是书店的整体功能、经营方式和业态整合上更加适应当前新零售和新消费带来的变化。“书店重做”是坚持书店核心价值,把主业始终放在书店经营的核心地位。“书店重做”是强调书店走自己的创新发展之路。书店专家徐智明则提出,“书店重做”的核心是成为消费者的“学习场”,即通过各种书与非书的内容、阅读与非阅读的形式,服务于读者的终身学习,百道新出版研究院院长、百道网董事长程三国从十个维度提出“书店重做”路径,价值、模式、供应链、选品、产品、电商、场景、数据、活动、设计。他预言未来十年,中国将诞生世界上最大的品牌书店。
(摘编自“中国新闻网”2020年1月9日)
材料二:
在2020中国书店大会上,程三国现场发布了《2019-2020中国实体书店产业报告》。与去年相比,这一报告新增了中国书店网络打卡排行榜和品牌书店(非新华)经营调查两项。
2019年中国总共有多少家书店?程三国表示,中国网络综合书店打卡大数据显示,中国实体书店数量超过7000家,美团点评上书店打卡数据显示,2019中国新开书店数量超过4000家。相比较中国的新开店数量,过去一年,美国只有99家新书店,英国只有15家。2019年中国关闭的书店有500多家。程三国认为,2019年每天有8219家餐厅倒闭,倒闭率91. 6% ,相比较于这一数据,过分放大书店闭店的声音既不尊重数据,也不符合事实。

(摘编自《新京报)2020年1月9日)
材料三:
光明智库:2019年,我国实体书店大量增长的原因是什么?
程三国(百道新出版研究院院长):实体书店数量持续增长,首先得益于政策推动。我国的实体书店税收优惠政策还在延续期内,图书批发零售5年免征增值税。各部委和地方鼓励书店发展的政策也不断出台,例如教育部专门出台文件支持高校开办实体书店;北京市2019年实体书店补贴资金额度翻倍,等等。
此外,实体书店商业环境依然友好,很多购物中心提供优惠条件吸引书店入驻;阅读季、读书月、书香节、全民阅读“七进”等活动在各地广泛开展,群众阅读意愿回升;一批民营连锁品牌书店具备快速扩张的能力;书店主体越来越多,从出版社到各种商业机构、公共机构、文化机构 都加入实体书店大军,使书店嵌入各种空间和生活场景。
刘建华(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传媒所所长):从社会心理看,书店增多是网络“容器人”人际交往愿望不断高涨的结果。互联网时代,原来以熟人关系为组带的社区日益变得蜂巢化,每个 家庭甚至每个人都成了被“透明玻璃”阻隔的“客器人”。实体书店成为人们进行社会交往的精神家园、文化空间,泡书店、深交流,成为减暖社会焦虑、润滑社会关系、促进社会稳定的时尚方式。
从业态演进看,书店“回暖”是新媒体技术裹挟中消费者怀念往昔时光的结果。报刊、图书、电影、广播电视、新媒体的发展是历史的必然,但每种媒介业态都不全是对前一种业态的取代,而是相互补足,共同为受众提供最佳的产品与服务。
(摘编自《光明日报》2020年1月16日07版)
4.根据材料一,下列关于“书店重做”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书店重做"是根据当前新零售和新消费带来的变化,调整书店的整体功能、经营方式和业态整合。
B.“书店重做"是书店重新调整核心业务,走价值多元化、业务多样化的创新发展之路。
C.“书店重做”是书店要致力于通过各种形式,服务于读者的终身学习,成为消费者的学习场所。
D.多维度多路径地展开“书店重做”工作,中国未来十年有可能出现世界上最大的品牌书店。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程三国认为,相比于餐厅的倒闭率,2019年中国实体书店的经营现状井没有那么悲观。
B.中国的新开实体书店数量远远超过美国和英国,其中一批民营连锁品牌书店扩张迅速。
C.2019年城市书店数量排行榜前三名的城市分别是成都南京和沈阳,成都更是连续三年名列榜首。
D.2019年中国实体书店营额最高的是西西弗书店&矢量咖啡,门店数量及新开店数最多的是渔书。
6.根据材料三,请概括说明2019年我国实体书店天量增长的原因。(6 分)


4.B(“重新调整核心业务”错,原文是“坚持书店核心价值,把主业始终放在书店经营的核心地位”)
5. C(“连续三年蝉联桂冠”错,2017年书店最多的城市是北京,不是成都)
6.①优惠政策鼓励书店发展。②商业环境友好。③群众阅读意愿回升。①品牌扩张及多主体与全场景的推动。⑤互联网时代人际交往愿望对精神家园.文化空间的需求。⑥新媒体技术的发展使得消费者怀念往昔的纸媒时光。(一点1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