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越网

送客阅读答案-欧阳明

2020-02-07 18:34超越网

送客
欧阳明
夜里下过小雨,地里吸足了水分。太阳一早就出来了,暖乎乎的。地早翻出来了,种子也早备好了,总算等到这样一个播种的好天气啦!
可老王下不了地,得陪亲家!
亲家三天前就来了,一个人,说是想看看外孙。
亲家母咋没来呢?见面的时候,老王问。
上庙子去了。亲家说。
亲家有一年多没过来了。几十里远呢,来一趟不容易。老王就打肿脸充胖子,大鱼大肉地款待,还放下农活,陪亲家东拉西扯摆闲龙门阵。
原以为亲家看看外孙就会走,可三天过去了,看不出有要走的意思。
老伴脸上早就挂不住了,昨晚对老王说,是不是吃好了,不想走?要不,明天就不办酒办肉了?
不办显得我们小气。老王说。
没钱了,咋办嘛?
借!估计明天就会走了。老王说。
可吃过早饭,亲家还是没走的意思。看着大好天气就这么白白溜走,老王急得发毛,但面子上却不敢表露出来,只能笑眯眯地,继续陪着亲家东拉西扯地闲聊。
老王,过来提潲桶!
老王刚把卷好的叶子烟递给亲家,就听见老伴在灶屋里喊。
一进灶屋,老伴就咬着老王的耳朵,小声说,别陪他摆龙门阵了,想法让他走!一边说,一边拿眼去瞟灶屋的门口。
他不说走,有啥办法?总不能直接叫他走吧?老王说。
管你的,不叫他走,我就走!老伴说完,自己提着潲桶去了猪圈。即刻,猪圈里就传来了猪的叫声和老伴的骂声,死瘟丧,叫啥?只晓得吃,又不长肉,明天弄去杀了你,看你还叫不叫!
老王怕亲家听到老伴的骂声怄气,赶忙给亲家把烟点上。然后,搬了条凳子,坐在亲家对面。看亲家的脸色,没有什么变化,心里才踏实了许多。
几口烟过后,老王叭地一声,吐出一口酽痰,用鞋底来回磨了三次。然后,清了清牛毛肚一样粗糙的嗓子,对亲家说,亲家母到庙子住多久啊?
一周,说是打佛七。
老王知道,打佛七就是到庙子念经,要七天。就哦了一声,顿了顿,又问,你家地里下种没有?
没有。
再不种就错过季节,没啥收成了。
错过就算了,反正也卖不了几个钱。亲家说。吐出一团白烟。
老王突然找不到话说。一个劲儿把叶子烟抽得吱吱叫唤,像在喊痛。
这时,院子里突然来了几只鸟,叽叽喳喳地叫着,不停地在树枝上跳上跳下的。鸟们叫喳了一会儿,就轰地一声飞走了。但没过多久,又飞了回来,叽叽喳喳地又叫。
老王抬头眯起眼睛看了一会儿,突然弯腰捡起几块瓦片。
做啥呢?亲家问。
赶鸟!狗日的,要走不走的,叫得人心烦!老王说完,手中的瓦片就飞了出去。鸟受到惊吓,轰地一声,全飞走了。走了,就没再回来。
亲家无语,一个劲儿把叶子烟抽得吱吱叫唤,也像在喊痛。
连续抽了几口烟后,亲家突然起身,烟锅往凳子上狠狠地一敲,将里面的半截叶子烟磕在地上,狠狠踩了几下,就往外走。
做啥呢?老王问。
回家!
反正你也不忙,再多住几天嘛。老王劝。
不了,得回去看看田里的水。亲家说。
当地农村,喜欢在谷子收割前,把田里的水放干,待打完谷子后,再种上一季油菜,好多点收入。
以前没放嗦?老王问。
放了,口子挖浅了,狗日的,要流不流的!亲家说。说完,拍了拍屁股上面
的灰,抬脚就冲出了院坝,头也没回。
望着亲家的背影,老王笑得像颗核桃。
(选自《四川文学》2011第1期《送客》)
22.请简要分析小说第一段划线句景物描写的作用。(6分)

23.小说中老王夫妇多次暗示亲家回家,请简要概括。(6分)

24.简要概括小说中老王的形象。(6分)

22.【答案】
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令背景;形成下文老王下不了地的转折;映衬了老王下地播种的急切心情;为老王要“送客”做铺垫。
23. 【答案】
①老伴借喂猪怄气叫骂暗示;②老王借询问亲家母住庙多久暗示;
③老王借询问农事暗示;④老王借赶鸟暗示。
24. 【答案】
热情好客;勤于农事;淳朴善良;爱面子。

【解析】
本题考查把握环境描写在小说中作用的能力。一般说来,文学作品中的环境描写主要有以下六种作用:1.渲染营造某种氛围,为后边的内容做铺垫。2.交代人物身份,表现人物性格。3.衬托托人物心理。4.象征和暗示。5.交代人物活动的场所。6.展开、推动故事情节的作用。通过阅读全文,此处的环境描写是为了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令背景;形成下文老王下不了地的转折;映衬了老王下地播种的急切心情;为老王要“送客”做铺垫。
    本题考查把握小说情节的能力。回答此类问题,应在通读文章,画出相关的语句,最后用简练的语言总结出来。文中有多次对老王夫妇要亲家走的描述。如“即刻,猪圈里就传来了猪的叫声和老伴的骂声,死瘟丧,叫啥?只晓得吃,又不长肉,明天弄去杀了你,看你还叫不叫!”“对亲家说,亲家母到庙子住多久啊?”“又问,你家地里下种没有?”“赶鸟!狗日的,要走不走的,叫得人心烦!”等,找出相关语句,用自己的话进行总结即可。
    本题考查欣赏人物形象的能力。解答此题,要从全文入手,找出有关形象的故事情节和描写内容,从肖像、神态、心理、语言、动作等方面的描写;还要注意文中作者的评价性的语句和其他人物的衬托作用等。本文中的老王是一个老农民的形象,他既有农民热情好客、勤于农事、淳朴善良的一面,也有爱面子的一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