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来
大海
被抓壮丁之前,我还是个小屁孩,在永州某座低矮的山上放牛。牛是地主家的。我是孤儿,替人放牛换个三餐果腹。部队里有个长官问我叫什么名.我挠挠头皮,说姓戴,没名,个个叫我细伢崽!长官捏捏我的脸蛋,说真有缘,我也姓戴,叫国汉,我帮你取名叫国强吧,日后就给我当小弟啦!“小弟”就是勤务兵。我没有多想,兵荒马乱的,管个温饱就好。
那一年,我15岁。家乡的山上,枫叶火一样红飘飘。
长官是武陵人,黄埔军校毕业后去抗日了,后来娶了大户人家女儿龚小慧。长官要我叫她嫂子,说嫂子有文化,可以教我识字学算术。我觉得自己遇上了好人,卖力地为长官一家服务,洗例带娃,样样勤力。长官说.抗战胜利后带你们回我家乡过小日子,那里有一处美丽的世外桃源。可惜桃源梦破,解放战争中,长官来不及安顿家属,裹抉在溃败的国民党军中逃往台湾。临登船时,长官单膝跪我,草书一封呈上:
国强弟:有劳守护,待吾归来。兄国汉叩首
长官嘱我照顾他的妻子儿女,说会回来接我们。我跟随长官照顾他的起居12年,长官也让我感受到旧社会少有的温暖。有次打鬼子,炮弹迎面飞来,长官拉我跳入掩体才保了命。命都是长官给的,替恩人守护妻儿天经地义。我搀起长官,咬咽发誓:保证完成任务!
我扮成平民溜出,带着嫂子牵着孩子去了武陵,和长官父母一起生活。新中国成立后.每次提到长官.我只能小声地说“国汉”。国汉托人从台湾梢来书信,说他驻守在金门,时时眺望大陆,想念家乡亲人。他父母因信受到羞辱批斗,很快离世。因为台湾关系和地主成分,嫂子也少不了挨批斗。我出身贫农,照样不能幸免。批斗者说我死赖在地主家,恶毒的还对我大打出手。我完全可以逃离武陵当时的穷乡僻野,以贫农身份落户家乡永州,再找个女人生息。但我宁死不离开。孩子们还小,我走了,嫂子一个弱女人如何养家?
年复一年,武陵桃花灿烂。变老的嫂子和我,都在执意等待国汉的归来。
再后来,嫂子收到国汉托人从香港梢来的信。嫂子回信说国强依然在家照顾他们娘仁.对她从来都是尊敬。我不觉得有什么,只是在等一个人归来罢了。嫂子说,溃逃过去的国汉在台不受重用一直盼望能回大陆团聚,希望两岸统一。许多赴台老兵和国汉一样,因为思念大陆的妻儿亲人,苦苦守候归期,没有再娶。我突然发觉自己上了年纪,经常梦到小时候放牛的地方,还有破落的祖屋、熟悉的乡音。
漂泊之人,最终想叶落归根。国汉若归来,我也要归去。
等到台湾开放老兵返乡,赴台老兵期盼一生的梦想买现,国汉的噩耗却传来:癌症晚期,已经入院。我有种不祥的预感,只好将回家的包袱重新放下。不久一位赴台老兵来到家里,捧出国汉的骨灰盒,说国汉临终前托战友带他归来安息;还说他40年前与我有过约定。我颤巍巍地掏出那张纸,“有劳守护,待吾归来”,火一样烧眼。老兵也掏出一封信,说是国汉临终前专门写给我的:
国强弟毕生照顾吾家老少,大恩难报!吾请小慧谨致万谢,并嘱子女奉老。愿弟留在武陵颐养天年,待他世相遇你我同游桃源……
白发苍苍的嫂子和年过半百的孩子紧拉我手,说您老有生之年,请留在武陵。我如释重负,却又摇头。我想起家乡漫山红遍的枫叶,哞哞呼唤我的老牛。从永州到武陵,几百里路,我离开家乡52年,归去要用整整一生。那之后,很多机构开展关怀抗战老兵活动,有好心人得知我参加过抗战.在某个傍晚过来看我,问有什么心愿?
我望着垂挂天际的夕阳,轻轻地说,国汉已经归来,我也要回家…… (有删改)
7.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小说运用第一人称的叙述视角,写一名抗战老兵为长官守护妻儿的故事,内容显得真实亲切,结尾留有余味,引人深思。
B.长官的家乡在武陵:“我”的家乡在永州,小说对二人家乡所在地的多次重复,暗示了主题:离家再远,也不能忘记美丽的家乡。
C.“命都是长官给的”,这一段插叙既写出了长官对“我”的救命之恩,也交代了“我”信守诺言,替长官守护妻儿的重要原因。
D.“我”在完成约定后,期待回归家乡,这与前文写“我宁死不离开”形成鲜明的对比,丰富了人物形象,拓展了小说主题。
8.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小说中有关枫叶、桃花的景物描写的作用。(6分)
9.这篇小说主要写守护,文题却为“归来”,请结合文本说明理由。(6分)
答
7.B【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分析作品表现手法,概括作品主题的能力。“离家再远,也不能忘记美丽的家乡”对主题概括不全面,本文还反映了“回归”的大主题。
8.①渲染了一种涛意的氛围。永州火红的枫叶,武陵灿烂的桃花,都呈现了鲜明的地域特色,具有诗意。②表达了人物盼归的主题。“桃花”既呼应了桃花源的典故,也能让读者联想到崔护《题都城南庄》的诗句“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委婉呼应了小说主题。③寄托了“我”对家乡的深厚情感。枫叶来自“我”的家乡永州,桃花来自长官家乡武陵,文中描写枫叶的火红与桃花的灿烂,寄托着人物对家乡深深的眷念。④与文章的两条线索形成呼应。小说明写长官的盼归,暗写“我”的思乡,对桃花灿烂和枫叶火红的渲染,与两条线索形成呼应。⑤虚实结合,丰富了小说内涵。描写桃花主要是实写,描写枫叶主要是虚写,虚实结合,同时时空变换,使小说内涵丰富,外延广阔。(每点2分,答出三点即可)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分析作品表现手法的能力。答题时,不仅要从景物本身来分析,还要结合小说人物、情节、主题展开分析。
9.①“归来”是贯串全篇的线索。小说明写长官的归来,暗写“我”的思乡,两条线索都是围绕“归来”行文。②“归来”深刻地彰显了主旨。小说表达了眷念家乡、叶落归根、期盼祖国统一的主题。“守护”虽是小说的主体情节,但不属于主题。③“归来”寄寓着人物的情感。“长官”一直盼望能回大陆团聚,希望祖国统一;“我”魂牵梦绕,难忘乡土,渴盼归来是两个人物的情感汇聚点。(每点2分,无概括扣1分)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概括作品主题的能力。解答本题可从情节、形象、主题三个角度展开探究,同时适当分析其他标题的不当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