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琴
“警佐,打死了!真的打死了!”西谷长长地吐了一口气,命令:“立即报告岸谷厅长,击毙匪首杨靖宇!” “警佐,警佐!”一日本兵叫喊着,从高大汉子身上搜出一个磨得溜光锃亮的东西跑过来。伪军队长李道善凑上前,惊叫:“魔笛儿!魔笛儿!” “八嘎!什么魔笛儿?”西谷接过那个叫魔笛儿的东西, 眼珠子直转。
1939年的冬天嘎嘎冷。日本关东军下了死命令:不惜一切代价,消灭杨靖宇。10多万日伪军围山、封路,进行“梳篦式”的“拉网”“讨伐”。
风雪中,杨靖宇率领队伍与敌艰苦周旋。枪声骤响,日伪军连续发动猛攻,只向前推进了20多米。激战中,十几名战士壮烈牺牲,杨靖宇领着俩战士拖得敌人疲惫不堪。日军资料这样记载当天的战斗:“早晨出发队伍有600人,逐渐剩下300人、200人、100人,到16日凌晨两点钟,仅剩下50人。”
太阳落到山后面,呵气成霜,杨靖宇好几天没吃东西,他裹紧棉衣,靠在窝棚墙上打了个盹儿。恍惚中,肚子“咕噜、咕噜”叫,他从衣袋里掏出一块榆树皮,放进嘴里细细地咀嚼,艰涩而痛苦地咽下。月光从窝棚的缝隙照进来,今天不是正月十五吗?他下意识地摸了摸胸口里面的衣兜,那里搁着一把他心爱的口琴,他经常在休息的时候给大家吹口琴,甚至教小战士们吹口琴。他想起来,自己还是跟进步音乐家塞上萧学会的吹口琴。这会儿,他连拿口琴的力气都没了,便轻轻闭了一下眼,在心里默默哼唱:
我们是东北抗日联合军
……
一切的抗日民众快奋起
夺回来丢失的我国土
结束牛马亡国的生活
英勇的同志们,前进吧
打出去日本强盗
……
北风呼呼地刮,杨靖宇使劲咽下嘴里嚼成碎沫的榆树皮,感觉身上暖和了一些。
第二天清晨,山路上走来几个砍柴的农民,他上前试探着拿钱从他们那儿买些食物和一双棉鞋。当中的赵廷喜,见面前这人灰头土脸的,脸和手上都是冻疮,就猜出了几分,劝说道:“你还是投降吧,如今满洲国不杀投降的人。”杨靖宇笑了,岂止不杀,如果投降,日本人还打算让他出任伪满洲国军政部长呢!他痛心地说:“老乡,我们中国人都投降了,还有中国吗?”
那天,杨靖宇在山洞口没有等到他们答应送来的粮食和棉鞋,却等来了一大群日伪军。西谷率日伪军紧追不舍,终于把杨靖宇逼到了一棵老槭树下。“杨司令,你跑不了啦!”杨靖宇靠着大树,见文件烧成了灰烬,喘着粗气说:“杨司令也是你们能活捉的?”
“我知道你几天没吃东西了,特意给你带来了好酒好肉。你是大大的英雄,只要你放下武器……你的部下程斌、崔胄峰都归顺皇军……”敌人还在喊话。这一次代替回答的是愤怒的子弹。西谷恼羞成怒,吼道:“打!干掉他!”100米、50米,日伪军一步步逼近,杨靖宇躲到大树后奋勇还击,打死了冲在前面的两个鬼子。这时,一颗子弹打中他的左手腕,手枪掉下来,滚烫的鲜血涌出,他迅速掏出身上的第二把手枪还击。
敌人见生擒困难,遂轻重武器猛烈开火,杨靖宇胸部中弹,一下靠在大树上,又一排子弹重重地打过来……杨靖宇重重地倒在雪地上。这天,是中国农历正月十六。
“杨靖宇身上怎么会有口琴?”岸谷隆一郎纳闷,又叫来叛变的安光勋。西谷从一个木盒子里拿出一把磨得溜光锃亮的口琴问:“这个,你的认识?”
口琴比鬼子烧红的烙铁还烫人,安光勋像被电击了一下,手一哆嗦,口琴“当”地掉到地上。远处传来口琴声:“火烤胸前暖,风吹背后寒……”他不再理会任何人,嗓子眼儿发干、发咸、发腥,突然,一头扑在那具高大的躯体上:“杨司令啊,我安光勋不是人啊……”
残忍的日军军医剖开杨靖宇的腹部,肠胃里只有还未消化的草根、树皮和棉絮。
鬼子大受震骇,他们怎么也不明白,这个塞了一肚子棉絮和树皮的人,怀里怎么会揣着一把口琴?
岸谷隆一郎感觉自己在这场决战中被耍弄了,他下令:铡下杨靖宇的头颅!
大雪纷飞,北风弹奏着古老的琴弦……
(有删改)
4. 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先写杨靖宇被敌人围剿打死的情节,扣人心弦,引发了读者急欲探究杨靖宇是怎样被敌人围困的阅读期待。
B. 正月十五夜,天气寒冷,呵气成霜,杨靖宇饥饿难忍,却只有榆树皮可咀嚼,力气微弱,写出了杨靖宇的艰难处境。
C. 文中写日军资料记载当天战斗减员的数字,是为了表现日军部队伤亡很大,暗示日军日薄西山,失败已成定局。
D. “杨司令也是你们能活提的”表现了杨靖宇对敌人的蔑视和为抗击日本侵略者誓死战斗、决不投降的决心。
5. 文章结尾写叛徒安光勋拿着的口琴掉到地上,并向杨靖宇谢罪的情节,有何作用?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
6. 作为战士,杨靖宇身上一直带着口琴,请结合全文谈谈你对这一匠心设计的看法。
【答案】
4. C
5. ①体现“口琴”与杨靖宇关系紧密,看到口琴就像看到了杨靖宇,安光勋心里受到了震撼。②反映安光勋意识到自己出卖同胞的卑微人格,感到良心的不安和愧疚。③侧面烘托了杨靖宇人格的伟大,赞扬了他为了抗击日本侵略者宁死不屈、决不投降的英勇气节。
6. ①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表现了杨靖宇将军对生活的热爱,对安宁生活的追求。②结构上前后勾连。结尾与前文杨靖宇给大家吹口琴,教吹口琴、学口琴等有关情节照应,说明杨靖宇对口琴有着特殊的感情。③彰显了小说主题。衬托杨靖宇的英勇气概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表达了中国人民对抗战必胜的坚定信念。
【解析】
【4题详解】
此题考核对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综合赏析能力。答题时要求明确具体的考核的要点,然后结合文章内容判断正误,题中
C项,“暗示日军日薄西山,失败已成定局”错误,突出杨靖宇的部队作战英勇,给日本人造成很大的损失。故选C。
【5题详解】
此题考核分析文中某情节的作用的能力,一般从交代人物活动的环境;设置悬念,引起读者阅读的兴趣;为后面情节发展做铺垫或埋下伏笔;照应前文;线索或推动情节发展;刻画人物性格;表现主旨或深化主题等角度分析,一般的答题模式是某某情节(事物)在文中有……作用,突出了……,表现了……。此题要求回答文章结尾写叛徒安光勋拿着的口琴掉到地上,并向杨靖宇谢罪的情节的作用,答题时可先分析原因:看到口琴就像看到了杨靖宇;然后从人物塑造的角度分析作用,通过安光勋意识到自己出卖同胞的卑微人格来突出烘托了杨靖宇人格的伟大,赞扬他宁死不屈、决不投降的英勇气节。
【6题详解】
此题考核探究文章的情节安排的能力,要求探究作为战士,杨靖宇身上一直带着口琴设计的妙处,可从文中物象的作用的角度分析,可从对人物的作用:交代人物背景,烘托人物情感,烘托人物性格,衬托人物形象,暗示人物命运对情节的作用:预示情节走势,推动情节发展;显示线索,做铺垫,构成对比,(开头)引起下文,(结尾)总结上文,前后呼应;对环境的作用:营造氛围,创造美感,创造意境,衬托环境,暗示社会环境;对主题的作用:暗示主题,揭示主题,深化主题,触发情思,寄托感情,象征意义的角度分析。此题可从人物塑造的角度分析表现杨靖宇将军对生活的热爱;从结构上看,与前文杨靖宇给大家吹口琴,教吹口琴、学口琴等有关情节照应;从主旨上看,衬托杨靖宇的英勇气概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