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越网

捡烂纸的老头阅读答案

2019-02-12 22:15超越网

捡烂纸的老头
汪曾祺
烤肉刘早就不卖烤肉了,不过虎坊桥一带的人都还叫它烤肉刘。这是一家平民化的回民馆子,地方不小,东西实惠,卖大锅菜。炒辣豆腐,炒豆角,炒蒜苗,炒洋白菜,比较贵一点是黄焖羊肉,也就是块儿来钱一小碗。在后面做得了,用脸盆端出来,倒在几个深深的铁罐里,下面用微火煨着,倒总是温和的。有时也卖小勺炒菜:大葱炮羊肉,干炸丸子,它似蜜……主食有米饭、花卷、芝麻烧饼、罗丝转;卖面条,浇炸酱、浇卤。夏天卖麻酱面。卖馅儿饼。烙饼的炉紧挨着门脸儿。一进门就听到饼铛里的油吱吱喳喳地响,饼香扑鼻,很诱人。
烤肉刘的买卖不错,一到饭口,尤其是中午,人总是满的。附近有几个小工厂,厂里没有食堂,烤肉刘就是他们的食堂。工人们都正在壮年,能吃,馅饼至少得来五个(半斤),一瓶啤酒,二两白的。女工们则多半是拿一个饭盒来,买馅饼,或炒豆腐、花卷,带到车间里去吃。有一些退休的职工,不爱吃家里的饭,爱上烤肉刘来吃“野食”,爱吃什么要点儿什么。有一个文质彬彬的主儿,原来当会计,他每天都到烤肉刘这儿来。他和家里人说定,每天两块钱的“挑费”都扔在这儿。有一个煤站的副经理,现在也还参加劳动,手指甲缝都是黑的,他在烤肉刘吃了十来年了。他来了,没座位,服务员即刻从后面把他们自己坐的凳子搬出一张来,把他安排在一个旮旯里。有炮肉,他总是来一盘炮肉,仨烧饼,二两酒。给他炮的这一盘肉,够别人的两盘。因为烤肉刘指着他保证用煤。这些,都是老主顾。还有一些流动客人,东北的、山西的、保定的、石家庄的。大包小包,五颜六色。男人用手指甲剔牙,女人敞开怀喂奶。
有一个人是每天必到的,午晚两餐,都在这里。这条街上的人都认识他,是个捡烂纸的。他穿得很破烂;总是一件油乎乎的烂棉袄,腰里系一根烂麻绳,没有衬衣。脸上说不清是什么颜色,好像是浅黄的。说不清有多大岁数,六十几?七十几?一嘴牙七长八短,残缺不全。你吃点儿软和的花卷、面条,不好么?不,他总是要三个烧饼,歪着脑袋努力地啃噬。烧饼吃完,站起身子,找一个别人用过的碗(他可不在乎这个),自言自语:“跟他们寻一口面汤。”喝了面汤:“回见!”没人理他,因为不知道他是向谁说的。
一天,他和几个小伙子一桌。一个小伙子看了他一眼,跟同伴小声说了句什么。他多了心:“你说谁哪?”小伙子没有理他。他放下烧饼,跑到店堂当间:“出来!出来!”这是要打架。北京人过去打架,都到当街去打,不在店铺里打,免得损坏人家的东西搅了人家的买卖。“出来!出来!”是叫阵。没人劝。压根儿就没人注意他。打架?这么个糟老头子?这老头可真是糟,从里糟到外。这几个小伙子,随便哪一个,出去一拳准把他揍趴下。小伙子们看看他,不理他。
这么个糟老头子想打架,是真的吗?他会打架吗?年轻的时候打过架吗?看样子,他没打过架,他哪里是耍胳膊的人哪!他这是干什么?虚张声势?也说不上,无声势可言。没有人把他当一回事。
没人理他,他悻悻地回到座位上,把没吃完的烧饼很费劲地啃完了。情绪已经平复下来——本来也没有多大情绪。“跟他们寻口汤去。”喝了两口面汤:“回见!”
有几天没看见捡烂纸的老头了,听煤站的副经理说,他死了。死后,在他的破席子底下发现了八千多块钱,一番一沓,用麻筋捆得很整齐。
他攒下这些钱干什么?
(选自《汪曾祺全集》第二卷)
【注】挑费,京津冀方言,指家庭日常生活开支。
4. 下列对这篇小说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店里的流动客人来自四面八方,通过对男人和女人动作的细节描写,体现他们不拘小节,不讲文明的恶习。
B. 第4段中通过旁观者来评说“老头”的行为,表现了其他顾客对“老头”的惊讶、怀疑和愤怒的情感态度,也把读者引入情境,增强现场感、真实感。
C. “捡烂纸的老头”平日“穿得很破烂”,省吃俭用,“死后,在他的破席子底下发现了八千多块钱……捆得很整齐”,这说明他是嗜钱如命、性格矛盾的人。
D. 作者刻画这个“捡烂纸的老头”意在呼唤人们关注那些处在生活底层和社会边缘的小人物,要给予他们更多的同情、理解和尊重。
5. 本文题为“捡烂纸的老头”,但开篇两段对烤肉刘的饭食和顾客的描写不厌其烦,而结尾两段写老头的死及留下钱财等内容极为简略,作者为什么这样安排?请简要分析。
6. 汪曾祺的很多小说接近散文,是散文化了的小说,《捡烂纸的老头》便是其中之一,请简析这篇小说的散文化特点。
【答案】
4. D   
5. 开头以繁笔设置故事场景,营造出浓厚的市井氛围,为“老头”的出场作了铺垫。结尾交代“老头”死后留下巨款的情节,以简笔收束全文,留下悬念与想象空间。开头与结尾繁简反差巨大,突破了常规写法;繁笔舒缓,简笔急促,结构奇峻峭拔,令人惊奇。 
6. 虚化人物。作者对捡烂纸的老头的描写刻画着色浅淡,只抓住人物的外貌言行,写了一个片段,人物并不立体、典型,很像散文作品中的人物。淡化情节。这篇小说故事性不强,几乎没有冲突,小说情节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四部分并不明显。散化结构。本文突破常规的写法,没有严谨的结构布局,开头节奏舒缓,结尾收笔急促,中间部分转折自然。结构安排自由灵活。语言质朴,接近口语。文中少有冗长而累赘的文学性描写,多是简简单单的生活化语言。营造散文化的意境。小说开头对烤肉刘的饭馆及顾客的描写,营造了一个充溢着浓郁地域风情色彩的艺术境界,具有散文的抒情韵味。

【解析】
【4题详解】
本题属于综合考查题,考查的角度较多,有内容的理解,主旨的概括,表现手法的分析等。解答这类题目,首先要题干的选择要求,如本题“下列对这篇小说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最恰当的一项”,要求选出“最恰当的一项”,立足考查“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然后浏览每个选项,再逐一进行分析。本题中,A项,“通过对男人和女人动作的细节描写,体现他们不拘小节,不讲文明的恶习”错误,从文中来看,主要是为了说明老头出现的场合是一个下层人吃饭的小馆子。B项,“表现了其他顾客对‘老头’的……愤怒的情感态度”错误,从文中来看,应该是表现了其他顾客对“老头”的惊讶、怀疑和鄙夷的情感态度.并非“愤怒”。C项,“这说明他是嗜钱如命、性格矛盾的人”错误,从文中来看,老头穿得破烂、省吃俭用,有点钱就留着,其实这是生活于社会底层和社会边缘的小人物的普遍的生活方式,怕露富招来偷窃,招来借钱的人,也怕银行不可靠,抱着现金(而不是存折)睡觉最有安全感,这也是底层人物普遍的心理。并非“嗜钱如命”,性格也并不矛盾。D项,是对小说主题的概括,正确。故选D项。
【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作品结构,探讨作者的创作背景和创作意图的能力,综合能力较强。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本文题为‘捡烂纸的老头’,但开篇两段对烤肉刘的饭食和顾客的描写不厌其烦,而结尾两段写老头的死及留下钱财等内容极为简略,作者为什么这样安排?请简要分析”,这里综合考查场景、结构、描写方式等的运用,然后根据设题语段的内容及在文中所在的位置思考作者这样安排的目的。从文中来看,开头两段极尽笔墨描写烤肉刘的饭食和顾客的情况,烤肉刘所做的菜实惠,来吃饭的人多是工人,且他们举止随意,这说明这个地方是下层人吃饭的小馆子,营造出浓厚的市井氛围,为下文“捡破烂的老头”出场作了铺垫;结尾两段主要是写老头的死以及留下的钱财,至于老头攒下这些钱财是用来干什么的,文中没有交代,最后以“他攒下这些钱干什么”这一问句收尾,简洁利落,又给读者留下悬念和想象的空间;且小说的开头与结尾的用笔的繁与简构成对比。考生围绕这些方面答题即可。鉴赏题用些术语是必要的。如“造出……氛围”,“为……铺垫”,“留下悬念与想象空间”“繁笔舒缓,简笔急促”等等。
【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作品体裁的基本特征,分析作品主要表现手法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设题要求,如本题“汪曾祺的很多小说接近散文,是散文化了的小说,《捡烂纸的老头》便是其中之一,请简析这篇小说的散文化特点”,这是针对文体意识设置的探究题,要答好这道题,需要学生了解小说和散文这两种不同文学体裁的特征,并能从具体文本中发现散文化小说与散文的交叉点。难度较大。小说有三个要素,即人物、情节、环境,从本文来看,文中的主人公是“捡破烂的老头”,但文中针对“老头”的文字不是很多,人物的立体性和典型性不强;作为小说的情节,一般包括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而这篇文章中没有明显的高潮部分,文中基本没有矛盾冲突,可以说故事性不强;作为小说的结构,一般是一波三折,中间有伏笔铺垫,会以彩线串珠,而本文却非如此,行文中既没有波折,中间也没有伏笔,开头舒缓,收尾急促,中间自然;从语言来看,本文语言质朴平实,近乎口语,多是生活化的语言,而且文章开头两段对烤肉刘的饭食和顾客表现的描写很有地域风情色彩,这些都很像散文。考生围绕这些方面分析作答即可。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