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越网

《抉择》阅读答案-于而凡

2019-01-19 09:53超越网

抉 择
于而凡
他已经好几天没睡好。越近判决日,心越不宁。明天就要判决,他却还没有做出决定。
这案子审判半年了,半年里他就是在煎熬中度日。他心里很清楚,按理他应该判被告谋杀罪,给予重罚,不是死罪也是无期徒刑。可是,这被告不是别人,而是旺伯的小儿子少雄啊!
他不会忘记,当年旺伯是怎样对他一家伸出无私的援手的。在家里发生困难时,旺伯总会出面帮忙。父亲在法院败诉导致生意破产,是旺伯帮父亲还清债务, 当父亲重病需要动手术时,是旺伯掏腰包解决。最后,连他上大学读法律的学费也靠旺伯支持。他还记得,父亲临终时对他的叮咛:“我们家欠旺伯的恩情大多无法 偿还,以后他们家有难,你定要尽心竭力帮忙。”
现在旺伯的儿子有难,他怎能撒手不救?救不救的问题先不说,可起码也不能当一名刽子手,把少雄判下重刑推进地狱里!少雄的哥哥少勇在信中说:“我教 不好弟弟,让他闯了大祸,是愧对爸爸。爸爸在世时,对你的期望很大,我相信你定能不负所望,助我们一家渡过难关,让他在天之灵也得以安息。
他远在棉兰的老妈打过电话:“孩子,做人哪,千万别忘恩,旺伯对你对我们全家恩重如山,这是你回报他们家的时候了。”
面对这一切,他曾有过减轻少雄刑罚的想法。可是几个月来见证判案过程,他无法不动摇初衰。他看到了那绝望的寡妇——死者的母亲!丈夫年纪轻轻就去 世,多年来她自己一人把独子养大,终于苦尽甘来,挨到儿子学成就业了。谁知儿子却惨遭杀身之祸。你能想象她有多么苦痛?在法庭上,他看过她好几次在嚎哭中昏倒。
他明白,明天判决日,他这一票是关键。三名法官中,他知道一人已经被少勇收买,很可能会判被告无罪。剩下两人,只要他也判无罪,少雄就可获赦。可时 至今日,他还不能有所决定。按公理行正义呢?他无法面对旺伯一家人;顾情面帮少雄呢?他无法面对那苦命的寡妇,也无法面对公众雪亮的眼睛。
“一直以来,书中英雄舍身取义,大义灭亲那么容易,而轮到自己施行起来为何却那么难?”
已经是半夜了,他还无法安定,头上阵痛变得更强烈,几个钟头前的便药看来无效。他又打开妻子平常放药的抽屉,拿几片妻子吃剩的重药吞下去。前几天,他妻子带孩子回老家看望她生病的妈妈,家里只留他一个人。
到了凌晨,他仍然无法入睡,明天的判决问题仍然盘踞脑海。“上天,我可以选择拒绝经手这案件吗?饶了我吧,不要让我承担这一切!告诉我,你要我作怎 么样的抉择?”辗转不能睡,他的神经面临崩溃。“不能这样下去,今晚我一定要睡好,睡好了明天脑子才会清醒。明天的事留到明天再说吧!只希望……神灵会在梦中指点。”他又从另一个抽屉里拿出几粒安眠药。这药,他已服用了好几天。
终于渐渐入睡。酣睡中,忽有一片柔和的白光把他唤醒。白光引领他穿过洁白的走廊。走廊尽头,他发现自己置身在一栋老屋前,这不是棉兰的老家吗?
他看到阿旺伯站在门前,微笑着向他询问:“孩子,你为什么要学法律,还记得吗?”他当然记得,当年年少的他是怎样回答旺伯的:“爸爸上法院败诉而破 产,是因为我们不懂法律,在法庭上让他们牵着鼻子走。那些贪污的法官,看的是有势官大人的面,吃的是有财大老板的钱,把正义拍卖。我就要学法律,在法庭上 向他们讨一个公道,也给无财无势的民众撑腰!”
旺伯点点头鼓励:“你学法律是为了伸张公义,伯伯支持你!那么,你还有什么好犹豫呢?”突然,他见到父亲站在旺伯旁边,质问:“旺伯那么支持你,你又怎么报答他?你可不能恩将仇报啊!你难道要做忘恩负义的小人?”……
今天是判决日,法庭里早早就挤满了人,有死者与被告者的亲友,有新闻记者,也有各界市民’他们都想知道这轰动全市的谋杀案最后的判决。中午一点钟过去了,法官还没出来,庭里人们有的正襟危坐,有的开始焦急不安。
两点少十分,两位法官进堂,往绿桌后的高椅上入座。法官主席捶捶桌面表示正式开庭,简短开场白后,向庭众宣布:“各位尊敬的来宾,我们有一个重要的丧事向大家公布:今天早上,负责这案件的法官之一——库纳万法官先生,在家突然昏迷不醒,送进医院后抢救无果而离世。为此,判决会不得不延期,重开庭日程容后再公布。现在,让我们一齐站起来,为死者的亡灵默祷……”
(选自《台港文学选刊》)
4. 下列对这篇小说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最恰当的一项是()
A. 文中极写当年旺伯对他一家无私援助、少雄的哥哥少勇给他写信以及远在棉兰的老妈给他打电话,都说明旺伯善良热心,乐于助人。
B. 死者母亲的绝望与苦痛尤其是好几次在嚎哭中昏倒,深深地震撼了他,使他改变了减轻少雄刑罚的初衷,站到了正义和公理的一边。
C. 明天的判决问题让他辗转难眠,神经面临崩溃,他只好寄希望于“神灵在梦中指点”。这个“神灵’’就是通情达理、坚持公义的旺伯。
D. 小说叙述了一个关于“抉择的动人故事,在曲折的情节中蕴含了作者对伦理道德、社会公理等的思考与探索,意蕴丰富,发人深省。
5. 小说在刻画库纳万法官这个形象时,突出了他的哪些性格特征?请简要分析。
6. 作品为什么以库纳万法官的突然离世为结尾?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
【答案】
4. D
5. ①重情守信,知恩图报:很多年来,他始终没有忘记旺伯对自家的恩情,并试图报答;
②坚持公理,恪尽职守:作为法官,即使对自己恩重如山的旺伯的小儿子少雄犯了罪,他也不愿意徇私舞弊;
③善良而软弱,不知变通:面对个人感情与社会公理,他无法作出抉择,不能正确处理“情”与“法”的关系,以致在矛盾与煎熬中离世。
6. ①情节发展上,通过突转产生戏剧性效果。最后以库纳万法官的突然离世,引人深思,耐人寻味;
②结构安排上,照应前文库纳万法官大量服药的内容。使小说前后呼应,结构严谨;
③人物形象上,既表现了库纳万法官正直的一面,也表现了他的软弱的一面,使他的形象更加丰满;
④主题思想上,表现了人性的弱点、人生的无奈以及“情”与“法”的对立,深化了作品的主题。
【解析】
试题分析:小说是最近几年尤其是新课程高考中非常热门的一种文体。外国小说阅读在高考中的地位也十分重要,需要引起广大考生的高度重视。“外国小说欣赏”由“叙述”“场景”“主题”“人物”“情节”“结构”“情感”和“虚构”等话题知识组成,因而这些话题知识很可能就是高考出题的八个考点,试题一般以主观简答题的形式出现。所以在外国小说阅读的复习中,考生宜紧扣这八个话题知识展开,细密梳理八个话题知识及掌握答题要领,规范作答话语。
【4题详解】
试题分析:A项,“少雄的哥哥少勇给他写信”“说明旺伯善良热心,乐于助人”不正确;这是为了请求他判决时“帮忙”,减轻少雄的刑罚。B项“他……站到了正义和公理的一边”不很准确;从后文看,他内心仍然很矛盾。C项“这个‘神灵’就是……旺伯”在原文中缺乏依据。
点睛:文学类文本阅读有由原来5选2的题目变成了4选1,难度稍微下降,主要集中对文意、文章的主旨、文章的结构、人物形象的塑造等内容的考核。A项是对小说中少雄的哥哥少勇给库纳万写信以及远在棉兰的老妈给他打电话这两个情节的作用的分析。B项对人物情感进行了分析,该选项把未然当作已然,此时的库纳万法官还很矛盾,还没有站在正义和公理的一边。C项是对小说中具体词语的内涵和外延的理解,解答这类题目要结合上下文,在原文中找到依据。D项对小说的主旨进行了分析,文章通过叙述库纳万在面对恩人之子少雄的犯罪需要裁决时,在“情”与“法”的矛盾中挣扎,塑造了一个重情守信,坚持公理、恪尽职守,善良软弱的法官形象,表达了作者对伦理道德、社会公理等的思考和探索。文学作品的阅读,不同的人可能会读出不同的的内容,因此在命制选择题时往往错误的选项命制都是明显的,不会引起争议的错误,即所谓的“硬伤”,在答题时注意寻找这些硬伤。
【5题详解】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考生对小说人物的性格特征的把握。审题时要精准,明确题干是考人物的形象特点还是性格特点,性格特点包括人的心理情感、品行操守、生活态度、价值观等,而形象特点则除了要答性格特点外,还要兼顾人的外在形象、身份、地位、职业等内容的特点。用语不同,回答的内容也不同。此题题干问的很明确,要求考生回答小说人物的性格特征。小说开篇便写库纳万法官这几天都没睡好,心神不宁,因为他内心矛盾,一个是理法,一个是恩情,从这个矛盾的挣扎中,可以看出,一方面他始终不忘旺伯对自己的恩情,表明他是一个重情守信,想要知恩图报的人;另一方面他不想徇私枉法,可见他是一个坚持公理,恪尽职守的法官;最后他竟然在“情”与“法”的矛盾煎熬中去世,表明他善良而软弱,不知变通。
【6题详解】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小说以库纳万法官的突然离世为结尾的意图,解答该问题,可从小说情节、结构安排、人物形象、主题思想等角度思考作答
。读者在前文体会了库纳万先生的纠结后,正想看他最后作出何种选择的时候,他却突然离世,这突转的情节引人深思,耐人寻味;小说第九段,写他多次吞服药物,使他的死变得不突兀,在结构上前后呼应;这样的结局,表明他无法承受“情”与“法”的对立,既表现了库纳万法官正直的一面,也表现了他的软弱的一面,使他的形象更加丰满;主题思想上,表现了人性的弱点、人生的无奈以及”情”与”法”的对立,表达了作者对伦理道德、社会公理等的思考和探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