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家们
冯骥才
他外衣兜里揣着半本没有封面、缺张少页的小画集,却像得到一本天书那样,兴奋得好似浑身冒光。他使劲儿蹬着一辆老旧的匈牙利自行车,吱吱呀呀穿行在雨后漆黑的街道上,昏暗的路灯在雨湿的柏油路面反射着迷离的光,并与树隙间楼宇中远远近近的灯光柔和地呼应着,让他感受到自己生活的这座城市特有的静谧与温馨。
在老城市的空气中常常可以感受到大自然的气息。房屋老旧,行人很少,纯净的空气里充满了淋湿的树木散发出的清冽的气味。他恍若穿行在一片无边、透明、清凉的水墨中。
临出来时,妻子随意几次叫他围上围巾,他还是忘了,脑袋全是衣兜里那本画集里各种神奇的画面。他急着要给好友罗潜带去一个剧烈的震动,要看到罗潜面对这本意外的画集表现出的目瞪口呆,想象得出罗潜那双小眼,要从脸上蹦出来!
他进了罗潜家所在的大杂院里,一直把车骑到院子的最里边才下来,急急忙忙把车子倚在树旁,锁了车。
往常,他总会欣赏一下罗潜这个分外迷人的小屋,特别欣赏这间小屋如画般的景象。小屋不过是二三十年代一座老楼后院的一间储藏室,低矮又简陋。它远离前边那座拥挤着五六户人家的老楼,独处后院的一角,看上去,好像被历史遗忘在这里。屋顶和门都有点歪,墙皮剥落得厉害,颜色却斑驳又和谐,屋前几株老树有姿有态地横斜遮翳。他楚云天曾笑着对罗潜说,像一间世外僧房。
他下了车,停也没停,急匆匆几步就闯进屋,从衣兜里掏出那半本画集往罗潜手中一塞,什么话也没说,两眼只盯着罗潜的反应。罗潜也没看他,把画集一翻,果然傻了,一脸惊呆的表情,问他:“你从哪儿弄到的?”
他笑道:“刚从一个亲戚家一堆发还的抄家物资里拣出来的。”他摆一下手说,“先不说这些。先说这画集怎么样吧?”
“太伟大了!”罗潜按捺不住心里的冲动,说,“老实说,我从来没见过这些画,也不知道这些画家是谁,但肯定是一本多人集。哎,洛夫马上就要来了,他说他借来了几张好唱片。咱叫他看看,这方面他知道得多。”
罗潜话音刚落,门开了。一个年轻男子裹着一股冷风与雨气生气勃勃地闯进来。他带着一种冲劲儿说:“好啊,云天也来了。罗潜把你叫来听音乐的吧?今天我叫你们听一听——什么是天堂里的声音”
罗潜却说:“你先别急,这里有更厉害的东西先叫你享享眼福!”他把手中的画集递给洛夫。但他不是随随便便递过去的,而是像把一件什么非凡的宝贝交给洛夫,那神气竟有点神圣感。
洛夫拿到手里一看,竟然惊奇地叫起来:“这是——哎呀,是马蒂斯!凡·高!这也是凡·高啊,还有雷诺阿,这是莫迪利安尼!这是——这是谁我不知道,但这一张肯定是伟大的毕加索呀!”洛夫激动地说,“这些画家全是印象派抽象派的大师!我老师原先珍藏着一套全集二十四本,日本人印的,我翻过好多遍,可惜之前全给烧了。这是谁的?从哪儿借来的?能看几天?”
罗潜和楚云天笑而不答。洛夫越问,他们越不急着回答。
洛夫说:“你们不告我,我就不叫你们听这唱片。罗潜,你敢说你不想听这唱片吗?知道这是什么音乐吗?”
罗潜是音乐迷,马上服软了。他笑着对楚云天说:“告诉他吧。”
楚云天对洛夫说:“这本画集是咱三人的,无限期共同享用。”洛夫一听,激动得张开臂膀,一下子把楚云天拥在怀里。跟着,他先拿出一张唱片,说:“这张上边写着中文,你们猜是谁的曲子?肖邦的《波兰舞曲》,顾圣婴弹的。”
罗潜说:“顾圣婴弹得很优雅很深切,她内心修养很深,可惜她自杀了。没想到现在还能听到她弹的肖邦。”
洛夫说:“这一张上边是外文。不是英文,是俄文,我看不懂。罗潜,你中学学的是俄文,能认出是谁的曲子吗?”
“你这神气是什么意思?”云天问他。“这是老柴的第一啊!”罗潜说。“什么叫老柴第一?”云天问。
显然云天不如罗潜和洛夫更懂得音乐。洛夫对他说:“柴可夫斯基的第一钢琴协奏曲呀!他最棒的协奏曲!就像你拿来的这本画集一样棒。之前我听过一次,激动得全身发抖。我一直认为这辈子再也听不到这曲子了呢。噢!今天居然听到了。”他的眼睛直冒光,接着说,“怪不得昨天我对延年说我很想念柴可夫斯基,再也听不到他的音乐了。他听了从柜子下边把这两张唱片掏出来,说借给我听。我一看,一张是肖邦,这张是俄语,我看不懂。我问他这是柴可夫斯基的吗?他说你一听就知道了。我猜是,可没想到竟然真是!延年这家伙,真够朋友!哎,咱们还扯什么啊,快听啊!”
(冯骥才的长篇小说《艺术家们》节选并删改)
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分析和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写“这座城市特有的静谧与温馨”“灯光柔和”“淋湿的树木散发出的清冽的气味”,以景写人,意在表现楚云天对这座城市深深的爱恋。
B.小说第六自然段一系列动作描写,生动地刻画了楚云天急切地要和罗潜分享“小画集”的心理状态。
C.洛夫用唱片“威胁”楚云天和罗潜回答关于小画集的问题,体现了洛夫俏皮可爱的特点和对艺术的狂热。
D.“哎,咱们还扯什么啊,快听啊!”这不仅是洛夫的心声,实际上也是他们三人急切欣赏唱片的心态。
7.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小画集只是“半本”“没有封面”“缺张少页”,和楚云天的感觉“像得到一本天书”形成鲜明对比,恰好表现了他对艺术的饥渴。
B.“恍若穿行在一片无边、透明、清凉的水墨中”这一句将城市夜景比作水墨画,主要表现了城市夜景的荒凉,为情节展开作铺垫。
C.小说描写罗潜看到画时和洛夫看到画时的动作、神态,虽然用语不同,但都巧妙表现了艺术欣赏带给人的震撼。
D.小说采用第三人称叙述,叙述不受时空限制,能够自由灵活地呈现情节内容,易于刻画众多的人物形象。
8.小说关于罗潜小屋的描写有什么作用?
9.小说塑造三个艺术家形象,意图何在?
参考答案
6.A 7.B
8.①简陋的小屋作为艺术家活动的场所,折射了文化贫瘠荒芜的时代背景。②小屋是人物活动的环境,常人眼中的简陋破旧的小屋,却是几位艺术家独特的“世外僧房”,故事在这特定的环境中展开。③小屋代表了罗潜的艺术追求和灵魂深处的艺术趣味,也凝聚了楚云天、罗潜以及洛夫共同的艺术志趣。
9.①通过表现三位艺术家对艺术的痴迷和狂热;再现那个文化贫瘠荒芜的时代,还有一群钟爱艺术之人对艺术狂热追求的社会现实。②赞美艺术家对艺术纯粹的坚守,流露出作家对这种精神追求的珍视。
【解析】
6.本题考查学生综合赏析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的能力。
A.“意在表现楚云天对这座城市深深的爱恋”有误。意在表现楚云天得到小画集急于让好友罗潜欣赏的喜悦与激动。
7.本题考查学生综合赏析文学作品的艺术手法的能力。
B.“表现城市夜景的荒凉”和“为情节展开作铺垫”有误。将城市夜景比作水墨画,是一种美景,主要衬托楚云天的喜悦激动心情。
8.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文中环境描写的作用的能力。
小说关于罗潜小屋的描写属于社会环境的描写。
结合“小屋不过是二三十年代一座老楼后院的一间储藏室,低矮又简陋”可知,小屋低矮又简陋,但是是艺术家们活动的场所,折射了当时的时代背景,即文化贫瘠荒芜。
结合“独处后院的一角”“好像被历史遗忘在这里。屋顶和门都有点歪,墙皮剥落得厉害”“像一间世外僧房”可知,小屋作为一间储藏室,简陋又偏僻,但在艺术家们眼里“像一间世外僧房”,可见其环境独特,小屋是人物活动的重要环境。
结合“分外迷人的小屋”“特别欣赏这间小屋如画般的景象”可知,常人眼中的简陋破旧的小屋,在艺术家们眼中却分外迷人、美丽,可见小屋已经不是简单的居处场所,而是代表了一种艺术追求和独特的艺术趣味。
9.本题考查学生分析作品艺术形象和创作意图的能力。
结合“他外衣兜里揣着半本没有封面、缺张少页的小画集,却像得到一本天书那样,兴奋得好似浑身冒光”“‘太伟大了!’罗潜按捺不住心里的冲动”“洛夫拿到手里一看,竟然惊奇地叫起来……”可知,三位艺术家在面对难得的画集时表现出兴奋、激动以及痴迷和狂热,可见,他们生活的时代尚处于思想禁锢和文化荒芜之际,在那个年代文化艺术是如何的贫瘠,以三位艺术家对艺术的痴迷和狂热,再现那个文化贫瘠荒芜的时代和艺术家狂热追求艺术社会现实。
结合“罗潜,你敢说你不想听这唱片吗?知道这是什么音乐吗?”“没想到现在还能听到她弹的肖邦”“我猜是,可没想到竟然真是!延年这家伙,真够朋友!”可知,一册残缺的画集、一张陈旧的唱片都会令他们兴奋不已,每一次躲在某个隐秘角落的集体欣赏对他们而言无异于就是一顿饕餮大餐。小说塑造三个艺术家形象,意在赞美艺术家对艺术纯粹的坚守,流露出作家对这种精神追求的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