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越网

文本一:孩子阅读答案-周海亮

2022-02-05 22:06超越网

文本一:
孩子
周海亮
孩子回家时候,妈正在烧饭。切好的火腿摆进盘子,盛开如一朵花。孩子嘴急,顺手抓一片,妈虚张声势,筷子敲过去,孩子往旁边一闪,火腿塞进嘴巴,笑着跑出去。小院阳光灿烂,残雪堆在墙角,柔软并且刺眼。孩子打一个趔趄,跌倒在地,妈在厨房里喊,别跑那么快!她追出来,将孩子往屋里拖,孩子任妈拽着,顺从地回到厨房。砂锅里炖着鸭,香气袅袅,孩子看着砂锅,又从盘子里抓起一片火腿。妈扬扬手里的锅铲,喊,先去洗手!
炕头很热。每到一年里这几天,土炕都能烙得熟烧饼。孩子赤脚在炕上走,因为烫,他走得一蹦一跳的。妈将饭菜端上来,孩子早已迫不及待。他被烫了一下,两手放到耳后,嘴巴“嘶嘶”有声。妈骂他,真是饿死鬼投胎!表情却笑着——孩子喜欢她烧的菜,这是天底下最幸福的事情。砂锅端上来,汤仍然在沸腾,窗玻璃蒙上雾气,小院朦朦胧胧。雪花落下来了,纷纷扬扬,孩子将脸贴上窗户,蒙氲弥漫的玻璃上,便多出一个鼻子的轮廓。妈喊一声,赶紧吃饭!
孩子吐吐舌头,见他面前的盘子里,妈夹过来的菜,已经堆成小山。
孩子走在村路上,踩着薄薄的积雪,听脚底发出“吱吱”的声音。他一直喜欢这种声音,几近迷恋。记得有一次,他拖着鼻涕,踩着雪,走出村子,走进田野,掉进一口枯井。他在枯井里嚎哭,他认为他必将冻死在漫长的冬夜。后来月亮升起来了,淡蓝色的光影里,他看见妈。妈将他从枯井里救出,然后,整整一个冬天,再不让他出门。有时候,妈会牵着他的手,在院子里走走,看灰色的麻雀从天空里掠过。那个冬天,他总想甩开妈的手,却总也甩不开。
孩子坐在滚烫的土炕上,看妈给他缝补袜子。磨出洞的袜子,他想扔掉,妈偏要把它补好。
妈手里的缝衣针在头发上蹭一下,妈的头发比缝衣针还要耀眼。妈找到一块布,袜子上量量,放下。妈对他说,颜色不太搭。妈又找出一块布,袜子上量量,然后一针一针,细细地补。他凑过来看,妈说,睡觉去!语气是命令式的,那是妈跟他讲话的固定口吻。他盖上被子,躺下,静静地看妈,妈在灯光里飞速地变老。
孩子被妈叫起了床。土炕仍然暖着,孩子知道,在夜里,妈起来两次,往灶坑里续了些柴。此时,透过窗玻璃上丛林般的冰花,妈正在小院里扫雪。孩子起来,厨房里的灶上,文火舔着砂锅,香气浓郁。这些天里,几乎每一顿饭都有砂锅。砂锅里炖着豆腐、蘑菇、白肉、青菜、鸡鸭……妈让每一顿的砂锅,都不一样。妈说,这么早就起来了?小院里已经堆出一个雪人。
孩子拖一把扫帚过去,插雪人上,雪人就有了生机。妈说,先洗脸!妈开始往脸盆里倒热水,再倒凉水,试试温,再倒热水。妈总是把水温调到恰好。
孩子要离开了。妈将他送出小院,送到村头。孩子提着妈为他烙的烧饼、腌的咸菜,妈跟在后面,不停地唠叨着,雪地上留下两排脚印。孩子打一个趔趄,妈伸手去扶,自己却摔倒了。妈爬起来,冲孩子喊,走路看着点!仍是责怪的口气,却低下头,看看手里的鸡蛋,有没有摔碎。
孩子也有孩子了。孩子的孩子也有了孩子。孩子今年五十岁,妈今年七十五岁。
妈在,哪怕孩子五十岁、七十岁、一百岁,也是个让人不放心的孩子。
(选自《小说月刊》)
文本二:
母爱就其本质来说是无条件的。母亲热爱新生儿,并不是因为孩子满足了她的什么特殊的愿望,符合她的想象,而是因为这是她生的孩子。(我在这里提到的母爱或者父爱都是指“理想典型”,也就是马克斯·韦伯提到了的或者荣格的方式爱孩子。我更多的是指在母亲和父亲身上体现的那种本质。)无条件母爱不仅是孩子,也是我们每个人最深的渴求。从另一个角度来看通过努力换取的爱往往会使人生疑。人们会想:也许我并没有给那个应该爱我的人带来欢乐,也许会节外生枝——总而言之人们害怕这种爱会消失。此外靠努力换取的爱常常使人痛苦地感到:我之所以被人爱是因为我使对方快乐,而不是出于我自己的意愿——归根结底我不是被人爱,而是被人需要而已。鉴于这种情况,因此我们所有的人,无论是儿童还是成年人都牢牢地保留着对母爱的渴求,是不足为奇的。
(节选自美国哲学家艾·弗罗姆《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
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小说第一段写“切好的火腿摆进盘子,盛开如一朵花”,既展现了妈为孩子准备饭菜时的精心细致,也烘托出孩子到家后的喜悦心情,为全文奠定了感情基调。
B.孩子曾经因为贪玩掉进野外的枯井中,差点冻死在漫长的冬夜里。一句“妈将他从枯井里救出”,虽然文字简短平淡,但却蕴含着孩子对妈的感激和眷念之情。
C.孩子总想甩开妈的手,却总也甩不开,而妈跟他讲话的固定口吻是命令式的,说明妈虽然在生活中十分疼爱孩子,但对孩子的教育却毫不放松,十分严苛。
D.“理想典型”的母爱是无条件的,而有条件的爱常常会使人心里感到不踏实,因为人们会担心:如果自己不再被对方需要的话,那么这种爱就可能会消失。
7.下列对文本一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小说并没有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而是以孩子回家过年时的生活场景为主要内容,娓娓道来,平淡自然,但又真挚感人。
B.小说以孩子的视角展开叙述,采用顺叙和插叙相结合的手法,将日常生活中衣食住行的琐事结构成篇,条理分明,散而不乱。
C.“……妈在灯光里飞速地变老”一句,运用夸张的手法,使妈为孩子含辛茹苦,操劳一生的形象跃然纸上,歌颂了母爱的伟大。
D.小说善于运用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等多种描写手法来刻画妈的形象,描写生动传神,语言简练、干净,饱蘸真挚的情意。
8.文本一结尾点明“孩子今年五十岁,妈今年七十五岁”,这既是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请结合全文简要赏析。(4分)
9.文本二对母爱作了哲理性的思考,请结合文本一的内容谈谈你的理解。(6分)


6.C(“对孩子的教育却毫不放松,十分严苛”错,应该是体现了对孩子的关心爱护。)
7.D(没有对母亲的心理描写。)
8.①孩子的称呼让人产生主人公年龄不大的错觉,而文中主人公迫不及待地偷尝火腿、在窗玻璃上印出鼻子轮廓等孩子气的行为更加重了这一错觉,因而结尾才让人出乎意料;②在妈面前,孩子无论多少岁都是孩子,这本身就是人之常情,而且文中多次写到孩子“打一个趔趄”,而妈想去扶,“自己却摔倒了”,都暗示了母子的真实年龄,为结尾突转埋下伏笔。(每点2分,如有其他合理解释,酌情给分。)
9.①母爱是无条件的。(1分)文本一中作者有意不对孩子的情况作具体介绍,正是表现了无论孩子贤或不肖,甚或已经年至五十,已有儿孙,妈都仍然会将他当作孩子,给予无微不至的关爱。(2分)②母爱是无需靠努力换取的,无条件的母爱是我们每个人最深的渴求,(1分)因此文本一中的孩子即使五十岁了,在妈面前仍然充满孩子气,仍然对妈有着无比的依恋。(2分)(意思对即可)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