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越网

文本一:夕烟阅读答案-肖建国

2022-01-24 21:17超越网

文本一:
夕烟
肖建国
傍晚,下起了雨。不大,细细的,绵绵的。
躲藏已久的雾,便借着暗淡的天,极胆怯地在荒山间抬起头来。战乱,让草木都不敢生长。
石洞内。大狗说,两天了,我们也该出去看看了。
埂子说,不行,枪声还没有停。埂子边说边挪动下身体,活动活动胳膊和腿。匍匐久了,连头发都在发僵。石洞是埂子到后山放牛时发现的,能容纳三四人藏身。若把洞口封严,活脱脱就是口棺材。
埂子与大狗同年,都过了十四岁,但埂子辈分比大狗高,说出来的话,自然就是权威。埂子,你耳朵是不是有问题?我一说出去,你就说有枪声。你仔细听听,早没枪声了。
埂子移开一块大石头,往洞口凑了凑,侧着脸,尽量把耳廓往外靠。还有!埂子肯定地说。
大狗心里一惊,学着埂子的样,认真听。他听到雨水聚集在草叶上落地的声音。
埂子,你太紧张了,太胆小了。你不是耳朵有问题,是心里有问题。大狗耸耸肩,把破烂的衣袖打了个结。
我是你叔,不要埂子长埂子短的,要尊重长辈。埂子说,这年头,胆小才能活命。唉,也不知楞子哥如何了。提到楞子,俩人心中都慌慌的,同时伸出脑袋向外瞄。
山坡下的村子,被细雨一淋,更显得弱不禁风。就在这破败不堪的村子中间,忽地,一缕炊烟袅袅升起。
啊,有人在烧火。是的,在煮饭。
俩人有些惊喜,互相望了望,都看到对方眼里的光。
有段时间,他们好怕冒烟,一冒,整个村子就是片火海。这些年,他们就是在火海中逃生,逃得苟延残喘,上气不接下气。
几天前,村里就得到消息,说有队伍经过,大家晚上留点神,别睡得太死。一说过队伍,脚下土地都会发抖。它们见证了太多的国军、地方军、保安团、还乡团,还有土匪等,拉锯似的你来我往。每过一次,村子都会瘦一圈,人口、牲畜都会少几成。现在,方圆十里,想听声鸡叫都难。
为了能给村子留住香火,楞子爹找出一面破锣,主动到村头窝棚里放哨。楞子想阻拦,被爹喝住。我一个老头子,这条贱命早活够了。你们不同,今后的村子还要靠你们。特别是你——爹盯着楞子,你大些,要照顾好埂子和大狗。记住,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爹走了,他们三人就睡在磨坊里。没想到,前天晚上,破锣突然响起。咣,咣咣,响得嘶哑,瘆人,如厉鬼般怪叫。
三人翻窗而逃。凭直觉,队伍应该从西边来。不曾想,东边也来了支队伍。两边人马交了火,子弹嗖嗖地飞。三人凭着熟悉的地形,从空隙中穿过,向后山跑。突然,楞子停住了,对埂子说,你带大狗去石洞,我去看看爹。
我们也去。俩人不走。
听话,快走。楞子吼了埂子一句,转身向黑暗深处跑去。
俩人气喘吁吁钻进石洞内,就听到村子里的枪声越来越密集。打了一个多时辰,枪声渐稀,天亮时,还有零星的枪声。
俩人已在石洞内躲了两天了。大狗说,叔,我饿。埂子舔舔嘴唇说,忍忍。
忍不了。一看炊烟,就想到锅碗瓢盆,就想到家。大狗越说,肚子越发咕噜噜地响。叔,我们下去吧。
我就怕下去了,再也上不来了。
不会的,有人在煮饭,就说明不打仗了。
可是,你想过没有,要是有队伍在那里煮饭,我们岂不是自投罗网?
听埂子这么一说,大狗便把整个脑袋探出洞来,他想数数有几道炊烟。可惜,天色已暗下来,村子与天空连成一片,灰蒙蒙的,什么也看不见了。
大狗的眼泪立马涌出来,他开始小声哭泣。哭啥哭,都十四岁的人了,还哭。
叔,我想回家。大狗还想往下说,埂子猛地伸出手,捂住了他的嘴,并顺势把大狗搂在怀里。
一阵急促的脚步声向这边奔来,在泥水中踏得格外响。埂子摸到一块石头,紧紧握在手中。
脚步声越来越近,大狗身子开始发抖。埂子双眼紧盯外面,朦胧中,他看到一个人穿着带血的军装,靠近了洞口。埂子决定趁来人不备,将他砸倒。就在此时,来人叫了一声,埂子、大狗,你们在哪里?
竟然是楞子。
大狗这次再也忍不住了,放声大哭。
俩人爬出洞外,将楞子紧紧搂住。别哭,别哭,都不是小孩子了,我有急事告诉你们。我准备跟队伍走,去当兵。
啊,不是说好铁不打钉,好人不当兵吗?
埂子急了,楞子只比他大两岁,楞子走了,他的世界就空了。
这支队伍不一样。他们打仗都是为了穷苦人。前天晚上,爹被国军抓住了。为了救爹,他们牺牲了好几个战士。看看我身上这衣服,就是其中一名战士的。他和我同年,为了救爹,牺牲了。他临死时告诉我,为穷苦人打天下,能让穷苦人翻身得解放,他死的值!所以我穿上他的衣服,我要跟他们一起走。
细雨中,村里再次响起铜锣声,这次的声音厚重且悠长。隨着锣响,村内亮起了无数支火把,把阴暗的天空照得一片通红。
(选自《小小说月刊•下半月》2021年9期,有删改)
 
文本二:
七律•到韶山
毛泽东
别梦依稀咒逝川,故园三十二年前。
红旗卷起农奴戟,黑手高悬霸主鞭。
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
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烟。
注:这首七律,记述了毛泽东主席回到阔别32年的故乡时的真实感受。通过对韶山人民革命历史的回顾,以及对人民公社社员通过热情劳动而喜获丰收的描绘,赞扬了人民群众艰苦卓绝的战斗精神,歌颂了中国人民战天斗地的精神风貌,鲜明地体现了毛泽东高远的理想境界。尤其在最后”遍地英雄下夕烟”这句中,毛泽东主席善于推陈出新,赋予“夕烟”崭新的意象内涵。
6.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小说开篇描写环境的内容,既点明故事发生的时间,也渲染出沉重凄冷的氛围。
B.埂子的“他死的值”这句话既解释了埂子参加部队的原因,又体现了文章主旨。
C.埂子批评大狗直呼其名是不尊重长辈,旨在批判特定时代里的落后的封建观念。
D.小说两次写到锣声,一次嘶哑,一次悠长,表现出了迥然不同的人物性格特征。
7.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小说叙事打破了按时间先后展开故事的顺序,以补叙的形式介绍了故事发生的社会环境和两人到山洞避难的原因和过程,使情节紧凑,张弛有致。
B.作者将人物对话变成叙事语言,既交代了情节,发展了故事,体现了人物性格;还便于把故事推向高潮,赋予文章动态感与生命感,可谓匠心独运。
C.作者精准把握人物身份、年龄等特点,人物语言朴实自然、个性突出;又能借助比喻、拟人、夸张等修辞展开描写,使表达生动形象而富有神韵。
D.结尾以“火把,把阴暗的天空照得一片通红”的环境描写收束全文,既突出主题,渲染烘托了热烈的革命气氛;又巧妙留白,给读者无限想象的空间。
8.小说对楞子出场的安排颇具匠心,请结合原文简要分析。(4分)
9.有人认为文本一小说的题目“夕烟”暗合了文本二“夕烟”意象的内涵,请结合小说的相关内容加以分析。(6分)
 

6.B(A 项“渲染出沉重凄冷的氛围”错误,此处氛围主要是紧张的;C 项“旨在批判特定时代里的落后的封建观念”错;D 项“两次写到锣声……表现出了迥然不同的人物性格特征”错,表达的是不同的信息和情感)
7.A(该项“以补叙的形式”错误,本文中间部分以大量篇幅交代到山洞避难的原因背景,是插叙而不是补叙)
8.①设置悬念:通过埂子与大狗的对话,表现对楞子命运的牵挂,牵动读者心弦;②陈述铺垫:通过插叙交代楞子为救他爹放弃去山洞避险,为后文楞子参军作铺垫;③先声夺人:楞子出场前,从急促的脚步声写起,使人物未出场就表现出果敢有力的鲜明个性。
(每点2 分,任意两点、意思对即可。若有其他答案,言之成理亦可酌情给分)
9.①“夕烟”本指傍晚时的烟霭或黄昏时的炊烟,文中指村子上空的炊烟,是和平生活的象征;②这样的生活是战士们牺牲生命换来的,这种牺牲又进一步唤醒民众加入队伍投身革命,因此“夕烟”又喻指由“无数支火把”组成的强大革命力量;③由此,题目“夕烟”的内涵就暗含了毛泽东诗句中革命先烈“换新天”的理想就是让人民安居乐业的主题。(每点2 分,共6 分,意思对即可)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