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越网

姑姑阅读答案-李立泰

2021-06-07 17:39超越网

文本一:
姑姑
李立泰
姑姑很漂亮,修长身材,梳短发,穿着整洁,柳眉杏眼,如今老了也不难看。
姑姑离休后回家探亲,谈起当年战火纷飞、腥风血雨的革命战争岁月。
那年全村参战和八路军一起打鬼子。咱村有围墙,墙外有围子壕。壕里放了水,还有葛针寨,全是枣树枝子,鬼子不好攻。
家人都上围墙打鬼子去了,八路军得吃饭啊,娘回不来咋办?姑姑还是孩子,但姑姑要蒸窝窝给八路军。姑姑八岁时跟锅台差不多高,蒸窝窝够不到箅子,站在小板凳上。头次没蒸熟,就回锅。八路军叔叔夸姑姑孩儿小,心好,机灵手巧。
那次是八路军冀南七分区24团来解的围,把鬼子打跑了。
姑姑八岁参加八路军,在伙房帮忙。老班长像疼亲女儿一样待姑姑。姑姑站在小凳上学做饭,生的做成熟的,凉的烧成热的,凉水烧成开水。
姑姑九岁被卫生队要走,八路军冀南七分区卫生所在姑姑村上,家家住了伤病员,整天接触的全是受伤的男人,枪没长眼,伤哪儿的都有。分什么男女啊,该脱得脱,该铰得铰全无禁忌。医、食、住、行姑姑跑前跑后,发动婶子大娘姐妹们帮助卫生所拆被褥、洗衣服,帮助照顾伤员,一口一口地喂汤、喂饭、喂药,甚至端屎端尿。
姑姑当卫生员开始洗伤员的绷带,她说,我洗的绷带放到今天就是垃圾。在村子的水坑里洗洗,没肥皂、洗衣粉,血斑也洗不干净。有时找不到好水,小水坑里的水也凑合。人手不够也给伤员包扎,包得歪歪扭扭。
再大些我就开始学扎针。起初扎不进去,吓得手哆嗦,急得哭。大姐姐们告诉我,手把肉捏住,猛一下子扎下去,别犹豫。慢慢我会扎针了,都说我小手儿柔软扎得不疼,抢着叫我扎针。遇到输液的重病号,我站在旁边看护士姐姐扎血管,我还在自己胳膊上练习过扎输液针。
我问姑姑:你作为战地护士,一生中最骄傲的是什么?
应该是那次躲过敌机空袭。那天狂风怒号,刮得天昏地暗,黄风把枯枝败叶都旋到天上去了,本不是敌人偷袭的天气,可就是那天敌机偏来了。我负责的两名重伤员转移不动,13岁的我急中生智,抓了两个麻袋片儿把伤员盖上,上面撒些树叶树枝,我也趴在下面,敌机盘旋了几圈扔炸弹,没炸着我们。躲过一劫……立了三等功。
我到驻地就积极发动妇女做军衣、抬担架、护伤员,动员青年参军参战。14岁入党,16岁当了护士长,成了骨干力量。当了护士长才知道,其实有职务就是责任重了,多干活儿。吃苦在前,享受在后。把方便留给别人,把困难留给自己。脏活儿累活儿抢着干,加班加点冲在前。那次战地卫生员不够用,我第一个站出来上前线。就是那次为抢救伤员,我被敌人的炮弹炸伤了,至今腿上还嵌着块儿弹片,遇到阴天下雨就疼。前边非常危险。说不定去了就回不来了,就是要把生还的机会留给战友。
我又问姑姑:您作为护士长最厉害的是啥?
最厉害的是那个县大队战士的大腿骨头里嵌入了子弹,我和几个护士当班,医生去前线了,一没麻醉药二没专门器械,把肉剥开子弹露出来,用老乡打铁的老虎钳子在锅里煮煮,我一边哭一边把“钢铁战士”腿骨上的子弹拽出来。
越干越进步,19岁被任命为医疗队党支部书记,肩上的担子更重了。我一边抓政治学习,一边加强医疗知识学习。越学越觉得自己知道的东西太少了。
这年一个家伙儿闯进我心里来。他是连长,跟我平级。我给他扎针,三扎两扎有了好感,偷偷摸摸谈,俺们不够谈恋爱的级别。一次战斗他那连人马被鬼子挡住冲不出来,回不了大部队,就跟别的八路军走了,反正都是打鬼子。我们再没见过面,说心里话还真想他,但不知他的死活,成天提溜着心挂着他。
后来我调军分区医院任院长。解放全中国那年,那家伙受伤送到我们医院来了。我一见他浑身是血,心里一紧疼得心哆嗦。他是个不错的人,可是我刚结了婚。急得他跺脚,拍头,捶胸。
他急急地吼:我给你写信,怎么不回信?!
我说:没收到你的信。兵荒马乱的,信不通。
你怎么不等我?
我等你好几年了,也不知道你活着没有啊?走了就没音信。
他哭了,泪淌下来。我不敢看他。
我说:都团长了还哭,不怕人家笑话?好好干,将来找个大学生,比我这文盲强多了。
任她什么生也抵不上你!
别说憨话,我帮着给你介绍。
我照顾他个把月,也算弥补吧。他养好伤要南下,打过长江去。一次攻坚战斗中他顶着湿被子率敢死队往上冲,牺牲了。
姑姑那么伤神,眼里含着泪。
(选自《参花》)
文本二:
小说从土里拱出来(节选)
李立泰
我写小说,好回老家,扑进鲁西大平原,看着父老乡亲兄弟姐妹土里刨食的身影,在烈日下挥汗如雨的劳作。哥哥光膀晒得淌油儿,嫂子壮硕小褂儿粘在白馍馍似的胸脯上。汉子扬鞭扶犁,倾听犁铧切断草根的脆响,看阳光下新翻泥土的浪花儿。俯身抓把湿润的土块攥个蛋儿,送鼻子闻闻,土蛋泛出浪润的清香。女人撒化肥,沿着深深的犁沟,沿着汉子骂牛的吆喝,沿着长长的日子,沿着风调雨顺也作难的声声叹息,然后他们把在血汗里浸泡的种子埋进希望里。
望望厨房冒出的炊烟,闻闻玉米饼子的香甜,农家大锅炒菜“滋滋啦啦”爆响,从后窗窜出几缕子菜香……听鸡鸣狗吠的欢歌,看看篱笆墙上爬的丝瓜、扁豆角,交织在一起的绿墙,还有那在绿秧子里偷偷探出脸儿的粉红的喇叭花,真好看、真养眼,那么小说基本就出来了。
好的微型小说、小小说读过忘不了。它不仅有生活、接地气、人物鲜活丰满、有血有肉、细节感人,而且是从土里拱出来的。
6. 下列对文本一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 姑姑做护士长时,县大队战士的大腿骨头里嵌入了子弹,她用老乡的老虎钳为战士取子弹时,伤心地哭了,一方面时心疼战士,另一方面也为自己医术不精而愧疚。
B. 在姑姑的精心照料下,她的初恋情人伤愈后重返战场,但他在失恋的绝望中拼死冲上前线,最终壮烈牺牲,姑姑因此而后悔落泪。
C. 解放后,姑姑的初恋情人已升任团长,久别重逢时,她觉得自己不识字,配不上他,主动要为他介绍对象。表现姑姑为人善良热心、乐于助人、大度无私的精神。
D. 文章写全村参战打鬼子,小孩子帮着为八路军做饭,家家住伤员,妇女帮着拆被褥、洗衣服、照顾伤员,体现了革命战争岁月的军民鱼水情。
7. 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的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本文带有一股浓郁的生活气息,读来亲切自然,语言质朴,偶或插入的方言俚语,长短句的错落搭配,增强了作品的亲和力。
B. 小说中描写了洗绷带、扎针、取子弹的情节表现了战争时物质条件的困乏,以及战争的残酷,衬托了八路军战士在这样的环境中依然坚持抗战不畏牺牲的革命精神。
C. 小说高潮部分写“团长”因错过了与姑姑的的美好姻缘而落泪,在姑姑要为他介绍一大学生时,他表示无论什么人都比不上姑姑,从正面表现了姑姑的美好形象。
D. 小说在人物形象塑造上手法丰富,主要有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等,向我们展现出一个女军人特殊的性格和情怀。
8. 作者说优秀的小说是从土里拱出来的,请你结合两个文本,谈谈对这个“拱”的理解。
9. 李立泰的“抗战题材系列”微型小说,塑造了一大批传奇性格的抗日英雄,获得很大的成功。这与作家精选“写人细节”和与众不同的“情节叙述”方法有关。请结合文本一简要分析作者在选取素材与情节叙述上有何特色。


6. D  A.“另一方面也为自己医术不精而愧疚”无中生有,姑姑用老乡的老虎钳为战士取子弹时伤心地哭了,只表明她此时很是心疼战士,并没有“为自己医术不精而愧疚”。B.“但他在失恋的绝望中拼死冲上前线”表述错误,“失恋的绝望”夸大其词。C.“她觉得自己不识字,配不上他”表达错误。
7. C “他表示无论什么人都比不上姑姑,从正面表现了姑姑……”表述错误,用他人的语言、动作等来衬托主人公属于“侧面”描写。
8. ①优秀作品都来源于生活,是对生活的体验与升华。②生活有无限的张力,有一种向外拱的动力,能激发作家的创作欲望。③作家必须俯下身子,深入生活,体验生活,主动去发现、创造,从而创作出优秀的文学作品(把生活的本质“拱”出来)。  
9. (1)素材选取:选取典型事件(着笔于生活细节、以小见大)。选取了主人公8、9岁,13到16岁,19岁之后等几个典型事件,通过做饭、洗绷带、掩护伤员、取子弹、与团长的姻缘等生活细节,表现其平凡而又波澜壮阔的一生。(2)情节叙述: ①采用倒叙,开头从姑姑回乡探亲切入,然后展开叙述,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②以问答方式,交叉使用第一人称和第三人称推进故事情节叙述。故事讲述人“我”与主人公“我”(姑姑)不断转换,使得文章叙事既有跳跃性又有连贯性。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