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越网

《平江路》阅读答案

2020-02-26 18:05超越网

平江路
①初春的风吹落一片去岁的黄叶,静静地飘零在这雨迹未干的青石板路上,我欣喜上天又给这灵性洋溢的平江路上,增添了一份天然的点缀。
②这是我第一次来苏州,大城市喧闹的现代化气息,已很难让我产生那“上有天堂,下有苏杭”的感觉,这也是我这些年来不愿去城市旅游的原因。坐在的士车上向司机师傅打听着姑苏的名胜,享受着纤细的吴侬软语。这位地道的苏州人热心地为我规划着旅游路线,临下车时,她又补充道:“就从这往北走,越走越热闹,里边都是很古的东西。”按着她的指引,我便从平江路的南头向北头,开始一番姑苏行。
③我原想这里的景致估计和南京夫子庙是差不多的,被那些城市拓荒者们用古今元素肆意混搭,来这也只是为应那句“一条平江路,半座姑苏城”的谚语。可是当我踏上那些青石板时,我知道,我错了。青石板路,青石桥,青砖小瓦雕栏房,夹着微泛绿波的平江河,路上稀疏的游人和居民,同苏州的园林一样,难寻对称美,却依然很和谐。夫子庙旁的秦淮河同样是泛着绿波,可看着总是让人心生厌烦,而这平江河却不让人产生这种感觉,甚至会使人觉着居民们向河里倒一些生活废水,也是很自然的,不倒反而让人诧异。
④平江路远没有夫子庙那“天下文枢”的大气磅礴,路也就两三步宽,而这个时节的游客也比较稀疏,在骑三轮车小贩的咿呀吴语叫卖声中,便更显幽深宁静。“天下文枢”的店铺沿街对开的,类似观前街,各种现代元素充斥着它的周身,求神拜佛的人络绎不绝,而那许下各种心愿的檀香,冉冉冒出的分明是一股俗气。走在这条路上,一边是小河,沿河的树木优雅地在风中摇曳,吹落的树叶飘在对面的店铺门前,我的目光也随着它转移,从自然景去欣赏人的景。路边的小铺种类繁多,店面的装修是古色古香的,店内的物品也是古意十足的,大件的精细处小巧玲珑,小件的设计确乎又独成一个世界。
⑤循着宿雨未干的青石板路继续往前行,一瞥之间,突然发现有几家咖啡馆,结着伴的文艺青年坐在室内的,坐在遮阳伞下的,不时地抿口咖啡,同对坐的人嬉笑着,相语相望。一阵风吹过,淡淡咖啡气味中仿佛已透着丝丝“檀香”。对面平江河的青石桥上,几对新人正在拍婚纱照,他们冲着镜头微笑,满脸的幸福。新娘撑纸伞,着旗袍,斜倚着栏杆,莞尔一笑间,我便不再想多看新郎一眼了。再往前行,路两旁均是民居,老太太坐在院中晒着太阳,老头像是买菜刚回来,站在路边同老友闲聊几句,好像是在说昨日的输赢,或是在商量下午的牌局,从他们的脸上看不到一点浮躁倦怠的表情。
⑥前方的路标告诉我,往左转便是拙政园和苏州博物馆,人也渐渐多了起来,气氛也渐渐热闹起来,忧然惊觉自己已经出了平江路。再回头望一眼这宁静、古朴的青石板路,我仿佛刚走过半个世纪。突然想起木心的一句诗“我回首对十九世纪说,我不该是二十世纪的人。”他想说有些东西遗落在了上一个世纪,而前进的历史不倒退,或许我们能做的是更好地对过去进行解读,我们的脚步曾遗落在那条路上,那也曾是最先进的文明。
(选自《短文学》)
(1)作者见到的平江路与想象中的平江路有什么不同?
(2)本文题为平江路,文章中却不止一处写到夫子庙和秦淮河。作者这样写的用意是什么?
(3)文章第④⑤段画线句子中两次写到“檀香”。请结合选文内容,分别说说你对这两处“檀香”的理解。
(4)文章第⑤段写了作者在平江路上见到的各色人群。作者这样写的用意是什么?
(5)文章结尾处引用木心的诗句“我回首对十九世纪说,我不该是二十世纪的人”有什么作用?

答案:
(1)作者想象中的平江路和南京夫子庙是差不多的。被那些城市拓荒者们用古今元素肆意混搭,见到的平江路却是“青石板路,青石桥,青砖小瓦雕栏房,夹着微泛绿波的平江河,路上稀疏的游人和居民,同苏州的园林一样,难寻对称美,却依然很和谐”。没有夫子庙的大气磅礴,给人以宁静幽深的感觉。
(2)写夫子庙和秦淮河意在与平江路形成对比。用夫子庙和秦淮河的“被那些城市拓荒者们用古今元素肆意混搭”的不和谐进行对比,写出了平江路古意盎然,商业气息不浓,和谐宁静的特点,表现了作者的喜爱之情。
(3)夫子庙的“檀香”指的是香客为祈求满足自己世俗愿望而点燃的香烛,代表世俗功利。平江路的“檀香”指的是人物精神放松,灵魂自由平静的心灵。
(4)写作者在平江路上所见到的各色人群,目的是通过人的活动衬托平江游人和居民的安闲和宁静的生活,表达了作者对这里的喜爱与羡慕之情。
(5)结尾引用诗句赞美平江路的宁静、平和。揭示主旨,意在表明今天的人们在追求物质生活的同时要保持内心的平和与宁静,表现了作者对都市生活的厌弃,对旧日和平、宁静生活的向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