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霞中的洞里萨湖
何鸿
(1)旅游公司的大巴车顶着午后火辣炽热的阳光,在柬埔寨西部的乡村公路上疾驰。道路两旁是连绵不断的绿色雨林和沿路搭建的破旧木屋。不到两个小时,大巴车停进了一个河岸码头上。
(2)“洞里萨湖?”看着眼前陈旧的一切,我向才从泰柬边境线上接收我们这个旅游团的柬埔寨导游问。他个子不高,穿长裤和短袖衬衣,圆脸长着青春痘,说流利的广东腔普通话。“这条河就如你们中国的黄河一样的,是我们高棉民族的母亲河……”他的声音温和有力。
(3)远处天空缓缓西坠的一轮夕阳,在洞里萨湖裹挟着大量泥沙的平缓河面和两岸焦土之间,铺下安静而神秘的粼粼金光。裸露的黄土岸后,是一大片绿得发黑的密林;密林外的河岸近处,挂着几间有人居住的屋宅。其实,它根本算不上“屋”,那不过是临时搭建、勉强遮风雨的毡布木棚而已。
(4)陈敦有办妥手续后,带我们踏上一艘等待已久的单层游船。这种在我们国内几乎已经淘汰的老式游船,船头需要人撑篙避礁,船尾部需要人驾驶掌舵。一路上,船尾的柴油机发出突突突突的猛烈声响。经过一片树林时,发动机却停息下来,游船安静地向前滑行。
(5)“快看,一条蟒蛇!”舱里有人惊呼。湖面不知何时冒出的一只独木船,突突地快速靠近我们的游船。探头一看,那船尾掌控柴油发动机的是一位中年女人,船舱中紧挨坐着一个浑身脏兮兮的男童和一个女童,都只有四五岁的模样。女童小小的肩上负着一条比她手臂还粗的绿纹蟒蛇。她吃力地举起两手将蛇头和蛇尾托高,眼巴巴地抬眼望着我们这条船上的人们,似乎在期待着什么。
(6)陈敦有介绍说,在洞里萨湖,到处是这样漂泊在水上的家庭,母亲和孩子;而父亲总是在湖岸上打点儿短工或者到更远的水域捕鱼。他们是一群被柬埔寨社会边缘化的人,有最底层的柬埔寨人,更多的是战争之后留下的越南难民。他们被限制出行,甚至不能上岸,生活也没有多少保障,吃喝拉撒全在一条船上,生存艰辛,活动空间极为有限。
(7)我猛地眼眶滚热。为了掩饰些什么,我低下头去张罗着想给小船里的孩子扔点糖果之类吃的东西,却意识到自己的包还在底下舱里,衣裤兜里除了手机什么都没有。装着蟒蛇的独木船跟着游船好一程水路,不少游客趴在船舷上向那个狭窄而黑脏的船舱中扔去面包、薯片和一些钱币。独木船逡巡一阵后,载着那对孩童仰望上空的茫然眼神渐渐远去。
(8)“看,前面就是空邦鲁水上村庄。”陈敦有指着前方,有意地大声说道,“等会儿你们可以看到,这里不仅有商店、菜市、医院、加油站、住宅、球场、学校,还有警察局和教堂。这是一个真正的水上社会。”我们乘坐的游船慢慢驶向洞里萨湖上中心最具特色的空邦鲁水上集镇了。
(9)和所有来到洞里萨湖水上村庄的游客一样,我们从一排排连接紧密、船舱底部饲养着鳄鱼的船只甲板上小心踩过,走进洞里萨湖的水上人家。我们随意地走进空邦鲁的一家烧烤店,店主是一对勤劳的青年夫妇。
(10)我们语言不通,只好看着店里的蔬菜食物和店主指点比划。两个正在店里喝啤酒的柬埔寨青年看到我们的窘迫,便走来帮我们挑选合适的菜品。我们学着柬埔寨人用餐的动作,手中摊开一片薄荷绿叶菜,卷起金黄的烤肉和香甜的米饭,就着水果沙拉,喝起了柬埔寨清啤。
(11)两位帮忙的年轻人在离开时,很有礼貌地向我们辞行。两人远远地朝我们双手合十在鼻尖前,微笑着点头致意。我们一众既吃惊又感动,不约而同地站起身来合掌回礼。
(12)人们赖以生存的母亲河,虽然暂时水质浑浊、条件恶劣,可是毕竟没有了战乱的恐惧,这些衣鞋破烂、生活艰难的大人和孩子们,能够每天捕鱼、种菜、放牛,甚至读书……每个人都带着服从命运的从容微笑,面对世间的一切。正如我眼前的洞里萨湖上空的漫天晚霞,寂静无声,却又壮阔无比。
(选自《人民周刊》2018年第4期,有删减、有改动)
(1)本文是一篇游记,作者是按照什么顺序进行记叙的?
(2)文章第(3)段划线句中作者是怎样描写洞里萨湖的夕阳?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3)请从人物描写的角度赏析下面的句子。
她吃力地举起两手将蛇头和蛇尾托高,眼巴巴地抬眼望着我们这条船上的人们,似乎在期待着什么。
(4)文章第(11)段为什么说“我们一众既吃惊又感动”?结合上文谈谈你的理解。
(5)请从内容和结构的角度分析文章最后一段中画线句子的作用。
答案:
(1)时间顺序、空间顺序(或:游览地点的先后顺序)。
(2)景物描写。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描写夕阳,“铺下”一词描绘出夕阳“缓缓西坠”而又安静柔和的特点,表达了作者对洞里萨湖夕阳美景的赞叹之情。
(3)动作描写,神态描写,“吃力地举起”“托高”凸显女童身形瘦小,为生活所迫的现实状况。“眼巴巴地”则表现女童急切地盼望得到游客同情和帮助的心理。
(4)“吃惊”是因素不相识的柬埔寨青年在给予我们帮助之后,不仅礼貌辞行还送给我们祝福,正是他们为人的真诚、善良、热情深深地“感动”了我们,表达了作者对柬埔寨青年的崇敬之情。
(5)内容上将洞里萨湖人面对苦难生活的从容比作漫天的晚霞,寂静无声却又壮阔无比,表达了作者对洞里萨湖人精神世界的高度赞扬,深化主旨;结构上照应题目,收束全文。
【分析】本文写游览洞里萨湖期间的所见所闻,写了独木船上的女童向游客乞求帮助;在空邦鲁水上村庄遇到真诚、热情的柬埔寨青年,使我们吃惊和感动;表达了作者对当地贫困状况的担忧和对洞里萨人精神世界的高度赞扬。
【解答】(1)本题考查文章的写作顺序。此题要注意文中体现时间或地点转换的词语以得出答案。“顶着午后火辣炽热的阳光”、“远处天空缓缓西坠的一轮夕阳”表现了时间的变化。“在柬埔寨西部的乡村公路上疾驰”、“带我们踏上一艘等待已久的单层游船”、“前面就是空邦鲁水上村庄”表现了地点的变化。由此可见,本文综合使用了时间、空间顺序,或称为浏览地点的先后顺序。
(2)本题考查描写方法及其作用。第一问考查描写的方法,这一句描写的是洞里萨湖夕阳的景色,是景物描写。第二问考查景物描写的表达作用。景物描写通常有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渲染气氛、衬托人物心情、推动情节发展等作用。“缓缓西坠”、“铺下安静而神秘的粼粼金光”表现了安静柔和的景物特点,衬托了作者安静美好的心情,表达了作者对洞里萨湖的赞叹。可据此回答。
(3)本题考查语句赏析能力。此题要求从人物描写的角度赏析。“吃力地举起两手将蛇头和蛇尾托高”是动作描写,表现了女童的吃力和身形的瘦小,可见其生活困难。“眼巴巴地”是神态描写,表现了她盼望得到游客同情和帮助的心理。可据此回答。
(4)本题考查对语句的理解。理解语句要在理解全文的基础上进行,尤其注意上下文。“两个正在店里喝啤酒的柬埔寨青年看到我们的窘迫,便走来帮我们挑选合适的菜品”、“两位帮忙的年轻人在离开时,很有礼貌地向我们辞行。两人远远地朝我们双手合十在鼻尖前,微笑着点头致意”,柬埔寨青年不仅帮助我们,还礼貌辞行,使我们吃惊和意外,同时被他们的真诚、善良所感动。
(5)本题考查结尾句的作用。此题可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考虑。“每个人都带着服从命运的从容微笑,面对世间的一切”,表现了洞里萨人的从容,表达了作者的赞美之情,深化文章主题。在结构上“正如我眼前的洞里萨湖上空的漫天晚霞”与文章题目形成照应,使结构完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