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越网

与一株蒲公英的默契阅读答案与解析-王本道

2019-12-19 12:00超越网

与一株蒲公英的默契
王本道
①惊蛰过后,春分未至之时,我习惯在自家庭院里徜徉。小小院落里,几株挺拔的白玉兰和婀娜的海棠依然沉寂着,但冥冥之中,我感觉周遭的土地正勃发着一股盎然生机。于是我找来一个耙子,扒开院墙底部覆盖着的枯草萎叶,眼前顿觉一亮﹣﹣一株娇嫩淡绿的蒲公英,铺展着锯齿般细小的叶片,心有灵犀地朝我微笑着呢。
②这株蒲公英生长在东墙下的缝隙之中,其间只有些微的泥土。当年我退休后,一次在庭院里散步时,不经意间发现了它。此后连续十年间,每年惊蛰过后,它都如约而至,在那里发芽抽青,铺展开锯齿形的叶片。初夏,小院姹紫嫣红,蒲公英的顶端逐渐形成一个细小的花盘,并绽开黄色的花瓣,花瓣紧紧围绕着花心,开得恣意灿然。当此之时,蒲公英的头顶,盛开的海棠灿若明霞,相隔几步之遥,雍容的白玉兰清香阵阵,而这株低矮卑微的蒲公英默默地挺立着自己朴实的身躯,释放着似有似无的幽香。仲夏,蒲公英的花盘开始脱落,形成了一个洁白色的绒球,阵阵微风中,绒球飞出无数张“小伞”,飘向空中,飞向遥远的天际……
③蒲公英花开后,种子随风飘到别处孕育新的生命。可无论种子飘向何方,眼前这株蒲公英十年如一日地固守一处,“年年岁岁花相似”,不懈不怠,伴我晨昏。它的品性勾起了我的一段回忆。
④那是1963年的秋天,我考入了一所高中。当时讲授语文课的老师四十出头,讲课操一口标准的普通话,慢声细语,却很有感情色彩。在古典文学、古代汉语领域,他都有着很深的造诣。入学后的第二年春天,学校组织我们到城郊乡下劳动半个月,语文老师与我们同去。劳动之余,同学们就去原野上采集野菜,他也参与其中。
⑤青青的原野上,野菜种类很多,蒲公英也随处可见。采集之际,师生谈笑,理想与前途自然是绕不过去的话题。同学中有的说要“志存高远”,有的用俄语朗诵《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的名言,还有的表示将来要成为某个学科领域的栋梁之材……认真听罢大家的议论,老师平静地说:“很高兴听到同学们的想法,作为你们的老师,我真诚地希望看到你们成才。但是说实话,我不奢望你们都成为栋梁之材,因为古往今来,出类拔萃的人永远是极少数,大多数只能是庸常的普通人。”他顿了顿,指着无垠的田野接着说:“如同春日的田野上,有高耸的白杨,有斑驳的灌木,但更多的是遍地的蒲公英。那些低矮的蒲公英也有自己的梦想,也有自己的价值。白杨可以做栋梁,灌木可以做成篱笆,蒲公英虽然庸常卑微,却可以药用,也可以果腹。我所希望的是,同学们毕业后,不管命运把你抛向何处,只要深深地扎根土壤,努力去完成自己生命的历程,那就是有意义的人生。”老师的一席话,引发了在场同学久久的沉思。劳动返校后,老师以“春日的田野”为主题,让大家写一篇作文。记得我的作文标题是“蒲公英也有梦想”。
⑥岁月流转,世事变迁,如今老师已仙逝多年。在这个和煦明媚的春日,与庭院中的蒲公英再次邂逅,他半个多世纪前在城郊田野上的一席谈话,又在我耳畔响起。
⑦平心而论,自然界中的蒲公英无异于一棵野草,永远不能与众多的奇花秀木同日而语。但是,年年岁岁,蒲公英都要熬过严酷的隆冬,待到春风吹拂之时,率先破土而出,绽放属于自己的美丽,即使无人问津。夏日,蒲公英又要将辛苦培育出的种子散放出去,让它们带着自己的梦想,飘向海角天涯。许多年过去,这些“小伞”飞向了华夏土地上的大江南北,山冈、湖畔、贫瘠的旷野甚至岩石的缝隙,都是它们生长的地方。恰如当年我的那些“同学少年”,在经历了或长或短的知青生活之后,相继在社会上找到了自己的位置,他们中的绝大多数成了社会上庸常的普通人。几十年间,他们在平凡的岗位上奋斗着,燃烧着,持守着心灵的宁静与和谐。生活未必富裕,凡俗的日子里还有很多困难和曲折,但是他们不怨不尤,心怀盈盈的温暖、感恩和爱。无论面对怎样灰暗的时空,他们的脸上都会荡漾出一份明媚。这,不正是蒲公英的品格吗?
⑧明年春风拂面之时,我还会在庭院那熟悉的角落搜寻蒲公英的倩影,而它也一定会精灵般适时出现,这已成为我们之间无言的默契。
(1)请从修辞方法角度对“一株娇嫩淡绿的蒲公英,铺展着锯齿般细小的叶片正朝我微笑呢。”这句话的表达效果进行评析。
(2)文章主要写蒲公英,为什么还两次写到白玉兰和海棠?
(3)纵观全文,语文老师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结合文章内容回答。
(4)怎样理解文章标题“与一株蒲公英的默契”的含义?
(5)语文老师认为“不管命运把你抛向何处,只要深深地扎根土壤,努力去完成自己生命的历程,那就是有意义的人生。”你是否同意这一观点?请说明理由。

答:
(1)本句运用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蒲公英可爱的样子,表达了作者对它的喜爱之情。
(2)衬托或对比。第一次:强调了蒲公英在早春就蕴藏着勃勃生机;第二次:突出了蒲公英虽低矮卑微却不落寞,不悲观的品质。
(3)可以看出他具有教育智慧,是一位和蔼可亲的老师,善于用循循善诱的方法来教育学生。
(4)①是指“我”与蒲公英在庭院相遇。②是指“我”(“我们”)与蒲公英一样,庸常但不庸俗,努力奋斗,平和,乐观,心怀温暖、感恩和爱。
(5)示例:我同意这个观点,每个人都无法预知自己的命运,也不可能人人都成为名人。我们的生命虽然也会如蒲公英一样的平凡,但是我在我的环境中灿烂了一季,即使只有绿意染了庭院一角,但我也在春天绽放了美丽,就没有可后悔的。正如歌曲所说,不经历风雨,何以见彩虹。我们只有拼搏努力了,才能知道自己的命运如何,才能体现出我们生命的价值。

【解答】
(1)本题考查语句赏析能力。此题要求从修辞角度着手,这一句运用了拟人(“正朝着我微笑呢”)和比喻(“锯齿般细小的叶片”)的手法,具有生动形象的表达效果,写出了蒲公英可爱的样子,流露着作者对它们的喜爱之情。回答时要说出运用的修辞手法、具有的表达效果、表现了什么内容。
(2)本题考查对比手法的作用。第一次提到在第①自然段,“东西两侧几株挺拔的白玉兰和婀娜的海棠依然沉寂着未动声色,但冥冥之中,我感觉周遭的土地正勃发着一股盎然生机。于是找来一个耙子,扒开院墙底部覆盖着的枯草萎叶,眼前顿觉一亮﹣﹣一株娇嫩淡绿的蒲公英,铺展着锯齿般细小的叶片正朝我微笑呢”,对比之中,表现了蒲公英在早春就蕴藏着勃勃生机,优于白玉兰和海棠。第二次提到在第②段,“盛开着的海棠灿若明霞,相隔几步之遥,雍容的白玉兰频送幽香,而这株低矮卑微的蒲公英不落寞,不悲观,默默地挺立着自己朴实的身躯,释放着细微的幽香”,对比之中,表现了蒲公英虽低矮却不悲观的品质。
(3)本题考查人物形象的分析。解答此题关键是了解文章内容,找出描写人物的语句与相关事件,然后结合具体内容来分析。由“劳动之余,同学们就去原野上采集野菜,他也参与其中”可见老师和蔼可亲。由语文老师用蒲公英教育学生即使做普通人,也要“深深地扎根土壤,努力去完成自己生命的历程”可见,他富有教育智慧、循循善诱。
(4)本题考查标题的含义。此题既要理解其表面的含义,又要理解其深层的含义。表面含义是“我”与庭院里的蒲公英相遇,深层含义是“我”与蒲公英的精神品质一致,庸常不庸俗,努力奋斗,“心怀盈盈的温暖、感恩和爱”,乐观面对。
(5)本题考查阅读评析能力。完成阅读感悟题,要把握作者的情感倾向,提炼出自己的观点,并结合生活实际阐述理由。首先对题中观点表示认同,再根据本文主旨,围绕在平凡的生活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来回答。注意表述流畅,语言要简洁明了,最好能做到有创意的表达,答案不唯一,但要积极向上、具有正能量。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