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心化雪
丁立梅
⑴那个时候,她家里真穷,父亲因病离世,母亲下岗,一个家,风雨飘摇。
⑵大冬天里,雪花飘得紧密。她很想要一件暖和的羽绒服,把自己裹在里面。可是看看母亲愁苦的脸,她把这个欲望,压进肚子里。
她穿着已洗得单薄的旧棉衣去上学,一路上被冻得瑟瑟发抖。
⑶拐过校园那棵粗大的梧桐树,一树银花,映着一个琼楼玉宇的世界。她呆呆站看着,世界是美好的,寒冷却钻肌入骨。突然,年轻的语文老师迎面而来,看到她,微微一愣,问:“这么冷的天,你怎么穿得这么少?瞧,你的嘴唇,都冻得发紫了。”
⑷她慌张地答:“我不冷。”转身落荒而逃,逃离的身影,歪歪扭扭。她是个有自尊的孩子,她实在怕人窥见她的贫穷。
⑸语文课,她拿出课本来,准备做笔记。语文老师突然宣布:“这节课我们来个景物描写竞赛,就写外面的雪。有丰厚的奖品等着你们哦。”
⑹教室里炸了锅,同学们兴奋得叽叽喳喳,奖品刺激着大家的神经,私下猜测,会是什么呢?
⑺很快,同学们都写好了,每个人都穷尽自己的好词好语。她也写了,却写得索然,她写道:“雪是美的,也是冷的。”她没想过得奖,她认为那是很遥远的事,因为她的成绩一直不引人注目。加上家境贫寒,她有多自尊,就有多自卑,她把自己封闭成孤立的世界。
⑻改天,作文发下来,她意外地看到,语文老师在她的作文后面批了一句话:“雪在掌心,会悄悄融化成暖暖的水的。”这话带着温度,让她为之一暖。令她更为惊讶的是,竞赛中,她竟得了一等奖。一等奖仅仅一个,后面有两个二等奖,三个三等奖。
⑼奖品搬上讲台,一等奖的奖品是漂亮的帽子和围巾,还有一双厚厚的棉手套。二等奖的奖品是围巾,三等奖的奖品是手套。
⑽在热烈的掌声中,她绯红着脸,从语文老师手里领取了她的奖品。她觉得心中某个角落的雪,静悄悄地融化了,湿润润的,暖了心。那个冬天,她戴着那顶帽子,裹着那条大围巾,戴着那副棉手套,严寒再也没有侵袭过她。她安然地度过了一个冬天,一直到春暖花开。
⑾后来,她读大学了,她毕业工作了。她有了足够的钱,可以宽裕地享受生活。朋友们邀她去旅游,她不去,却一次一次往福利院跑,带了礼物去。她不像别的人,到了那里,把礼物丢下就完事,而是把孩子们召集起来,温柔地对孩子们说:“来,宝贝们,我们来做个游戏。”
⑿她的游戏,花样百出,有时猜谜语,有时背唐诗,有时算算术,有时捉迷藏。在游戏中胜出的孩子,会得到她的奖品--衣服、鞋子、书本等,都是孩子们正需要的。她让他们感到,那不是施舍,而是他们应得的奖励。温暖便如掌心化雪,悄悄融入孩子们卑微的心灵。
19. 结合文章内容,说说题目“掌心化雪”的含义。
20. 文章第2自然段段划线的句子中“压”字用得精练准确,请做具体分析。
21. 请从内容和结构上分析文章第10自然段中划线的句子“严寒再也没有侵蚀过她”的作用。
22. 请结合内容分析,文中的语文老师是一个怎样的人。
23. 后来她为什么一次次跑到福利院和孩子们做游戏,给他们发奖品?
【参考答案】
19. 本来指雪在掌心会慢慢化成水,这里比喻老师对学生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关爱,能让学生觉得温暖,感受鼓舞。
20. “压”用威力制服、镇服的意思,写出了她深知家境贫寒,理解母亲的愁苦,为家庭解压,强行压制内心的欲望。表现了她的懂事。
21. 内容上:既指棉衣帮助女孩御寒,又指棉衣里包裹的老师的爱温暖了女孩的心。结构上:为下文她去福利院帮助孩子们做铺垫。
22. (1)关怀爱护学生(2)教育方法科学巧妙。(必须结合内容分析)
23. 她受语文老师的影响,用实际行动温暖孩子们的心,回报社会。
【解析】
【19题详解】
标题中的关键词往往为一种具体事物,具有多层含义,除了表面上意义之外,文章还赋予了它一种深刻的内涵,甚至还有第三种更深刻、更深远的内涵。学生能理解标题的手法,明确标题的风格特点和作用。题目“掌心化雪”一语双关。既指老师用悄无声息的爱温暖了女孩冰冷的心,帮助了女孩的同时又很好的保护了女孩的自尊心,又指爱会无声的传递。
【20题详解】
考查对词语的理解。理解词语要结合句子的语境。“她很想要一件暖和的羽绒服”可是想到看看母亲愁苦的脸,只好“压”住自己的想法,“压”字写出了“她”深知家境的贫寒,理解母亲的愁苦,为帮助家庭解压,强行压制内心的欲望。
【21题详解】
某一段落在文章中的作用就是指该段在结构和内容上的作用。中考中记叙文经常出现分析文章某一段在内容或结构上的作用。内容上有:点明文章中心主旨、画龙点睛等作用;而结构上通常有:总领全文、承上启下、照应前文等作用。这里内容上说明棉衣能帮助女孩御了身体的寒冷,又指棉衣里包裹的老师的爱,结构上为后文做了铺垫。
【22题详解】
考查人物形象分析。分析人物形象要结合人物在文中的言行举止来理解。从老师的教学和师德两个方面来组织答案,说法合理即可。从年轻的语文老师迎面而来,看到她,微微一愣,问:“这么冷的天,你怎么穿得这么少?瞧,你的嘴唇,都冻得发紫了。”可知老师的关心学生。从语文老师在她的作文后面批了一句话:“雪在掌心,会悄悄融化成暖暖的水的。”巧妙地传递温暖,给她鼓励。可知老师教育方法科学巧妙。
【23题详解】
考查内容的前后照应。学会在文章中找出照应的内容,结合上下文,总结出这样做的原因。自己曾受到老师的给予的温暖鼓励,自己想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延续这种温暖与爱,把爱传递下去,回报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