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越网

父亲点亮的村庄阅读答案-刘云芳

2019-07-29 11:52超越网

父亲点亮的村庄
刘云芳
①整个秋天,父亲都开着三轮车在田地和各家的院落间往返,好像村庄最鲜活的血液。
②他一进村庄,留守的老人们便向一个地方聚集,他们一起把父亲倒在某个院落里的棒子剥皮、编成一条长龙。父亲攀上颤颤悠悠的简易木梯,从人们手里接过这条“长龙”,把它围在一根倚着房子的长木杆上,好让风和阳光把玉米体内的湿气完全抽干。父亲终于搭好,回过头来,看着大家的目光,他一定想起三十年前,不知道这样攀爬了多少回梯子,他才让一个叫做“电线”的长蛇,攀上各家的房顶,垂钓着葫芦样子的灯泡。等他把电闸推上去,整个村庄被点亮,那一瞬间,人们都沸腾了。
③现在,父亲已经不是电工。几年前电业系统调整,他这个三十年的“临时工”下岗了。得到消息的母亲很欣喜,一是父亲五十岁的身体再也不用爬电线杆,她再也不用跟着悬心;二是我们家再也不用给别人搭电费了。父亲对于这事却总是不表态。
④尽管塬上的村庄已经通了电话,修了马路,可私人煤矿一禁止,人们就像大迁移一样,先是三三两两,后来所有的劳力干脆都转向城市。有的人家整户都走了,就连学校也变成了一座空房子,留下一窝春来秋走的燕子,和一个比人头还要大一些的蜂窝。
⑤父亲本来不想离开村庄。可眼看着村里娶媳妇的彩礼一高再高。父亲想,他必须得给儿子攒点钱,帮他娶到媳妇。父亲此行要去北京,在那里打工的表叔来电话说,有地方要招两个保安,管吃管住,还给发衣服。按照纸上的地址,终于找到了在医院当护工的表叔。表叔看到他,眼睛都瞪大了,招保安不假,但是他的年纪太大,明显不合适。
⑥父亲借住在表叔临时租住的地下室里,眼瞅着口袋里的钱只出不进,父亲感觉花钱比掉块肉还难受。他必须更加节省,早上少吃一根油条,中午吃咸菜就馒头。那几天,父亲在不同的工地上辗转,终于有包工头接受了他。可父亲很快就听到工友们的怨言,他们好久没发过工资了。
⑦没过几天,父亲就在工地门口看到了焦急的表叔。当时,母亲躺在医院里,脑出血,昏迷不醒。父亲必须离开,为了照顾母亲,父亲必须回到村子里,每天做饭,喂牛,去田地里巡视,一个人承担家庭的重担。
⑧他已经不是电工了,有时候,忽然就有一辆三轮车或者摩托车停在了门口,高声喊着父亲去看看电路有什么毛病。父亲就像许多年前一样,背起电工包,拿着他的工具,匆匆跟人上了车。母亲拖着半个身子追出去,然后跟我(抱怨 报怨),也不给钱,你说他忙活个啥?从父亲拿着电工包走路的节奏,我感受到了父亲的心境,这种节奏是一种被需要的节奏,是一种数十年形成习惯的节奏,对于父亲来说,这些村庄的灯, 。
⑨经历过北京的打工生涯,父亲好像一个(窥破 看破)秘密的人一样,他再也不把这些归来人身上的光鲜当成一种高度,让自己觉得矮下去。他体会到他们的不容易,尽自己的能力为他们做着一些小事情,为他们家里的老人买药,帮他们把粮食种进地里,把地里的庄稼收回院子。为这事,母亲没少跟他吵嚷,就连我也不止一次说他为什么不顾自己有滑膜炎的腿。父亲每一次都答应我们不再去了,可是当村里的老人把新扯下来的玉米皮倒进我们家的牛槽,将一把自己种的蔬菜放在我们家的篮子里,在旁边静静等父亲的回答时,我们都说不出话了,只好看父亲又一次发动三轮车,载着老人摇摇晃晃行驶在秋收的路上。
⑩就在去年冬天,那场大雪把山里的公路给中断了。年三十,父亲把村子里的手电凑齐了,装进那个已经缝过好几次的电工包里,他拿着它们去迎接一群终于回家的人。清冷的夜里,背着大包小包的人看着父亲从盘山道上出现,他踩着厚雪一步一个脚印地往前走。父亲说,那一刻,他听到了人们的欢呼,他们仿佛看到了最亲的人。
春节过后,人们同父亲一起把村里的所有道路修通,然后就各自上路。父亲去送他们回来,手里抓着好几把钥匙。村里好几户人把自己的家(嘱咐 托付)给父亲,希望他在夏天的时候看看有没有漏雨,时不时让他们的屋子透透风。
12我总想象着,某一个冬天,我们村庄所在的那个塬沉在了雪里,父亲轻轻用一把钥匙把铁锁唤醒,推开不同的门,把每一户的灯光点亮,然后他拿着手电筒,去往迎接归乡人的路上。我知道,他不仅得到一把把象征信任的钥匙,他还开启了一颗颗漂泊他乡的心。是他,点亮了村庄的眼睛。
(有删改)
19. 依次选入文中括号里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报怨 窥破 托付 B. 抱怨 窥破 托付
C. 抱怨 看破 嘱咐 D. 报怨 看破 嘱咐
20. 标题是“父亲点亮的村庄”,结合全文,参照示例,说说父亲怎样点亮村庄的。
三十年前
①______
三十年来
父亲履行“电工”的职责,维护村庄的光明;
三十年后的今天
②______
父亲帮村里的留守老人买药、种地、收庄稼,让外出打工者安心;
③______
21. 按照要求完成下列两小题。
(1)第①段中有很多词语值得重读,请选出一处并分析重读的原因。
(2)根据你对“父亲的心境”的理解,在第⑧段画线处补上一句话。(至少采用一种修辞,同时注意点题)
22. 选出下列说法不完全正确的两项( )
A. 第②段加点的两个“攀上”,主语都是“父亲”。
B. 第③段采用反复的修辞,连用三个“再也不用”,强调了母亲听到父亲被下岗的消息时的欣喜之情。
C. 第④段画线句以一窝燕子、一个蜂窝凸显了一座学校的空无一人,隐隐透露出对农村成为空巢的慨叹。
D. 第⑥段一个“终于”写出父亲找工作的艰辛,也正因为这段艰辛的经历让父亲更加体会到外出打工者的不易。
E. 文中以母亲的埋怨、吵嚷、阻扰、自私自利反衬了父亲的大公无私。
23. 阅读本文结尾段和链接材料,说说它们在手法上的相同点及作用上的不同点。
【链接材料】每当夜间疲倦,正想偷懒时,仰面在灯光中瞥见他黑瘦的面貌,似乎正要说出抑扬顿挫的话来,便使我忽又良心发现,而且增加勇气了,于是点上一枝烟,再继续写些为“正人君子”之流所深恶痛疾的文字。
(《藤野先生》)

【参考答案】
19. B 20. (1). ①父亲为村庄通电,点亮整个村庄; (2). ②已不再是电工的父亲依然帮村民免费维修电路;
(3). ③父亲用手电筒为游子照亮回家的路/父亲为外出打工的乡亲照料他们的房屋。
21. (1)示例一:我会重读“整个……都”,因为这两个词,一个强调范围,一个强调程度,重读可以突出父亲为村庄的留守老人的服务帮助时间之长,体现父亲的无私奉献精神。
示例二:我会重读“最鲜活”,因为这个词,一方面可以看出父亲在田地和院落间往返的频繁,也暗示了父亲在村庄里是最年轻的劳力,突出了父亲的热心(和村庄衰落)。
(2)示例:大约像是一双双孩子的眼睛,他不允许它们看不到光明。 22. AE
23. 都采用了想象的手法,本文结尾采用想象的手法为我们展开了一个温馨的画面,写出父亲用一把把象征信任的钥匙,为游子开启漂泊他乡的心,突出父亲的善良与热心。链接材料从看先生的照相,想象先生似乎正要说出抑扬顿挫的话来,抒发了“我”对藤野先生的怀念,以及先生的崇高精神对“我”的激励。
或:都采用了动作描写,本文通过父亲的一系列动作,写出父亲不辜负乡亲们的托付,为他们照料房屋,迎接他们归乡的情景,突出父亲的善良与热心。链接材料通过我的一系列动作,形象地突出藤野先生对我的影响之大,抒发了我对藤野先生的怀念。
【解析】
【19题详解】
试题分析:考查词语的辨析与选用。(1)抱怨:指心中不满,数说别人不对,埋怨的意思。侧重于口头说的方面。报怨:是指对所怨恨的人做出的反应,如以德报怨,侧重于行动。根据语境应该选用“抱怨”。(2)窥破:指暗中看见,看透。看破:看透,看穿。根据语境应该选用“窥破”。(3)嘱咐:叮嘱,吩咐。侧重在向别人叮嘱。托付:委托,交付。侧重别人向自己。根据语境,应该选用“托付”。据此,正确的选项是B。
【20题详解】
试题分析:考查梳理文章的内容和概括能力。阅读文本划分文章的结构层次,合并叙写同一内容的语段,理清故事情节,概括各部分的内容;结合题目筛选相关的词句,或根据所写内容分析人物的心理、情感等,然后或直接用原文中表现情感的词语填写作答,或依据题目要求结合文本内容概括作答。答题时要仿照题目中的示例形式作答。第一空可依据“他一定想起三十年前,不知道这样攀爬了多少回梯子,他才让一个叫做‘电线’的长蛇,攀上各家的房顶,垂钓着葫芦样子的灯泡。等他把电闸推上去,整个村庄被点亮”来概括作答。第二空可根据文章第8段“他已经不是电工了,有时候,忽然就有一辆三轮车或者摩托车停在了门口,高声喊着父亲去看看电路有什么毛病。父亲就像许多年前一样,背起电工包,拿着他的工具,匆匆跟人上了车”概括作答。第三空可依据文章第10段中的“年三十,父亲把村子里的手电凑齐了,装进那个已经缝过好几次的电工包里,他拿着它们去迎接一群终于回家的人”;文章第11段“村里好几户人把自己的家托付给父亲,希望他在夏天的时候看看有没有漏雨,时不时让他们的屋子透透风”概括作答。
【21题详解】
试题分析:考查对文本内容的理解。语音的重读要根据文本内容和感情表达的需要来确定。对文本内容的理解不同,重读的字词也会有所不同。重读“整个……都”这个词,可以体现父亲留守在的时间之长,更能表现父亲的热心和无私奉献精神。重读“开着三轮车”则表现父亲忙碌的身影和热心助人的品质。答案不唯一,言之有理即可。
【22题详解】
试题分析: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A项中的第一个“攀上”的主语是“父亲”,第二个“攀上”的主语是“电线”。E项中概括母亲“自私自利”没有根据。据此,答案为AE。
【23题详解】
试题分析:考查对写作手法及其作用的理解。认真阅读文章最后一段和题目中的链接材料,可以发现,两段文字都采用了虚写(想象)和动作描写的方法。本文结尾段采用想象和动作描写的方法,写出父亲不辜负乡亲们的托付,为他们照料房屋,迎接他们归乡的情景,突出父亲的善良与热心。而链接材料则想象藤野先生音容笑貌和自己的行动,抒发了作者对藤野先生的深切怀念之情。据此理解作答。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