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越网

又见艾草青阅读答案

2019-07-20 18:00超越网

又见艾草青
似乎总是时值端午,才想起艾草。这个季节家乡田间地头,房前屋后,正值艾草恣意生长无边蔓延的时刻。
   儿时的记忆里总是弥散着艾草的清香,那些年的冬天特别冷,早晨我和弟弟蜷缩在被窝里,直到母亲抱来柴草生起一堆火,将我们的棉袄棉裤烤的温热了,我们才依依不舍地离开暖暖的被窝,快速穿上暖和的棉衣。而我们的棉衣一整天都弥散着艾草的清香,那是细心的母亲怕我们衣服有焦糊味,特意在生火时放了少许的干艾枝。即便这样,犹记得,弟弟的手,每到冬日总被冻成红肿的馒头,而弟弟小时因特受宠,也就特会撒娇。我们上学所在的父亲的学校就在村子外不远,离家也就20分钟的路。弟弟因畏惧父亲,常常是在前18分钟都和我们有说有笑地快速往家赶,直到拐进家的小院,弟弟一边放慢了脚步一边哭喊着:“妈妈,手好疼,天真冷。”母亲总是微笑着迎出来,把弟弟的手放进自己的棉衣里,除了香喷喷的饭菜,总有一盆热气腾腾的艾草水在等我们,依然记得在青烟水雾中系着围裙的母亲周身洋溢着温馨与美丽。那些年的端午母亲早早的将艾草一丛一丛地抱回家捆绑好,立在自家门前。除了自家的门头上挂上艾草,母亲总是细心地嘱咐我们给因为麦收农忙而疏忽了“三月戴柳,五月挂艾”习俗的大娘或婶子家送艾草。我和弟弟则欢天喜地地跑东家串西家,总是从不落空地拿来咸鸭蛋、咸鸡蛋、粽子、香瓜。门前的艾草就一直放到了来年端午。蚊虫纷飞的季节,艾草既驱蚊虫又辟邪。犹记得夏夜满天的星空,袅袅的艾草青烟,母亲的蒲扇摇来的清风,和大娘有一搭没一搭地谈天。
   长大的我们日渐远离了农村,也似乎只有在孤灯相伴的雨夜、落雪的冬天、水仙花谢了的日子,每逢佳节人团圆的时分,或心有忧伤,体有疼痛,事有不顺,心有不平时才想起母亲,更不用提艾草了。
   在南方城市生活的弟弟冻疮早好了,夏夜再没有人点艾草驱蚊了,而母亲也只是偶尔在我的梦里笑语盈盈,但更多的时候她总是沉默不语。当不习惯已变成习惯,左手握住右手也能给予温暖时,我多想成为她脸上初绽的皱纹,多想陪她一起慢慢变老,而母亲的身影,也只像艾草的清香,只弥散在记忆里。
   十年前初为人母的我,是那样的彷徨与无助,在产房的第二天,当农村的婆婆连夜从家赶到医院,挎着满满一大竹篮树枝树叶时,我一脸惊疑。从心底对她不合时宜的东西心生抵触。婆婆小心翼翼地说用杂树头煮水,给我蒸澡,是农村的习俗,可以去湿去痛。还说家里还有一大堆艾草,后来才得知那是远在合肥的大姑姐,挨家挨户的,从人家门上要来的,也是那时恍然惊悟,这艾草难道不是母爱的另一种交接吗?说来也很神奇,那些年别的产妇都是药物熏蒸,我只用婆婆的土方法,也少有疾病。
   艾草,就是这般的朴拙清雅,在淡淡的岁月里散发着浓浓的深情!现在年年的端午,我依偎在婆婆身边,看着婆婆在我家小园里种植的长满青绿色稀疏绒毛、质柔软、气清香、遍地无声旺盛生长的艾草,我想,这也许就是世界的本香吧!
   诗经中“彼采艾兮,一日不见,如三岁兮”,原来艾草,伴着思念,从千年前的时间里,已将爱,慢慢地向我弥散。
9.这篇文章的题目很有深意,请分析其寓意和妙处。(4分)
10.围绕着艾草,作者回忆了哪几件事情?(3分)
11.理解文中画线句子的含义。(4分)
(1)我多想成为她脸上初绽的皱纹,多想陪她一起慢慢变老,而母亲的身影,也只像艾草的清香,只弥散在记忆里。
(2)这也许就是世界的本香吧!
12.结尾段引用了诗经里的诗句,有何作用?(4分)
13.作者用细腻温情的笔触写下这篇满含真挚情感的文章,你感受到了哪些情感?请简要分析。(至少写出两点。)(6分)


9.寓意:表层含义是又到了一年的端午季,艾草青青,又如同儿时一样蔓延生长。(1分)深层含义是通过艾草传递的情感仍在延续,始终伴我身边。(1分)
妙处:(1)“艾草青”寓意艾草情,一语双关,富有深意。(1分)
(2)交代了文章的线索和主要内容。(1分)
10,(1)儿时母亲用艾草为我们姐弟烘烤棉衣。
(2)儿时冬天放学,母亲为我们暖手、准备艾草水泡手
(3)每到端午,母亲吩咐我们给亲戚邻居送艾草。
(4)生孩子时婆婆到处找艾草为我熏蒸泡澡。(每条1分,写出3点即可得满分。)
11,(1)母亲和儿时的艾草清香都只存留在了记忆里,表达了不能陪母亲变老的遗憾,和对母亲深切的思念。(2分)
(2)本香就是原本的清香,作者说艾草香是世界本来的香味,是因为艾草寄寓的情感是人间最美好真挚的感情。(2分)
12,(1)增添了文章的文采和诗意美,更有可读性,令读者回味。(2分)
(2)深化文章的主题。(2分)
13,(1)对母亲深切的思念。
(2)对婆婆的感恩。
(3)和谐美好的邻里亲戚关系。(任意写出两点即可,每点3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