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越网

《夜宿碛口古镇》阅读答案

2019-05-16 21:12超越网

夜宿碛口古镇
阿成
碛口古镇,是自明清以来最繁华的黄河古城之一。黄河就是在这儿拐了一个大大的弯儿,世人称之为“万里黄河第一湾”。而碛口古镇也因此被称为“九曲黄河第一镇”。在黄河边徜徉,幻幻然,似乎是黄河的风哟,将远处黄河纤夫的号子声,隐隐送到了我的耳畔:“船工拉纤步步沉哟,嘿哟,嘿哟……”
黄河就是在这里与古镇的东川江交融汇合,然后以更加雄浑的气势向东流去。碛口古镇上的黄河码头自古就是黄河流域最大的码头之一。自西北各省而来的商船到了这儿就停泊下来,装货卸货,再转由骡马、骆驼运往太原、京、津及汉口等地,或者会走得更远,出西口,走嘉峪关,及至走出国门,运往异邦。这是另一条闻名于世的古丝绸之路。在碛口,商人们会将当地的物资转运至西北。那情景可谓是泊船如林,昼夜不歇。资料记载:“鼎盛时期,碛口码头每天来往的船只有一百五十艘之多,各类店肆三百多家。”使得碛口“水旱码头小都会”的美名,随着九曲黄河传遍大江南北。兼之镇上至今尚有众多保存完好的明清时期的货栈、票号、当铺,连同各类商号、庙宇、民居、码头等建筑,几乎包括了漕运商贸集镇的全部类型,碛口古镇故而又有“活着的古镇”之称。
我还记得那支“哥哥你走西口,小妹妹我泪长流”的小调。是啊,穷苦的“哥哥们”那种想摆.脱贫困的决心,决绝走出去的强烈愿望,便是亲情,便是婆姨哟也无法阻挡他们前行的脚步。或者正因如此,才使得碛口古镇日趋繁荣且风情万种的吧。
入夜时分,风俗使然,无论是碛口古镇上的寻常百姓家,还是镇上的客栈、商家、茶馆、饭馆,大门上都会悬挂一盏大红灯笼。如此参差地勾连起来,温馨迷人。当年那些从黄河远处驶来的商船上的船工们,也能遥望到这些美丽的红灯笼吧,那该是怎样一种盼归的心情呢?
沉沉的夜幕之下,我在一家仿古的茶楼上,凭栏而立,黄河上的风竟是那样刺骨。喝点儿酒祛祛寒吧!茶楼的老板娘是一位年轻妇女,破例为我们弄了几碟家常小吃和热乎乎的小米粥。没想到吕梁的小米这么好吃,甜甜的,暖暖的,柔柔糯糯,喝起来那种入怀的亲切与温暖,让你的心里一下子暖和起来。热情开朗的老板娘还应远客的邀请唱了一支当地的民间小调儿:“一道道水哟,一道道山,哥哥想妹妹哟,想在心尖尖。……三十里的明沙,二十里的水,五十里的路上我来呀么看妹妹……看妹妹,哥哥跑成了罗圈儿腿。”
仰望着天上密密麻麻的星斗,欣赏着古镇上一家家客栈和酒家高高悬起的红灯笼,俯瞰轰然流走的黄河,想象昔日古镇商船如织、帆樯如林、人声鼎沸的情景。又浮想当年红军东征渡黄河,过激流,冲险滩,迎寒风,抢渡黄河的悲壮气势,即便是酒力不胜,也要敬上一杯。
回到碛口古镇下榻的客栈里,欣然写下一行字:住窑洞,寻古巷,听小调。黄河上恰星汉与渔灯同烁,心已随黄河水远行矣….
(选自《中国文化报》,有删改)
7. 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开头既指明了碛口古镇处在黄河边上的地理位置,又通过“九曲黄河第一镇”的美称点出其历史地位,可以引起读者的兴趣。
B. 碛口古镇在古代是一个很大的货物中转站,商船如织、热闹非凡;现在仍保存着众多那时漕运商贸集镇的各类建筑等,令人向往。
C. 文中引用的“走西口”民间小调,是当地人过往生活的真切反映,其中既有人们摆脱贫困的决心,也饱含了亲人的辛酸与无奈。
D. 文章夹叙夹议,深沉婉致、厚重典雅,语言含蓄;但是写茶楼老板娘时,笔调诙谐幽默,如“哥哥跑成了罗圈儿腿”等句。
8. 文中写了许多碛口古镇历史上的事情,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9. 文章的结尾一段富有特色,请分析其表达效果。

【参考答案】
7. D 选项D,“写茶楼的老板娘时,笔调诙谐幽默,如‘哥哥跑成了罗圈儿腿’等句”分析错误。“哥哥跑成了罗圈儿腿”是小调中的词,并不是作者对老板娘的描绘,因此不能作为写老板娘笔调诙谐幽默的依据,且文中写老板娘时笔调并不是诙谐幽默的,只能说是自然真切。故答案选D。
8. ①文中叙述了碛口古镇的一些相关史实,凸显了其重要的地理位置和历史地位,丰富了文章内容。②拉开时空距离,帮助人们全面立体认识碛口古镇。③将历史与现实交织,增强了文章的层次感,增强了文章的意蕴。
9. ①简洁凝练,节奏和谐,有音韵美。“住窑洞,寻古巷,听小调”用语十分简洁,运用短句,高度概括白天的活动。②形象生动,具有画面感。如“黄河上恰星汉与渔灯同烁”让读者的眼前似乎呈现出满天星光与河面渔灯相映的场景。③意蕴悠悠,令人遐想。“心已随黄河水远行矣”既体现了作者对碛口古镇的历史思考,又表现了作者对其无限欣喜、赞扬、仰慕、留恋之情。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