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一:
在敦煌
季羡林
果然是敦煌到了。我对敦煌真可以说是“久仰大名,如雷贯耳”了。我在书里读到过敦煌,我听人谈到过敦煌,我也看过不知多少敦煌的绘画和照片。几十年梦寐以求的东西如今一下子看在眼里,印在心中,“乍见翻疑梦”,我似乎有点怀疑,这是否是事实了。
敦煌毕竟是真实的。它的样子同我过去看过的照片差不多,这些我都是很熟悉的。此处并没有崇山峻岭,幽篁修竹,有的只不过是几个人合抱不过来的千岁老榆,高高耸入云天的白杨,金碧辉煌的牌楼,开着黄花、红花的花丛。放在别的地方,这一切也许毫无动人之处;然而放在这里,给人的印象却是沙漠中的一个绿洲,戈壁滩上的一颗明珠,一片淡黄中的一点浓绿,一个不折不扣的世外桃源。
至于千佛洞本身,那真是琳琅满目,美不胜收,五光十色,云蒸霞蔚。无论用多么繁缛华丽的语言文字,不管这样的语言文字有多少,也是无法描绘、无法形容的。这里用得上一句老话了:“只能意会,不能言传.”洞子共有四百多个,大的大到像一座宫殿,小的小到像一个佛龛。几乎每一个洞子里都画着千佛的像。洞子不论大小,音壁不论宽窄,无不满满地画上了壁画。我从前看到过唐代大画阎立本的帝王图,李思训的金碧山水,宋朝朱衰阳的朱点山水,明朝陈老莲的人物画,大涤子的山水画,曾经大大地惊诧于这些作品技巧之完美,意境之深邃。但在敦煌壁画上,这些都似乎是司空见惯,到处可见。而且敦煌壁画还要胜它们一筹:在这里,浪漫主义的气氛是非常浓的。有的画家竟敢画一个乐队,而不画一个人,所有的乐器都系在飘带上,飘带在空中随风飘拂,乐器也就自己奏出声音,汇成一个气象万千的音乐会。这样的画在中国绘画史上,甚至在别的国家的绘画史上能够找得到吗?
薄暮时分,带着那些印象,那些幻想,怀着那些感触,一个人走出了招待所去散步。我走在林荫道上,此时薄霭已降,暮色四垂。远处沙碛没入一片迷茫中,少时月出于东山之上,清光洒遍了山头、树丛,一片银灰色。我周围是一片寂静。白天里在古榆的下面还零零落落地坐着一些游人,现在却空无一人。只有小溪中潺潺的流水间或把这寂静打破。我的心蓦地静了下来,仿佛宇宙间只有我一个人。我的幻想又在另一个方面活跃起来。我想到洞子里的佛爷,白天在闭着眼睛睡觉,现在大概睁开了眼睛,连涅槃了的如来也会站了起来。那许多商人、官人、菩萨、壮汉,白天一动不动地站在墙壁上,任人指指点点,品头论足。现在大概也走下墙壁,在洞子里活动起来了。那许多奏乐的乐工吹奏起乐器,舞蹈者、演杂技者,也都摆开了场地,表演起来。天上的飞天当然更会翩翩起舞,洞子里乐声悠扬,花雨缤纷。可惜我此时无法走进洞子,参加他们的大合唱。只有站在黑暗中望眼欲穿,倾耳聆听而已。
在敦煌,在千佛洞,我就是看一千遍一万遍也不会餍足的。有那样桃源仙境似的风光,有那样奇妙的壁画,有那样可敬的人,又有这样可爱的影子。从内心深处我真想长期留在这里,永远留在这里。真好像在茫茫的人世间奔波了六十多年才最后找到了一个归宿。然而这样做能行得通吗?事实上却是办不到的,我必须离开这里。在人生中,我的旅途远远不到结束的时候,我还不能停留在一个地方。在我前面,可能还有深林、大泽、崇山、幽谷,有阳关大道,有独木小桥。我必须走上前去,穿越这一切。现在就让我把自己的身躯带走,把心留在敦煌吧。
(选自《在敦煌》,有删改)
文本二:
季先生举手投足,朴素的衣装、朴素的语言,一派学者风度。这时,我已经看过先生的散文,并对先生散文中所流溢出来的喜怒哀乐、悲欢离合所神往,对先生展现出来的高昂的生命意志所敬佩。
一九八九年,正走在街上散步的我,看到一位须发皆白的长者,步履稳健地从北大走出来,我第一时间就得出判断,这就是季先生。雕塑家吴为山曾经说过,季美林具有典型的东方面孔。原来燕园的第一盏灯,就是眼前的季先生点亮的,没有来得及问候先生,先生已经走过去了。难怪九十年代中期的一次“跨世纪学术讨论会”上,有着又浓又密长寿眉的季先生曾坚定地说:“我肯定可以跨世纪。”
季先生在生活中,并不轻易宣泄自己的情感,性格内向,感情内敛。“胜不妄喜,败不惶馁,胸有激雷而面如平湖者,可拜上将军。”季先生胸怀之宽广,堂庑之大,平常心之发达,难以尽数。给新生看行李,给家乡的小学捐款捐书,相识不相识的朋友来拜访,必迎送,生活小事,可以见出季先生的大爱大德。
张中行先生作为燕园老人之一,待人接物,是非常讲究的,通过仔细的观察,得出结论,季美林有三样为人所不及:一是学问精神,二是为人朴厚,三是有深情。季美林的朴厚,在张中行所见到的知名学者中,难于找到第二位。
(摘编自谢志浩《季羡林先生是纯正的学问家》,有删改)
6.下列对文本一相关内容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文章开篇引用“乍见翻疑梦”,既表现作者到敦煌后“似乎有点怀疑”的心理,更借此表达内心的惊喜。
B.文章写系在飘带上的乐器随其飘拂、自动奏乐、汇成气象万千的音乐会的画面,突出敦煌壁画的独特性。
C.作者在文章结尾处传达出了从内心深处想永远留在敦煌,但又必须离开的无奈,体现了他的身不由己。
D.文章通过季羡林先生在敦煌的所见所思所想,表达了他对敦煌艺术的极高评价和发自内心的热爱之情。
7.下列对文本思想情感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文本一开头部分,既写眼前的敦煌又写印象中的敦煌,虚实相生,展现了敦煌美妙神奇的特点。
B.文本一第二段中运用博喻的手法写出了对敦煌的总体评价,认为它是沙漠戈壁滩上的一个奇迹。
C.文本二中作者描述季羡林先生为燕园点亮第一盏灯、给新生看行李等事件,彰显了其高尚人格。
D.文本二是关于季羡林先生的评论性文章,作者引用张中行先生的话语极大地增强评论的可信度。
8.作者是如何写千佛洞画像的?请结合材料一,简要分析。(4分)
9.文本二中,作者认为季羡林先生具有高昂的生命意志。对此,你是怎么理解的?请结合两个文本简要分析。(6分)
答案:
(1)C.“体现了他的身不由己”错,由“在人生中,我的旅途远远不到结束的时候,我还不能停留在一个地方。在我前面,可能还有深林、大泽、崇山、幽谷,有阳关大道,有独木小桥。我必须走上前去,穿越这一切。现在就让我把自己的身躯带走,把心留在敦煌吧”可知,文章结尾处没有体现了他的身不由己。
(2)B.“运用博喻的手法”错,由“给人的印象却是沙漠中的一个绿洲,戈壁滩上的一颗明珠,一片淡黄中的一点浓绿,一个不折不扣的世外桃源”可知,文本一第二段中运用排比的手法写出了对敦煌的总体评价。
(3)①虚实相生,展现出了敦煌画像飘逸浪漫、栩栩如生的特点;②采用点面结合的手法,更加完整地呈现出敦煌壁画的特点;③对千佛洞壁画的评价运用了对比衬托手法,表现出敦煌壁画的独特性。
(4)①文本一中写到季羡林先生说“旅途远远不到结束的时候”,“我必须走上前去,穿越这一切”体现了他不惧未来、风雨自渡的从容与笃定;②文本一中写到季羡林先生要“把心留在敦煌”,表现出了他对美的热爱,情感丰富;③文本二中说季羡林先生虽处人生暮年但步履沉稳而矫健,且坚信自己可以跨世纪,说明他生命力顽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