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远去的故乡
张诗群
车到凤凰,天已将暮。一团青霭在窗外流动,公路两旁树影滞重,这是有雨的迹象。从怀化上车的两个年轻人一直在礼貌而克制地交谈,他们像千万个将凤凰古城作为教科书的高校生一样,凤凰的许多侧面将成为他们笔下条分缕析的论文。
远在1932年秋,刚满三十岁的沈从文在自传里写下这句话:“美丽总是愁人的。”这一年他在青岛,还远没到总结一生的年纪,但故乡在他身上留下的烙印毫无悬念地将照亮他此后漫长的旅程。这年秋天,他在阳光明媚的青岛回忆凤凰小城,惆怅像海风拂过沙滩——“现在还有许多人生活在那个城市里,我却常常生活在那个小城过去给我的印象里。”
所以,去凤凰,我不是单纯慕名而来的旅人,而是一个迟到的朝圣者。在许多不眠之夜,我曾在沈从文密致绵长的描述中,一次次与凤凰在纸上相逢。我想用心贴近她深藏于时光深处的面目,而绝非满足于对苗疆风情的猎艳。这片土地流淌过的传奇,是被岁月风干的九死还魂草,一经缅怀的潮沙浸润,就舒展开所有干瘪的皱裙。
我在风桥附近的一家客栈卸下了行李。客栈是典型的吊脚楼格局,一半靠山,一半临水。但这是被改造后的木楼结构,原本细脚伶仃立在水中的木柱,已被平整的条石路面所替代。这样的局面历时不短,为发展古城的旅游产业,江边繁华地段的商业用房已模糊了吊脚楼的痕迹。
暮色中,凤凰小城像一首古老的诗,凝练精巧,错落出动人的韵致。夜幕还未下降,沱江两岸的木楼群已稀疏亮起橘红的灯火。木楼灰瓦重檐,客栈和饭馆的店招朴稚又张扬。古老和时尚在这里揉合,构成一道被贩卖的奇异风景,商业化的痕迹正抵达古城的每一个角落。
从走出凤凰的那一天起,沈从文的梦中便时常重叠着故乡的影子:“这些梦直到将近二十年后的如今,还常常使我在半夜里无法安眠,既把我带回到那个‘过去的空虚里去,也把我带往空幻的宇宙里去’。”
在沈从文故居,泪水终于蓄满了眼眶。
游客鱼贯而入,在导游熟稔清脆的喇叭声里,他们带着几分好奇,神态自若地走进大门,又鱼贯进入前厅、厢房、天井、卧室、书房。再鱼贯出门而去。
我停留了很久,停留到故居里只剩下我一个人。唯有此刻,纤尘才会静静落下,人声和电喇叭的喧响才退回到室外嘈杂的红尘中,故居也才能在宁静中归于如水的丰盈。
我需要一场隐秘或无声的对话,和沈从文。
一种沉默的力量在这小小的四合院里蒸腾,书房的手写小楷、陈旧破损的书桌藤椅,曾经留下过同一个人的指纹。每一个字的大小形状、撇捺长短都取决于他某一瞬间指腕的起承转合,木桌椅上每一道斑驳的划痕、被千万次摩挲后透出莹润光泽的竹篾藤条,都接近过他温热的呼吸。
如今,这个人早已归于来处,只有它们仍在这里,守着人世的大寂静。
沈先生,我写过您的传记,您知道吗?我对着白墙上玻璃镜框里的一张相片,轻轻说。
年老的沈从文嘴角咧开,在相片里温和又羞涩地笑着,像个婴孩。
他十四岁走出凤凰,一个朴野稚嫩的少年,带着对未知世界的向往和一份温和中的倔强,怯生生地闯进一片新天地,却意外地收获了无上的荣誉和掌声。但故乡的影子,被他揉进自己的骨血中,走到哪里,都难以分离。
他用文字抵达故乡,沱江和沅水一直在他的笔管中流淌。他对故乡的眷恋像他胸腔里时常涌动的热流,直到在翠翠、傩送、天保、天天、媚金们的身上,才发出那一声长长的幽叹。
他一生温和如水,不拒绝死,却只对艺术、爱与自然保持婴儿的赤子之心。他毫不设防地袒露自己的深情与脆弱,笑与哭都见出人世的壮阔与悲凉。据说八十岁时,他在一块刚出土的战国丝绸前,颤巍巍地跪了下去……心里装着山川岁月的人,才明白天地之广阔,自然之博大,他才会越来越谦逊温和,宿命的悲悯才能牵动他敏感的神经。
我想我是理解了他。他的笑脸温和、羞涩,还有一丝愧疚的拘谨。我久久看着他,此时,任何怀念都无法给他增添新的注解,但心底忽然温暖——他也应该理解了我。
6.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凤凰古城在人们心目中有着很重要的地位,很多人如高校生般将凤凰古城当作教科书式的存在,对它进行条分缕析。
B.参观沈从文故居时,作者眼里蓄满泪水,是因为故居的物什可以让其感受到他温热的呼吸,来一场隐秘而无声的对话。
C.木楼灰瓦重檐是凤凰小城的特色之一,但浓厚的商业气息已弥漫古城的每一个角落,因此作者称凤凰为远去的故乡。
D.文章结尾,作者写“我想我是理解了他”“他也应该理解了我”,意在说作者在追念沈从文的过程中也将其视为知音。
7.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开头以“窗外流动的青霭”“滞重的树影”等环境描写营造了忧愁的意境,奠定了全文忧郁而深沉的感情基调。
B.文章情感丰富,综合运用记叙、描写、抒情等表达方式,将沈从文笔下的凤凰同眼前的凤凰相结合,情动其中,自然真切。
C.作者将文化研究的“理”与文学创作的“情”结合起来,情理交融,故而对沈从文所说的“美丽总是愁人的”有着自己的思考和感受。
D.文章使用了多种修辞手法,除比喻外,作者还运用拟人、引用等手法,以增强文章的“阐释性”,使描写凤凰的语言极富感染力。
8.请结合文本内容,谈谈你对画线句的理解。
9.双线并行是本文构思上的一大特点,请结合文本内容进行简要分析。
【答案】
6.C“已弥漫”错误,原文说“商业化的痕迹正抵达古城的每一个角落”,选项把正在进行的状态说成已然。且作者称凤凰为远去的故乡,并非只因她发现建筑被改变,更因再也无法寻觅到沈从文笔下凤凰的影子。故选C。
7.A“忧郁”错误,开头的环境描写呼应“美丽是愁人的”,但没有到“忧郁”的程度,属于情感过贬。故选A。
8.①“流淌过的传奇”“九死还魂草”“干瘪的皱褶”喻指风凰城历经沧桑的历史底蕴;②慕名而来的众人不断涌入,他们对古城的缅怀如潮汐般浸润着这片故土,让古城充满活力,生生不息。
9.①以行踪为线索,按照作者游览凤凰的行踪的变化展开,移步换景,思路清晰。②以情感为线索,探访风凰,作者情感浓烈而又富于变化:来时的虔诚、相遇风凰时的赞美、到故居时的激动和温暖。③双线并行,丰富了文章的内容,推动了情节的发展,将作者对凤凰独特的情感巧妙地以行踪带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