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越网

父亲的秦腔阅读答案-杨焕亭

2023-05-20 15:55超越网

父亲的秦腔
杨焕亭
老实说,父亲不通音律,也不懂得秦腔的板路。他的唱秦腔,严格来说是说秦腔。
在我刚刚认得方块字的时候,就记得家里收藏着当时单价只有二三分钱,由长安书店出版的秦腔折子戏剧本。有一本《打镇台》,封面上的主角剧照,怒目横眉,大气凛然,引得我少年男儿想入非非,梦想着将来当一名演员,穿靴戴蟒,在舞台上摆来走去,该是多么风光;憧憬着有一天公堂高坐,明镜高悬,为民除害,该是何等痛快,由此而平添了对父亲的爱戴。
听祖父说,父亲只念过几天私塾,这似乎与我那曾经有着200亩地,槽里拴着骡子马,在村里也算得上殷实之家的家境不大相符。然而,问题是在祖父或者曾祖父的脑袋里,三十六行,庄稼为王,念书总不能当饭吃。偏我父亲有着经营家业的天赋,早早地担起了带领我的几位叔父创业的重担。夏日里,骄阳炎炎,在齐人高的玉米地里除草灌水,煞是寂寞,于是,就靠吟唱“陈世美秦香莲结为丝络”排遣单调和无聊。
在我长到六岁的时候,席卷中国农村的农业合作化潮流把我的故乡卷进了它滔天的漩涡。在那次热热闹闹庆祝合作社成立的社员大会上,他被选为饲养员。饲养室就在我们老屋对面的一家门房里,由夜半更深披衣顶寒,为一头白犍牛添草加料,到彻夜听几十头骡子马演唱食草奏鸣曲,他唯一的爱好就是躺在暖暖的炕上唱《辕门斩子》,唱《打镇台》,唱《五典坡》,在秦腔的音韵中度过漫漫长夜。他唱戏的咬字带着浓重的土著的色彩,是完全从戏台上,从自乐班的高喉大嗓中承继下来的声腔。唱《打镇台》中的“三年六料不收割”时,总是要读成“三年陆料不收割”,把杨彦昭“羞得臣满脸红”念成“满俭红”。我在一旁躺着觉得好笑, 晃着小脑袋问父亲为什么把“六”念成“陆”,把“脸”念成“俭”。他拍着我的头, 半带训斥半是笑地说:“老辈人就这样念,定娃子就这样念。”
“定娃子是谁?”
我的好奇多问,往往引出许多关于秦腔的故事。定娃子是家乡一带戏班子的名角。他的须生远近闻名,父老乡亲看他的戏常常挤成人山人海,三九天汗流浃背,不过那是
年的事情,是淹没在岁月长河中的久远的声音,是留在黄土地颗粒中的依稀线梦。从我记事起,却没有看到过他扎靠戴盔的舞台身影。代之而起的是一位叫曹云清的女人,
到饲养室来的三十多岁的年轻人常常喜形于色地与父亲对话:“街里有戏,看去不?”
“啥戏?”
“《铡美案》。”
“谁演的?”
“曹云清。”
“看么!”
我便有机会跟着大人们,踩着坑坑洼洼的乡间小路,数着天幕上眨着眼睛的星星,听他们绘声绘色地叙说“为看曹云清,做贼挖窟窿”的趣事,走五里地到镇上的露天剧场经受一番惊天动地的拥挤。
父亲把我架在他的肩膀,一站就是几个小时。我忽然便发现自己借助于父亲的肩膀成为一个巨人,视野分外宽阔,觉得父亲男子汉的肩膀是那样的顶天立地。直到我的女儿开始坐在我的肩膀看社火的时候,那腿如铅一样的酸沉,那头上淌着的晶莹的汗水,那女儿如我儿时一样欢叫时-才体味出其间深刻的内涵。
看完戏,已是深夜,我的瞌睡也不期而至,趴在父亲的背上做起了烂漫、离奇而又费解的梦。醒来时,就听见父亲哼着韩琦在 《杀庙》一场中的唱词: “陈世美做事欺了天,我和她结的什么怨。”
我第一次发现自己记忆力惊人,竟然把父亲朝朝暮慕吟唱的戏词背下来了。有一天,父亲就着油灯看《辕门斩子》的戏文,他每唱上一句, 我便接着说出了下一句。然而,在我自鸣得意的时候,父亲的读戏终止了, 他不算苍老的眸子里布满了忧郁,久久地望着我,长长地叹息,然后就是给我掖被窝, 说一声“睡觉”。吹灭了灯。
马脖子上的铃铛伴随着食草的节奏, 在夜色 中响成温柔的小夜曲, 从远方深巷传来此起彼伏的犬吠。我翻动着赤裸的身子无法入睡,猜不透父亲那双眼睛里蕴含的味道,也读不懂那长长的叹息背后的内容。

读懂父亲的忧郁和叹息, 是在几年以后,我已上了小学三年级。
我的同桌叫驴驴子,自小跟着村里自乐班唱戏,他有本《下河东》的剧本,每日早读时间,上面放着课本,桌斗里却放着戏文。我亦被他弄得心猿意马,竟然把剧中主人公赵匡胤的唱段全部背诵了下来。那些日子,我的脑海里整天跃动着舞台上打打杀杀的场面。先生在上面讲多位数乘除法,我的心却飞到教室外的戏楼上。不知不觉间,先生的教鞭打在了头上。最可怕的还是放寒假的时候,我的通知书上第一次出现了数学不及格的纪录,偏爱我的父亲看着那刺眼的评语,②脸立时挂上冰霜,操起鞋底就打。一边打一边骂道:“古人说,勤有功,戏无益,你个没出息的东西。”母亲虽然也为我的不争气而掉泪,毕竟怜子的柔肠使她拉着父亲的胳膊:“娃知道错就行了,你怎还真打呀?”
我借机从父亲的腋窝里逃了出来,惊弓之鸟般地跑到村外的碾坊里,直到日色将暮,才在母亲悠长的呼唤下,战战兢兢地回到家里。
除夕夜,父亲破例地没有再用二六板唱秦腔,而话题却是围绕着我唱戏展开的。父亲这一晚不断自责自己,说是不该带我到饲养室去睡,说是学唱戏是被人瞧不起的事情,只有念好书才是唯一的出路;说是他在河岸居住的老王那里算过卦,杨家念书的希望就在我的身上······这也许是父亲最清楚的表达了自己对唱戏的看法。他不知道,他曾经向我津津乐道的孔圣人也是一个吹鼓手,然而,父亲的真诚和坦率,对于我寄予的厚望着实感动了我。那个假期,我竟然完全凭借自己的努力学会了多位数乘除法。
自告别童梦之后,我再也没见到父亲念那些只有二三分钱的剧本。为了自己的儿子,将自己的唯一的情趣憋在心底,这需要多么大的自制力。然而,我以为,秦腔之于他,是一种割舍不断的文化渊源,他心底的旋律从来也没有中断过。
(有删改)
6.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父亲生在一个殷实之家,却只念过几天私塾,这一方面是由于长辈有着以农为本的观念,另一方面是因为父亲的天赋不在于此。
B.父亲对于秦腔有割舍不断的文化情结,他在饲养室唱戏、带着我乡间跋涉去看戏等经历,让我不知不觉间受到熏染并爱上秦腔。
C.当我对戏文展现出惊人的记忆力时,父亲的眼里却“布满了忧郁”,他虽然对我学戏有所期许,却也担心我因此荒废了学业。
D.父亲认为“学唱戏”会被人瞧不起,却不知“孔圣人也是一个吹鼓手”,作者以此嘲笑父亲的浅陋并表达对父亲看法的绝不认同。
7.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彻夜听几十头骡子马演唱食草奏鸣曲”一句,借奏鸣曲来比喻骡子马的咀嚼声,表明饲养员工作辛苦却仍有浪漫情怀。
B.年轻人邀约父亲看戏时与父亲一问一答的对话,简洁明快地描摹出二人兴奋急切的情态,侧面烘托了曹云清的名角影响力。
C.文末“我再也没见到父亲念那些只有二三分钱的剧本”,与开篇写家中收藏形成对比,凸显了父亲为我做出的隐忍和牺牲。
D.本文以时间为序,饱含深情地回忆了父亲有情趣、重情怀、有担当的一生,字里行间传达出对父亲的深切感动和由衷敬意。
8.文中两处画线句语言特色鲜明,请从艺术手法及效果的角度分别加以赏析。(6分)
9.结尾说“然而,我以为,秦腔之于他,是一种割舍不断的文化渊源,他心底的旋律从来也没有中断过”,这句话蕴含着深刻的意味,请根据全文简要分析。(6分)


6.(3分)B
7.(3分)A
8.(6分)示例:①第一句运用多种艺术手法将生活场景诗意化,营造出唯美浪漫的情调:用词优美,形容月光照在牲口圈里,用一“洒”字,创设出温柔的意境;善用比喻修辞,将铃铛声比作温柔的小夜曲,营造出浪漫的情调;视听结合,调动多种感官描绘出乡村月夜的宁静美好。②第二句用语生动,充满生活气息:善用口语,如“操起鞋底就打”,亲切自然;善用生活化的比喻,如用“冰霜”形容变脸,生动形象。(答出一点3分。每处画线句能从两个方面进行合理赏析,即可给3分。如有其他答案,言之成理酌情给分)
9.(6分)①秦腔是父亲从始至终不改的爱好,是他在艰难环境中的精神慰藉。②秦腔蕴含着正直善良等传统的美好内涵,是父亲的精神河流。③父亲为了儿子的未来隐忍对秦腔的爱,这句话蕴含着“我”对父亲的理解和愧疚。(答出一点2分,意思相近即可。如有其他答案,言之成理酌情给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