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一:
鞋说
我曾把鞋子说成是“臭脚的容器”,这看来是不对的。应该说,它是“人生的容器”,要知道除开睡眠时间,人剩下的时间大多是在鞋上度过的。随着昼夜交替,人交替着把自己搁在床上,装进鞋里。
鞋子因脚与土地的长期较量而出现,与土地结下了不解之缘。“鞋”这个汉字造得有点意思,右边两个“土”相叠,鞋底是“土”,鞋面也是“土”,它真正是一路风尘。帽子虽高高地戴在头上,但它的重要性远不及鞋子。人可以不要帽子,却不可不穿鞋子。漫漫人生路上,会踏上多少刺脚的荆棘、硌脚的石块、烂脚的秽物?没有鞋子,人就是有一双铁打的脚板,也受不了刺、硌、蚀的摧残。鞋以自我牺牲为代价,帮助易伤的脚征服了路的漫长和崎岖。
鞋子因实用而存在,但它的存在已不具有形而下的意义。
对一个生命的祝福,往往少不了鞋子。乡村至今还有这样的风俗:凡小孩做满月、做周岁、做十岁,或是成人做寿等,送礼的至少要备一双鞋,那意思是祝福人家顺利、健康地走向新的人生里程。十岁那年的生日,我收到很多的礼物,但最中意的还是二娘送的一双黑帆布胶鞋。它是那么合脚、那么软和,穿着它走路,欢喜得让人连蹦带跳的。这让我今天想起来,还感到有一股生命祝福的深意在涌动。
过去的女性精于女红,但只有与你最亲密的女性才会为你做鞋,她大多是母亲、妻子或情人。常忆起儿时的冬夜,母亲在油灯下纳鞋底。她用顶针使劲地将针顶过厚鞋底,再用钳子夹住那露出的针尖将它拔出来,随后用手拉着针眼后的白线不停地抽,抽一截刺啦一声响。我在这断断续续的响声中渐渐睡去。次日一早,枕畔或许就卧着一双新鞋,鞋里装满了母爱的温暖。
“文革”时期,在村前那条碎石铺成的公路上,经常有所谓的黑帮分子被游斗。造反派不让他们穿鞋,让他们把两只鞋用绳子系了,挂在脖子上。扎脚的石粒刺得他们直蹦高,路上留下一串鲜红的血迹。那些造反派还一个劲地在他们身后面推搡。那是一种怎样的人间折磨!德国曾经有一个展览,里面有幅黑人抱着流血的赤脚痛苦万状的照片。一个叫弗里茨的人当众流下了眼泪,他办起修鞋店,建了捐鞋台——带动德国人逐年向非洲捐鞋。从对裸足受难人的不同态度,我们可以检测出这个人的善恶。要知道,鞋的有无关乎幸福与痛苦,鞋的予夺见出大爱与大恶。
鞋与脚还有一个合与不合的问题。鞋子最重要的品质不在美观,不在耐穿,而在合脚。鞋子合脚,人才能在人生路上迈开大步。鞋松不得,松了会不跟脚;也紧不得,紧了会不养脚。跟脚,养脚,才算得合脚。脚与鞋要经过一个磨合过程,才能达到“合”的极致。乡下人常言,三天穿不上是一双好鞋,三天穿得上是一双草鞋。鞋子开始是要紧一些的,需用鞋拔子帮忙,才能勉强把人的脚装进鞋子里去,三天不舒服过后,就很跟脚、养脚了。现在不少城里女性只讲时髦、漂亮,不讲跟脚、养脚,彻底违背了人类穿鞋子的初衷,结果往往自虐如受刑,这真令人叹息。
鞋子是否合脚,并不是一个简单的话题。人穿有形的鞋,也穿无形的鞋,人与鞋的关系可以上升到哲学层次。当第一双鞋子穿在远古初民的脚上,人类就再也离不开鞋子了。从襁褓中那种底部塞满棉花的软鞋到能让人穿着行走的草鞋、布鞋、胶鞋、塑料鞋、皮鞋等样式的鞋,早已形成一个完整系列。鞋陪伴人的一生,陪伴每个人走过或平坦或泥泞的征程,走过希望的田野,也走过失败的麦城。各式各样的鞋负载着我们的生命,如同接力一般,把我们送抵一个个的人生驿站。“人生能著几两屐”是谢灵运说的话,意在劝导人们寄情山水。我们何尝不能把这句话视为对人生的警戒?流光不驻,生年有限,我们不能辜负了那些珍惜我们生命的鞋。
(摘编自《中国教育报》2008年10月19日第4服,有删改)
文本二:
我为什么写散文?
当心里萌生出一种对自己的激情,对自己有了感觉,写虚构小说或其他文体无法表达这种情感时,便写散文。
散文凭借真诚感知生命的诗意,让自己艺术的情弦充满智慧和饱满的感情。
散文的美是融合了心灵的真实和生活的真实而创造出来的。不能指望一个虚伪的灵魂、一个没有真情实感的人会创造出真实的美,写出感人的散文。
散文是作者“心灵的告白”,可直接表露自己的思想感情,表达个人独有的感受,因而是值得珍视的。看散文如同欣赏一个人的精神收藏品。
有了真情,再把它提升到文学的层面,表达得美,这美就是活的,充满生命力。
否则,只有美,没有真,再精致也只是工艺品,没有活趣。
正是这份真情,使散文虽很少大红大紫,却也从未被冷落过,香若幽兰。
[摘编自王必胜《读写他们(二)——一本散文和一组作家书信》]
6. 下列对文本一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作者在文章开篇指出自己曾把鞋子说成是“臭脚的容器”,是为了对此表达否定,以表达自己对鞋新的认识,体现思想上的自我革新。
B. 文章对“鞋”字的造字技巧进行了思考,既表达了鞋与土地的不解之缘,又彰显了汉字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C. 文章结尾处引用谢灵运的诗句,是由鞋负载着我们的生命引发的诗意联想,转向警诫我们在有限的生年不辜负鞋履所至的山水。
D. 尽管“我”对鞋的感悟在各段落中不尽相同,但连缀在一起,就将开篇鞋是“人生的容器”的具体内涵表达了出来。
7. 下列对文本一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第二段结尾处“鞋以自我牺牲为代价”的拟人中蕴含了作者对鞋的感谢与对刺、格、蚀的摧残的厌恶。
B. 文章第四段先介绍了乡村进礼送鞋的传统民俗,再写了自己十岁生日收到鞋的快乐经历,点面结合,加深读者印象。
C. 文章将“文革”时期造反派的行径与弗里茨的举动进行对比,鞋的有无与予夺成为检测与折射人性善恶的一面镜子。
D. 文章寓象征于写实,负载着我们的生命的鞋关乎实用也关乎我们的生命与精神体验,既是写实的,也是象征的。
8. 画线句中“无形的鞋”指的是什么?应当怎样处理与“无形的鞋”关系?
9. 文本二谈到散文应具有“活趣”,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文本一“活趣”之美。
【答案】
6. C .“不辜负鞋履所至的山水”错误,结合文本一“流光不驻,生年有限,我们不能辜负了那些珍惜我们生命的鞋”分析可知,应用意在表达珍惜时间、珍惜生命,走好人生之路的愿望。
7. A.“对刺、酪、蚀的摧残的厌恶”错误,结合文本一“没有鞋子,人就是有一双铁打的脚板,也受不了刺、硌、蚀的摧残。鞋以自我牺牲为代价,帮助易伤的脚征服了路的漫长和崎岖”分析可知,作者承认人生中坎坷崎岖的存在,表达对鞋的感谢,却没有表达“对刺、酪、蚀的摧残的厌恶”,选项过度解读,无中生有。
8. 含义:①不合脚的鞋“挤压、捆缚着脚”,穿起来“自虐如受刑”,“无形的鞋”喻指人生中的束缚(可引申为限制、规矩等)。
②而合脚的鞋跟脚、养脚,能保护我们的脚,陪伴我们走完人生长路,“无形的鞋”也喻指人生中的庇护。(意思对即可)
处理方法:①选择“合脚的鞋”:选择适合自己的规矩、制度等来约束人生。
②需要磨合、适应:正如脚与鞋要经过一个磨合过程,才能达到“合”的极致,我们要给自己一个适应“无形的鞋”的时间。
③不辜负生命中的保护和陪伴,珍惜时间,走好自己的人生之路。
9. ①注重在生活真实(真人真事)中表达自己的思考:乡村进礼送鞋的传统民俗、“我”十岁生日收到二娘送的鞋的真实经历、儿时母亲为“我”纳鞋底的回忆。
②文章的写作源自心灵的真实:包蕴着作者对自己过去错误看法的真诚省思,对母爱亲情的感激怀念,对鞋哲学意义的思考,以及珍惜时光,走好人生之路的愿望。
③在文学层面表达优美:文章以“鞋”统摄全文,结构紧凑;旁征博引“文革”旧事、乡村俗语、败走麦城等内容,表达生动准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