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
朱自清
①说起冬天,忽然想到豆腐。是一“小洋锅”(铝锅)白煮豆腐,热腾腾的。水滚着,像好些鱼眼睛,一小块一小块豆腐养在里面,嫩而滑,仿佛反穿的白狐大衣。锅在“洋炉子”上,和炉子都熏得乌黑乌黑,越显出豆腐的白。这是晚上,屋子老了,虽点着“洋灯”,也还是阴暗。围着桌子坐的是父亲跟我们哥儿三个。“洋炉子”太高了,父亲得常常站起来,微微地仰着脸,觑着眼睛,从氤氲的热气里伸进筷子,夹起豆腐,一一地放在我们的酱油碟里。我们有时也自己动手,但炉子实在太高了,总还是坐享其成的多。这并不是吃饭,只是玩儿。父亲说晚上冷,吃了大家暖和些。我们都喜欢这种白水豆腐,一上桌就眼巴巴望着那锅,等着那热气,等着热气里从父亲筷子上掉下来的豆腐。
②又是冬天,记得是阴历十一月十六晚上,跟S君P君在西湖里坐小划子。S君刚到杭州教书,事先来信说:“我们要游西湖,不管它是冬天。”那晚月色真好,现在想起来还像照在身上。本来前一晚是“月当头”;也许十一月的月亮真有些特别吧。那时九点多了,湖上似乎只有我们一只划子。有点风,月光照着软软的水波;当间那一溜儿反光,像新砑①的银子。湖上的山只剩下淡淡的影子。山下偶尔有一两星灯火。S君口占②两句诗道:“数星灯火认渔村,淡墨轻描远黛痕。”我们都不大说话,只有均匀的桨声。我渐渐地快睡着了。P君“喂”了一下,才抬起眼皮,看见他在微笑。船夫问要不要上净慈寺去,是阿弥陀佛生日,那边蛮热闹的。到了寺里,殿上灯烛辉煌,满是佛婆念佛的声音,好像醒了一场梦。这已是十多年前的事了。
③在台州过了一个冬天,一家四口子。台州是个山城,可以说在一个大谷里。只有一条二里长的大街。别的路上白天简直不大见人;晚上一片漆黑。偶尔人家窗户里透出一点灯光,还在走路的拿着的火把,但那是少极了。我们住在山脚下。有的是山上松林里的风声,跟天上一只两只的鸟影。夏末到那里,春初便走,却好像老在过着冬天似的,可是即便真冬天也并不冷。我们住在楼上,书房临着大路,路上有人说话,可以清清楚楚地听见。但因为走路的人太少了,间或有点说话的声音,听起来还只当远风送来的,想不到就在窗外。我们是外路人,除上学校去之外,常只在家里坐着。妻也惯了那寂寞,只和我们爷儿们守着。外面虽老是冬天,家里却老是春天。有一回我上街去,回来的时候,楼下厨房的大方窗开着,并排地挨着他们母子三个,三张脸都带着天真微笑地向着我。似乎台州空空的,只有我们四人;天地空空的,也只有我们四人。
④无论怎么冷,大风大雪,想到这些,我心中总是温暖的。
注释:①砑:这里指用器具碾压银子,使其密实而光亮。②口占:指即兴作诗,不打草稿 ,随口吟诵出来。
1、本文写了哪三件事?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2、请从不同角度赏析文中第①段和第②段的画线句。
①“洋炉子”太高了,父亲得常常站起来,微微地仰着脸,觑着眼睛,从氤氲的热气里伸进筷子,夹起豆腐,一一地放在我们的酱油碟里。(描写角度)
②当间那一溜儿反光,像新砑的银子。(修辞角度)
3、如何理解第②段“那晚月色真好,现在想起来还像照在身上。”
4、文章为什么以“冬天”为题?
5、请你谈一谈,在成长过程中,无论何时想起“心上总是温暖的”经历。
答
1、父子吃白水豆腐;同朋友夜游西湖;一家四口在台州过冬。
2、①用了动作描写,“站、仰、觑、伸、夹、放”这一系列动词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父亲从“洋炉子”中给我们夹豆腐的费力,表现了父亲对儿子的爱。
②运用比喻的修辞,将水波比作银子,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水波在月光的照射下,洁白而光亮,写出了西湖夜景的美丽动人,表达了作者对西湖美景的喜爱之情。
3、那晚的美景以及和朋友泛舟西湖的情谊,至今还深深地留在记忆里,表达了作者对朋友的怀念。
4、因为文章记述的三件事都发生在冬天,用冬天的寒冷来衬托,更能突出情感带来的温暖。(答出两点即可)
5、示例:小学五年级的时候,数学题越来越难,我的成绩开始逐渐下降。表姐当时上高中,尽管很忙,但每到节假日就来给我讲题。在表姐的帮助和鼓励下,我的成绩逐渐提高,直到现在,数学依然是我的强项。每当拿着高分的试卷,我总会想起表姐,总会感觉暖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