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越网

落到地上的太阳阅读答案-汤飞

2022-03-20 16:22超越网

落到地上的太阳
汤飞
①我以为它是落到地上的太阳,尽管形貌跟天边那轮迥异,而且只在深冬时节出现——不单是白天,有时夜晚亦不缺席——我们不需要它所释放的光明,更偏爱那份直白、廉价的温暖。两者最大的不同在于,一个是自然的,一个是人造的。
②我说的是火堆。在院角,它一点点长大。一小把干稻草、麦秆或茅草是实用的引火柴,点燃树枝,再架上整根树木或整坨树桩。那团在轻风中颠来倒去的火最爱木柴,哪怕尚未干透,也丝毫不影响蹿升、壮大。偶尔发出“嚯嚯”的声响,长辈就说:“火笑了。”此乃有客来访的预兆,虽然并不常常应验。
③若在狭窄的灶孔里,火未必能伸直腰杆,喂多了柴反而烧不旺。一到空旷之地,没了约束,尽情地舞蹈,又不择柴块,凡是不便入灶者都能在它的怀抱中实现最壮烈的一舞,很快化为灰烬,被撒进田地肥土。与其默默腐朽,不如熊熊燃烧。仔细观察,火团的内核是明亮的黄色,表面是橙色。风可以扭曲它的身姿,但决不能使之熄灭,一时伏低无关紧要,短暂的低沉过后势必窜得更高。足见火的品格。
④一堆跳跃的火能够驱散整个山湾的寒冷。乡亲们沿着瘦长的田埂,走向同一目标,随意围坐,宛如完全不在乎所谓乐理的音符。让火光暖和琐碎的家长里短,然后有更多的陈年往事争相跑出来取暖,你一句我一语,热闹填满空空荡荡的小院。不管于何处开头、何处收尾,也无固定主题,当然更不会评分。孤零零的喜鹊,站在枝头旁听;稀拉拉的鸣叫,谁也听不懂它的插话。
⑤日头穿透厚厚的云层,露脸片刻,可惜面上无光,任人直视,殊异往季。人们还是不愿离开火堆,反正没有大的农活,织毛衣、缝缝补补、挑挑拣拣均在它身旁完成。有它的烘托,孩子们解题时思维活泛、落笔不改,几乎没咬过笔头。做完作业,摇身变成解除紧箍咒的孙大圣,腾云驾马快活之极。将枝条伸进火里点燃,在空处挥舞,模仿影视剧中剑术高超的侠客。大人责备:“莫要玩火,晚上会尿床。”也不知是谁将这两件全不相干的事联系在一起,为了教育小孩,他们总能找到似是而非、难以验证的理由。常在火边玩,哪有不被火点烫破衣服或鞋子的,难免挨骂,权当耳旁风吧。
⑥既然不许玩火,那便用燃过的木棍在地面写写画画,给它扮上一张大花脸。耍累了,从淘篼里摸几个红苕①,埋进火灰烘烤,总是心急地查看生熟程度。好不容易等到烤熟,外皮乌焦巴弓,掰开后苕肉金黄,冒着缕缕热气儿,迫不及待地咬一口,又面又甜。在缺少零食的年代,它是极好的“补丁”。
⑦更叫人眼馋的是罐罐饭,只不过这是婴幼儿才有专属待遇。用搪瓷杯装了肉粒儿、白米和调料,掺了水,放在火堆旁慢慢煨着,“咘嘟咘嘟”的声音堪称世上最美妙的乐曲。揭开盖子,一股浓香涌出,馋得人非眼睁睁看着那个小不点一勺勺吃完不可。
⑧到了晚间,那堆火仿佛夜的窟窿,火色映红了每个人的笑脸。文人雅士有“红泥小火炉”,桃源乡民有篝火御寒。它也有亲切的土名儿,火像、火相、火项?一言火之似,一言火之是,一言火之事,不确定该用哪个字。想一想顿觉舒心,有种温慰能穿越时空而不变,足矣。
注:①红苕,即红薯。
校刊《萌芽》推出了“美文赏读”栏目,本期赏读的是散文《落到地上的太阳》。
(1)文中开头写道:“我们不需要它所释放的光明,更偏爱那份直白、廉价的温暖。”通读全文,请你谈谈“那份直白、廉价的温暖”在文中的具体表现。
(2)“美文赏读”栏目邀请你作为特约撰稿人,给这篇散文写一段赏析性文字,请完成这个任务。
写作提示:①从哲理情思,语言表达方面任选一个角度来赏析:②结合文章内容;③不少于100字。


(1)示例:①火堆的引火柴简单易找,又不择柴块。②寒冷的天气,乡亲们随意的坐在火堆边聊天,拉近彼此的距离。③冬天,人们在火堆旁织毛衣、缝缝补补、挑挑拣拣,不愿离开。④有火堆的烘托,孩子们解题时思维活泛、落笔不改,几乎没咬过笔头。⑤孩子们将枝条伸进火里点燃,在空处挥舞,模仿影视剧中剑术高超的侠客,用燃过的木棍在地面写写画画,在火堆里烤红薯,感受火堆带来的难忘的童年乐趣。⑥在火堆旁做罐罐饭,“咘嘟咘嘟”的声音堪称世上最美妙的乐曲。
(2)示例:温馨的画面使人过目难忘,深情的语言令人久久回味。这篇文章就是用极朴实而饱含深情的语言为读者描绘了一个个温暖人心的瞬间。“让火光暖和琐碎的家长里短,然后有更多的陈年往事争相跑出来取暖”,一幅乡亲们在火堆边你一句我一句共叙家常、热闹非凡的画面映入眼帘。“好不容易等到烤熟,外皮乌焦巴弓,掰开后苕肉金黄,冒着缕缕热气儿,迫不及待地咬一口,又面又甜”,一个等待已久,终于能一饱口福的情景瞬间浮现面前。本文就是这样让我们感受到了那份能穿越时空而不变的温慰。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