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越网

着了火的霞光,着了火的山阅读答案-陈奕纯

2021-03-22 15:54超越网

着了火的霞光,着了火的山
陈奕纯
好一片着了火的霞光,好一片着了火的山!
霞光的源头是霞光,山的源头是山,一挥手,火,咆哮着,奔涌着,一路飞跑着就上来了。
我看见大火和大火凶巴巴的样子,他们大刀滑了地皮,不知低吼着什么话,铺天盖地就扑来,一个个光着膀子、龇牙咧嘴地扑上来了。火的脚步声,就是大刀滑了地皮的声音,一路“滋滋滋滋”叫着,越来越近,直到逼得你来不及躲闪,直到把你整个给干掉!火用这样的方式告诉你,什么才叫火,什么才是真正的男人。
黄昏大幕,高天高山,我索性闭上两眼,但耳畔一直回荡着“滋滋滋滋”的声音。这些熟悉的气浪无数次袭来,一种四处咆哮的激情和冲动在血管里飞跑着,从阳元石、双象石、细米寨、松树岭,到锦江竹筏漂流码头、车头村、六指擒魔峰、石坑崆,从巴寨景区的哮天龙、犁头寨、牛鼻峰、观音山,到长老峰、观日亭、阴元石、僧帽峰,声音一浪高过一浪,一波高过一波,像火牛阵,像飞机引擎时的超声波,像火箭升空时的惊天巨响,全都疯掉了……我突然睁开了双眼。
好一片着了火的霞光,好一片着了火的山!霞飞处,天地红,方圆292平方公里,鬼斧神工的山、视死如归的山、清奇秀丽的山、含情脉脉的山,石峰、石堡、石墙、石柱,顶平的、笔直的、峰陡的、麓缓的,全都着火了!
火,是隐忍不屈的,坚强的,也是义无反顾、一意孤行的。而此刻,火光中的丹霞山令我震撼。这美,叫我说不出来一个字。
就像一个男人的性格。
翻开唐代中晚期的历史,我发现韩愈竟然两次被贬岭南,三过韶州,三游韶石山(今丹霞山)。第一次是在唐代宗大历十二年(公元777年),韩愈10岁,长兄韩会因受宰相元载案牵连被贬为韶州刺史,韩愈就随兄嫂一起赶往韶州,不料,其兄韩会病死在赴任的路上。后来,韩愈入朝为官,由于其刚正不阿、不畏天子的秉性,接连被唐德宗、唐宪宗两位皇帝降罪,先后两次被贬到广东阳山(今阳山县)和潮州。按常理,一个人一生当中不可能犯两次同样的错误,何况犯的都是导致“被贬、降职”的大错。但是,韩愈就犯了,而且两次都是差一点被杀头。尤其是元和十四年(公元819年)初的那次,当时,唐宪宗命宦官从凤翔法门寺塔中将一节释迦摩尼佛指骨舍利,迎入宫廷供奉,要求官、民敬香礼拜。韩愈极力反对,直接上《论佛骨表》给唐宪宗说:“今闻陛下令群僧迎佛骨于凤翔,御楼以观,舁入大内,令诸寺递迎供养。臣虽至愚,必知陛下不惑于佛,作此崇奉以祈福祥也。直以年丰人乐,徇人之心,为京都士庶设诡异之观、戏玩之具耳。安有圣明若此而肯信此等事哉!然百姓愚冥,易惑难晓,苟见陛下如此,将谓真心信佛。皆云天子大圣,犹一心敬信;百姓何人,岂合更惜身命?焚顶烧指,百十为群,解衣散钱,自朝至暮。转相仿效,唯恐后时,老幼奔波,弃其业次。若不即加禁遏,更历诸寺,必有断臂脔身以为供养者。伤风败俗,传笑四方,非细事也!”这一下,唐宪宗仿佛老虎似的被激怒了。
“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阳路八千” 韩愈怀着一腔悲愤离开了长安。当他们行至长安东南的蓝田关时,恰逢秦岭山中突降大雪,雪封山路,人马无法前进,只能滞留在蓝田关。北风呼啸,人生失意,韩愈勒马远眺,在惆怅中写下了“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这样的诗句。郁闷中,韩愈不知不觉地来到韶州,随行人马得到了片刻的歇息。在游韶石山的两天时间里,他看山不是山,看霞不是霞,自认为必死是间。
更令韩愈悲恸的,是得知12岁的小女儿韩挐病死他乡的噩耗。当韩愈听说妻子当时无暇绕坟三圈时,一下子昏了过去……
韩愈潮州上任后,勤政为民,治水开荒,解决了恶溪的鳄鱼之患,打击了买卖人口行为,同时还大办教育,使老百姓更加安居乐业。
元和十四年十月,朝廷让他从潮州移袁州,韩愈仿佛看见了自己即将平步青云的一线希望,心情大快。途经韶州时,游览了韶石山,登上了长老峰,忽见霞光万丈,云海苍茫,山峦起伏,大气磅礴,韩愈心潮澎湃,抛弃了人生中所有的不快,欣然写下了《将至韶州先寄张端公使君借图经》一诗:
曲江山水闻来久,
恐不知名访倍难。
愿借图经将入界,
每逢佳处便开看。
每当读起这首诗,我的面前都会走来那个清瘦、疼痛的唐朝男人。
韩愈是一个非常纯粹的人,他把一种无意识的快乐写成了诗,让我们一代一代吟唱;但他却把一种与生俱来的大忧患、大痛苦浓缩成了一杯酒,独自一个人苦饮。
元和十五年(公元820年)九月,穆宗下诏,调任韩愈为国子祭酒,即日返京。回长安,必须要经过秦岭,必须要经过层峰驿。 天苍苍,野茫茫,枯黄的草浪在一起一伏着。太阳快要下山了,山风刮在人的脸上一阵比一阵凉,但,还有什么比人的心更凄凉呢?“数条藤束木皮棺,草殡荒山白骨寒。” 我无法想象韩愈站在女儿的孤坟前举杯凭吊、绕坟三圈时的心情,睹物思人,长歌当哭。这哭声,在整个朝野的昏庸腐败和冷嘲热讽下是孤独的,是微不足道的。我总觉得,孤独的韩愈不该生在那个没落的朝代。
但,韩愈就是韩愈,眼泪一擦,他的心依然是属于大唐河山的,他的脚步是义无反顾的。因为,国还是那个国,家还是那个家,只有把“国”放在了“家”的前面,才能报国、爱家!以说,韩愈是一个大写的人,一个大有大无的人!
是的,是火一般的万丈霞光点燃了他。
我崇尚“火”,崇尚有着火一样激情的人。
我展臂高呼——
“好一片着了火的霞光,好一片着了火的山!”
(有删改)
9.第3段的描写很有特色,请作赏析。
10.简析第10段的作用。
11.“好一片着了火的霞光,好一片着了火的山!”这句话在文中反复出现,请分析其在全文构思中的作用。
12.评析本文所表达的思想意义。


9.运用想象和比拟手法,将丹霞山特有的在漫天霞光映照下火红的无边色彩,想象为大火的奔涌,将一片火红的气势,写成“一个个光着膀子、龇牙咧嘴地扑上来了”的男人,赋予其雄浑激越的人格的魅力,为下文写韩愈坚强的性格作铺垫。
10.内容上突出了韩愈的“家”的疼痛,进而表现了其隐忍不屈坚强的性格和“只有把‘国放在了‘家’的前面,才能报国、爱家”的主旨;增添了文章的悲壮的感情;结构上与下文第⑮段相关内容相照应。
11.这句话贯穿全文,在文中多次反复出现,在结构上前后照应,成为串起全文的情感线索;同时,又围绕“火”这一鲜明的意象,由“火”及“人”、再由“人”及“山”融自然景物与历史人物为一体,写出了作者对丹霞山绚烂壮观景象的热爱,对隐忍不屈、雄劲豪迈、悲壮沉郁的永葆火一般激情的韩愈的深情赞美。
12.本文通过对丹霞山在霞光映照下的一片火红的雄浑气势的描写,赞美了韩愈具有火一样激情、忠贞爱国的崇高品质;表达了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拥有火一样激情、去拥抱美好明天,要培养“只有把‘国’放在了‘家’的前面,才能报国、爱家”的报国思想;今天我们无论是个人的生活磨砺,还是国家面对的严峻挑战,都呼唤着我们每一个有血性、有志气的中国人,要学习韩愈心忧天下,忠诚隐忍的崇高博大的家国情怀,这一思想直抵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核。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