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独者陈映真
孔德淇
2016年11月22日,小雪节气,北京的蓝色寒潮预警尚未解除,陈映真在京病逝的消息已经在台湾的近亲好友间传开。
台湾作家中,陈映真是备受争议、颇具战斗性的一位,早期的现代主义批判、乡土文学论战等论争,他无役不与,在陆在台都属少数派。台湾学者赵刚评价,陈映真的文学是一种“为己之文学”,深刻地把自己与他人关联起来。曾担任台北《人间》杂志发行人的吕正惠评价道,“长期以来台湾少有人真正了解陈映真,因为他远超其时代。”
陈映真1937年出生于台湾新竹一个牧师家庭。家庭出身与基督教的濡染,影响了他对文学、政治的观感及对人性的洞察。自青年时代起他便涉足文坛,将视线聚焦于下层社会,对穷苦人寄予怜悯,希望能为他们觅寻生活的出路。作为较早接触西方文学、尤其是存在主义哲学的知识分子,他的早期作品表现出了浓重的小知识分子的感伤情绪。在《我的弟弟康雄》《故乡》和《文书》中,“死亡”成了最突出的主题,小说中持续的苦闷和孤独感,将他引向感伤与绝望。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中后期,陈映真在旧书店和鲁迅、茅盾、巴金等人的小说相遇,意外闯进了大陆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文学禁区。受鲁迅启发,契诃夫式的忧郁从陈映真身上逐渐消退,他发现流逐于现世之外是不可能变革现实的,开始从象征走向写实,一边批判台湾社会,一边重新思考改变现实的路径。
那时,党外运动是禁忌,阅读左翼刊物更是。1968年,陈映真在接受“国际写作计划”之邀即将赴美时,因台湾当局指控“组织聚读马列共产主义、鲁迅等左翼书册及为共产党宣传”等罪名,连同其他民主台湾联盟成员一起,被投入监狱。
七年牢狱生涯,陈映真结识了一批比他更苦大仇深的难友。出狱后,他笔耕不辍,转而关注西方跨国公司的内幕和现代企业中人性的异化,发表《山路》《赵南栋》等系列政治小说,涉及台湾白色恐怖时期的政治受难者。
无论从事小说创作,还是评论工作,他都渴望发声,对于过往的“感性”也毫不掩饰。他以笔名“许南村”发表了《试论陈映真》一文,文中写道,“基本上,陈映真是市镇小知识分子的作家。在现代社会的层级结构中,一个市镇小知识分子处于一种中间地位,当其升进之路顺畅,则意气昂扬,神采飞舞;当其向下沦落,则又往往显得沮丧、悲愤和彷徨。”
1978年,他创办《人间》杂志,透过摄影作品和文字,从社会弱小者的立场发现、批判、记录、报道台湾生活。不同于强调鲜明党派色彩的左翼刊物《夏潮》,《人间》着眼于日常生活中的具体矛盾,秉承着扎根现实、深耕社会的精神脉络。尽管只办了四年,共出版47期杂志即因财务问题停刊,但它给人留下“人心世道”的印象。
相比当下的冷遇,陈映真也曾经历过一时纸贵的时代。二战后成长起来的台湾青年,几乎无人不读陈映真。他的小说所营造的孤独与拒绝的姿态,道出了人性中的温婉与细腻,使他们心有戚戚。易卜生曾假托《人民公敌》主人斯托克曼之口说,“世界上最强大的人,是最孤立的人。”在这一点上,陈映真与早年影响他颇深的鲁迅相似,批判旧中国愚而不安的本质,成了“民族魂”,却也由此变得孤独。
2006年6月,陈映真迁居北京,三个月后中风昏迷,此后一直卧病深居。长期前往医院探望他的,是中国人民大学教授赵遐秋,其他想去谒访的好友皆以“需要复健”“语言神经受损”为由被拒之门外。
7.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陈映真追求把自己与他人关联起来的“为己之文学”,加之早期的文学论争他都参与,使他被认为是台湾备受争议、颇具战斗性的作家。
B. 陈映真将视线聚焦于下层社会,对穷苦人寄予怜悯。他这种对政治的观感及对人性的洞察主要是受家庭影响和在基督教的濡染下形成的。
C. 陈映真从身上消退掉契诃夫式的忧郁,写作风格从象征走向写实,在批判的同时重新思考改变现实的路径,是受鲁迅等人小说的影响。
D. 陈映真的作品曾经热销一时,是因为他孤独与拒绝的人生经历,传达出了人性中的温婉与细腻,契合了二战后成长起来的台湾青年的心声。
8. 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
A. 陈映真接触西方文学、尤其是存在主义哲学,使他的作品表现出浓重的小知识分子的感伤情绪,甚至“死亡”也一度成了最突出的主题。
B. 陈映真经历了七年牢狱生涯后,转而关注西方跨国公司的内幕、现代企业中人性的异化和台湾白色恐怖时期的政治受难者。
C. 陈映真创办的《人间》杂志秉承扎根现实、深耕社会的精神脉络,着眼日常生活中的具体矛盾,透过摄影作品和文字发现、批判、记录、报道台湾生活。
D. 正如易ト生借作品中人物之口所说的,陈映真因批判旧中国愚而不安的本质而成了“民族魂”,却也由此变得孤独。
9. 文章刻画了陈映真怎样的性格特点?请简要分析。
答
7. D
8. C
9. ①独立不群。积极参与现代主义批判、乡土文学论战等论争,在陆在台都属少数派。②同情弱者。关注下层社会,对穷苦人寄予怜悯。③勇于反思。以笔名"许南村"发表文章,对自己过往的"感性"进行剖析。④坚韧不屈。虽遭受七年牢狱之灾,但出狱后依然笔耕不辍,写作的主题不避社会矛盾。⑤ 孤独决绝。他的小说所营造的孤独与拒绝的姿态是他内心思想的体现,生病后拒绝多数好友探访。
析
【7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文中重要内容的理解与分析能力。。解答此类题,首先应浏览选项的内容,然后到文中找到相关的句子,最后进行对比辨析,判断正误。本题要求选出“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D项,“是因为他孤独与拒绝的人生经历”理解有误,原文说“他的小说所营造的孤独与拒绝的姿态”,可见"孤独与拒绝的姿态"是陈映真的小说所营造的,不是他的人生经历。故选D。
【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信息,分析概括材料相关内容要点能力。解答此类题,首先应浏览选项的内容,然后到文中找到相关的句子,最后进行辨析。本题要求选出“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一项”。A项,“陈映真接触西方文学、尤其是存在主义哲学,使他的作品表现出浓重的小知识分子的感伤情绪”说法范围扩大,原文说“他的早期作品表现出了浓重的小知识分子的感伤情绪”。B项,“转而关注西方跨国公司的内幕、现代企业中人性的异化和台湾白色恐怖时期的政治受难者”说法有误,。原文说“出狱后,┄转而关注西方跨国公司的内幕和现代企业中人性的异化,┄涉及台湾白色恐怖时期的政治受难者”。对“台湾白色恐怖时期的政治受难者”只是涉及,不是关注。D项,“陈映真因批判旧中国愚而不安的本质而成了“民族魂””属于张冠李戴,原文说“陈映真与早年影响他颇深的鲁迅相似,批判旧中国愚而不安的本质,成了“民族魂””,可见批判旧中国愚而不安的本质而成了民族魂的是鲁迅,陈映真像鲁迅。故选C。
【9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文中重要内容的分析、筛选、整合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要明白答案来源于材料,但现有材料是寻找解决实际问题的依据,现有材料的原句绝不是最佳答案,更不是最佳答案的全部,这就考查了考生真正读懂多文本的内涵、联系社会生活现实而解决实际问题的高层次能力。本题要求简要分析文章刻画了陈映真怎样的性格特点,依据原文找到刻画性格特点的语段分析概括即可。文中“陈映真是备受争议、颇具战斗性的一位,早期的现代主义批判、乡土文学论战等论争,他无役不与,在陆在台都属少数派”,说明他独立不群,具有自己的独立思想;“将视线聚焦于下层社会,对穷苦人寄予怜悯,希望能为他们觅寻生活的出路”,说明他同情弱者;“他以笔名“许南村”发表了《试论陈映真》一文”“对于过往的“感性”也毫不掩饰”,说明他解剖自己思想,勇于反思;“七年牢狱生涯┄出狱后,他笔耕不辍”,说明他坚韧顽强,毫不妥协;“他的小说所营造的孤独与拒绝的姿态”“其他想去谒访的好友┄被拒之门外”,说明他孤独决绝,不爱交际。综合一下以上内容,整理一下用简洁文字分条表述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