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越网

《菩萨蛮·哀筝一弄湘江曲》阅读答案与赏析-晏几道

2019-07-08 13:35超越网

菩萨蛮
[北宋]晏几道
哀筝一弄湘江曲,声声写尽湘波绿。纤指十三弦,细将幽恨传。
当筵秋水慢,玉柱斜飞雁。弹到断肠时,春山眉黛低。
【注】:“玉柱”指的是事上端固定和调节弦的柱,筝柱斜向排列,如一排飞雁。
(1)从字数看,这首词属于词中的     。
(2)对这首词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起句将等称之为“哀筝”,为整首词莫定了哀婉动人的基调。
B.“湘波绿”中的一个“绿”字描绘出湘水碧波荡議的景色。
C.“当秋水慢”句形容管席前弹筝女子眼神专注的样子。
D.这首词通过多角度的描写折射出弹筝女子的凄凉人生境遇。
(3)这首词将乐声中的“哀”情表现得淋漓尽致,请对此作简要的赏析。

答案:
(1)小令
(2)D
(3)作品描写乐声中的哀情,主要从演奏者的角度入手。“幽恨”一词,既是听众的感受,也是演奏者对乐曲情感的理解。而后作者又抓住演奏者的神态::“秋水慢”、“眉黛低”,以外在之神态传内在之深情,意态凄婉,从侧面表现出乐声的哀婉以及对演奏者、听众的感染。此外,从听琴而联想到湘江传说的悲剧,琴柱如“斜飞雁”所表现的萧瑟意象,都将乐声中的哀情表现得淋漓尽致。

【解答】(1)前人按各词调的字数多少分别称之为“小令”、“中调”或”长调”。有的以58字以内为小令,59字到90字为中调,91字以上为长调。
(2)D.应是此词借写弹筝来表现当筵演奏的歌妓心中的幽恨。
(3)一是集中描写音乐。上阙由曲名写起,曲子描写的是湘江和湘江故事。鸣筝声声,令人联想起湘水荡漾的绿波。“写尽”二字,描写出筝曲之妙,境界已出。二是集中描写弹筝女子,这里是特写镜头。“纤指”突出了弹筝女子年轻秀媚的特征。“幽恨”既写曲中情绪,又含弹者心声,“细”字连结二者。下阕前两句既含 蓄地描绘出弹筝女聪颖灵巧、从容专注的神态,又暗写出弹筝女柔和自重的性情,而且运用镜头剪接手法转写“玉柱”。下阕后两句收束全词,“断肠“与“幽恨”照应,将弹奏感情推向高潮。“春山眉黛低”,用贴切的比喻描写女子神情,和乐曲巧妙融为一体。


译文:
        她拨响音色哀怨的筝,弹奏了如此凄美的一曲,一声声愁绪,仿如碧波荡漾的湘水。她的纤纤玉指,划过十三根筝弦,细腻地传达出内心浓稠的怨恨。
面对宴间宾客,她清澈的目光缓缓流动,筝柱斜列着,仿佛斜行的大雁的行列。当曲调弹响到最哀伤的那一刻,她仿如春山般的两道黛眉,就这样慢慢地低垂了下去。


赏析:
  这是一首写歌女弹筝的词,或有所寄托,或纯写眼中所见之人,耳中所闻之曲,不必深究。
  开篇先点出乐曲的格调,首先,用的是筝,而筝声向来苍凉柔婉,适合表现哀怨、哀愁的情绪,而歌女所弹奏的也正是类似湘江故事的哀伤曲调。乐曲本是要靠耳听,而无法目见的,但词人却突然从听觉转向视觉,说“声声写尽湘波绿”。这种修辞手法叫作“通感”,也称“移觉”,即将不同感官所感受到的诸如听觉、视觉、触觉、嗅觉等感触沟通起来。因为文字最方便描写的是视觉,而对于听觉则相对难以描摹,所以用视觉来比拟听觉﹣﹣澄碧的湘流。从传统文化的角度来说,确实易使人产生哀愁的情感。于是便以通感的手法来比喻筝曲。
  上阕后两句点明了通感所表述的含义,并点出弹筝人的身份﹣﹣女子,在以筝弹奏“幽恨”之曲。
  下阕开篇也是视觉,重点从筝曲转换到弹筝之人,在宴会席间,沉静地弹筝,“秋水”也即澄澈的目光缓缓流转,表明弹筝的女子完全把整个身心都融合到所弹奏的筝曲中去了。而赏其弹奏者眼中所见既有澄澈目光,也有斜行的筝柱,也将筝和人合为一体,仿佛这乐声不是从筝上弹出,而是从弹筝女子心中涌出一般。正因如此,才能在筝声弹奏到最凄婉断肠的那一刻,女子缓缓垂下双眉,表情与乐声浑然一体,吐尽了胸中的哀伤和怨恨。
  全词语辞清美婉丽,情感真挚凄哀,风格含蓄深沉,令人可观可叹。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