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越网

夫秦之所与诸侯争天下者阅读答案与翻译-苏辙《六国论》

2021-02-28 11:26超越网

夫秦之所与诸侯争天下者,不在齐、楚、燕,赵也,而在韩、魏之郊;诸侯之所与秦争天下者,不在齐、楚、燕、赵也,而在韩、魏之野。秦之有韩、魏,譬如人之有腹心之疾也,韩、魏塞秦之冲,而蔽山东之诸侯,故夫天下之所重者,莫如韩、魏也。
秦之用兵于燕、赵,秦之危事也。越韩过魏,而攻人之国都,燕、赵拒之于前,而韩、魏乘之于后,此危道也。而秦之攻燕、赵,未尝有韩、魏之忧,则韩、魏之附秦故也。夫韩,魏,诸侯之障,而使秦人得出入于其间,此岂知天下之势耶?委区区之韩、魏,以当强虎狼之秦,彼安得不折而入于秦哉?韩、魏折而入于秦,然后秦人得通其兵于东诸侯,而使天下遍受其祸。
(节选自苏辙《六国论》)
9.下列句子中加点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A.然则诸侯之地有限                      秦之用兵于燕、赵
B.以地事秦                                      以当强虎狼之秦
C.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                  而使秦人得出入于其间
D.其势弱于秦                                韩、魏折而入于秦
10.苏辙认为六国破灭的原因是什么?请根据文意简述。(3 分)


9.C (3分) 
本题考查理解文言虚词意义和用法的能力。
A.第一个“之”,结构助词,的;第二个“之”,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的助词,不译。
B.第一个“以”,介词,拿、用;第二个“以”,目的连词,来。
C.均为转折连词,但。
D.第一个“于”,介词,比;第二个“于”,介词,引出地点,不译。
故选C。
10.没有认识到韩、魏两国在地理位置上的战略重要性(1分)。让韩魏二国去抵挡强大的秦国而不去协助他们,使其不得不依附于秦国(1分)。最终使秦兵得以自由出入韩魏,从而攻打其余四国(1分)。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意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
依据“韩、魏塞秦之冲,而蔽山东之诸侯,故夫天下之所重者,莫如韩、魏也”得出答案要点“没有认识到韩、魏两国在地理位置上的战略重要性”。依据“委区区之韩、魏,以当强虎狼之秦,彼安得不折而入于秦战?“得出答案“让韩魏二国去抵挡强大的秦国而不去协助他们,使其不得不依附于秦国”。依据“夫韩、魏,诸侯之障,而使秦人得出入于其间,此岂知天下之势耶?““韩、魏折而入于秦,然后秦人得通其兵于东诸侯,而使天下遍受其祸”。


参考译文:
秦国要和诸侯争夺天下的目标,不是放在齐、楚、燕、赵等地区,而是放在韩、魏的边境上;诸侯要和秦国争夺天下的目标,也不是放在齐、楚、燕、赵等地区,而是放在韩、魏的边境上。对秦国来说,韩、魏的存在,就好比人有心腹的疾病一样;韩、魏两国阻碍了秦国出入的要道,却掩护着崤山东边的所有国家,所以全天下特别看重的地区,再也没有比得上韩、魏两国了。
秦国要对燕、赵两国动用兵力,这对秦国是危险的事情;越过韩、魏两国去攻打人家的国都,燕、赵在前面抵挡它,韩、魏就从后面偷袭他,这是危险的途径啊。可是当秦国去攻打燕、赵时,却不曾有韩、魏的顾虑,就是因为韩、魏归附了秦国的缘故啊。韩、魏是诸侯各国的屏障,却让秦国人能够在他们的国境内进出自如,这难道是了解天下的情势吗?任由小小的韩、魏两国,去抵挡像虎狼一般强横的秦国,他们怎能不屈服而归向秦国呢?韩、魏一屈服而归向秦国,从此以后秦国人就可以出动军队直达东边各国,而且让全天下到处都遭受到他的祸害。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