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逞,字叔祖,清河东武城人也,魏中尉琰之六世孙。曾祖谅,晋中书令。祖遇,仕石虎,为特进。父瑜,黄门郎。逞少好学,有文才。遭乱,孤贫,躬耕于野,而讲诵不废。慕容睥时,郡举上计掾,补著作郎,撰《燕记》。及苻坚并慕容暐以为齐郡太守坚败司马昌明以逞为清河郡太守为翟辽所虏授以中书令慕容垂灭翟钊以为秘书监及慕容驎立,逞携妻子亡归太祖。张衮先称美逞,及见,礼遇甚重。拜为尚书,任以政事,录三十六曹,别给吏属,居门下省。太祖攻中山未克,六军乏粮,民多匿谷,问群臣以取粟方略。逞曰:“取椹可以助粮。故飞鸮食椹而改音,《诗》称其事。”太祖虽衔其侮慢,然兵既须食,乃听以椹当租。逞又曰:—可使军人及时自取,过时则落尽。”太祖怒曰:“内贼未平,兵人安可解甲仗入林野而收椹乎?是何言欤!”以中山未拔,故不加罪。天兴初,姚兴侵司马德宗襄阳戍,戍将郗恢驰使乞师于常山王遵,遵以闻。太祖诏逞与张衮为遵书以答。初,恢与遵书云“贤兄虎步中原”,太祖以言悖君臣之体,敕逞、衮亦贬其主号以报之。逞、衮乃云“贵主”。太祖怒曰:“使汝贬其主以答,乃称贵主,何若贤兄也!”遂赐死。后司马德宗荆州刺史司马休之等数十人为桓玄所逐,皆将来奔,至陈留南,分为二辈,一奔长安,一归广固。太祖初闻休之等降,大悦,后怪其不至,诏兖州寻访。获其从者,问故,皆曰:“国家威声远被,是以休之等咸欲归阙,及闻崔逞被杀,故奔二处。”太祖深悔之。逞之内徙也,终虑不免,乃使其妻张氏与四子留冀州,令归慕容德,遂奔广固。逞独与小子颐在平城。及逞之死,亦以此为谴。
(选自《魏书·崔逞传》,有删改)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及苻坚并慕容暐/以为齐郡太守/坚败/司马昌明以逞为清河郡/太守为翟辽所虏/授以中书令/慕容垂灭翟钊/以为秘书监/
B.及苻坚并慕容暐/以为齐郡太守/坚败/司马昌明以逞为清河郡太守/为翟辽所虏/授以中书令/慕容垂灭翟钊/以为秘书监/
C.及苻坚并慕容暐/以为齐郡太守/坚败司马昌明/以逞为清河郡太守/为翟辽所虏/授以中书令/慕容垂灭翟钊/以为秘书监/
D.及苻坚并慕容暐/以为齐郡太守/坚败司马昌明/以逞为清河郡/太守为翟辽所虏/授以中书令/慕容垂灭翟钊/以为秘书监/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太祖,本为先祖称谓,后多用来指开国帝王的庙号。此处指的是北魏太祖拓跋珪。
B.尚书,原是宫廷里掌管文书奏章的官。汉以后地位渐高。唐代起为各部最高职位。
C.《诗》,即《诗经》,儒家列为经典之一,其中保存了从西周初年到战国时期的作品。
D.冀州,古九州之一,包括现在河北、山西、河南省黄河以北和辽宁省辽河以西地区。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崔逞出身名门,数代为官。其远祖崔琰为曹魏中尉,曾祖父崔谅任晋中书令,祖父崔遇在石虎手下任特进,父亲崔瑜曾任黄门郎。
B.崔逞少年好学,颇有文才。他遭逢动乱,孤苦贫寒,因专心读书而荒废耕田,后被本郡举荐为上计掾,补为著作郎,并撰写《燕记》。
C.崔逞投奔太祖,受到礼遇。慕容驎即位后,他携妻儿逃奔归顺太祖,受到张衮的礼遇,被委以重任,统领三十六曹,在门下省任职。
D.崔逞议论军粮,触怒太祖。太祖攻打中山,军队缺粮,向群臣问计,他说可摘桑葚充当军粮,并说可让士兵自己去摘,因此触怒太祖。
13、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太祖虽衔其侮慢,然兵既须食,乃听以椹当租。(4分)
(2)国家威声远被,是以休之等咸欲归阙,及闻崔逞被杀,故奔二处。(4分)
14、崔逞为何被太祖赐死?请简要说明。(3分)
答
10、B。联系上下文,整体把握句意,理清人物及事件,结合表示人名、地名、官职名的关键词以及词语间的搭配关系等判断;同时,比较各选项之间的细微差别,灵活运用排除法。标点如下:及苻坚并慕容暐,以为齐郡太守。坚败,司马昌明以逞为清河郡太守。为翟辽所虏,授以中书令。慕容垂灭翟钊,以为秘书监。
11、C。“从西周初年到战国时期”不正确。应是“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期”。
12、B。“因专心读书而荒废耕田”不正确。原文为“躬耕于野,而讲诵不废”,意为亲自耕田而不放弃读书。
13、(1)太祖虽然恨他轻慢无礼,然而军队既然需要食物,就允许用桑葚充当租米。(“衔”“须”“听”各1分,句意1分)
(2)国家的威名传到远方,因此休之等都想归顺朝廷,等到听说崔逞被杀,所以投奔那两处。(“远被” “成”“阙”各1分,句意1分)
14、①太祖命令崔逞等人在写给郗恢的回信中贬抑郗恢的君主,结果崔逞等人在信中称其为“贵主”;(2分)
②崔逞内迁时让妻子与四个儿子留在冀州,归附慕容德,只与小儿子留在平城。(1分,意思对即可)
【参考译文】
崔逞,字叔祖,是清河东武城人,是曹魏的中尉崔琰的六世孙。曾祖父崔谅,任晋朝中书令。祖父崔遇,在石虎手下做官,任特进。父亲崔瑜,任黄门郎。崔逞年轻时好学,有写作才能。崔逞遭逢祸乱,孤苦贫寒,虽然在乡野间亲自种田,却不放弃读书。慕容暐时,崔逞被本郡举荐为上计掾,选补为著作郎,撰写《燕记》。等到苻坚吞并慕容唪后,任命他为齐郡太守。苻坚失败,司马昌明任命崔逞为清河郡太守。崔逞被翟辽俘获,被任命为中书令。慕容垂消灭翟钊,任命崔逞为秘书监。等到慕容驎即位后,崔逞携妻儿逃奔归顺太祖。张衮先前赞美崔逞,到相见时,以很隆重的礼仪相待。任命崔逞为尚书,把政事托付给他,让他统领三十六曹,另外派给他下属官吏,让他在门下省办公。太祖攻打中山未能攻克,军队缺粮,百姓大多藏匿谷物,太祖向群臣询问获取粟米的策略。崔逞说:“摘取桑葚可以用来充当军粮。所以飞翔的猫头鹰吃桑葚而改变声音,《诗经》述说过这事。”太祖虽然恨他轻慢无礼,然而军队既然需要食物,就允许用桑葚充当租米。崔逞又说:“可以让军人自己及时摘取,过了时令就落完了。”太祖生气地说:“内部贼人没有平定,军人怎么可以解除铠甲兵器进入林木丛生的山野去收取桑葚呢?这是什么话呢!因中山没有攻克,所以没有加以惩罚。天兴初年,姚兴侵犯司马德宗的襄阳驻防军城堡,戍将郗恢迅速派使者向常山王元遵请求援兵,元遵把这件事报告给太祖。太祖诏令崔逞与张衮替元遵写信答复。起初,郗恢给元遵的信说,“贤兄称雄中原”,太祖因郗恢言辞违背君臣体统,敕令崔逞、张衮也贬抑他的君主的称号来报复他。崔逞、张衮却写作“贵主”。太祖愤怒地说:“让你回信贬抑他的君主,却称贵主,哪里比得上贤兄呢!”于是赐其自杀。后来司马德宗的荆州刺史司马休之等几十人被桓玄驱逐,都打算来投奔太祖,到陈留以南,分为两部分,一部分奔向长安,一部分归附广固。太祖起初听说休之等归降,很高兴,后来奇怪他们没有来,命令兖州刺史寻找。找到他们的随从,问其缘故,都说:“国家的威名传到远方,因此休之等都想归顺朝廷,等到听说崔逞被杀,所以投奔那两处。”太祖很后悔。崔逞内迁时,担心终究不能免祸,就让他的妻子张氏与四个儿子留在冀州,让他们归附慕容德,于是投奔广固。崔逞只与小儿子崔颐在平城。到崔逞被赐令自杀时,也以这作为罪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