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才
曾国藩
①风俗之厚薄奚自乎?自乎一二人之心之所向而已。民之生,庸弱者戢戢皆是也,有一二贤且智者,则众人君之而受命焉;尤智者,所君尤众焉。此一二人者之心向义,则众人与之赴义;一二人者之心向利,则众人与之赴利。众人所趋,势之所归,虽有大力,莫之敢逆,故曰:“挠万物者,莫疾乎风。”风俗之于人心也,始乎微,而终乎不可御者也。
②先王之治天下,使贤者皆当路在势,其风民也皆以义,故道一而俗同。世教既衰,所谓一二人者不尽在位,彼其心之所向,势不能不腾为口说而播为声气,而众人者势不能不听命而蒸为习尚,于是乎徒党蔚起,而一时之人才出焉。有以仁义倡者,其徒党亦死仁义而不顾;有以功利倡者,其徒党亦死功利而不返。水流湿,火就燥,无感不雠①,所从来久矣。
③今之君子之在势者,辄曰天下无才,彼自尸于高明之地,不克以己之所向,转移习俗而陶铸一世之人,而翻谢曰:“无才。”谓之不诬可乎?否也。十室之邑,有好义之士,其智足以移十人者,必能拔十人中之尤者而材之;其智足以移百人者,必能拔百人中之尤者而材之,然则转移习俗而陶铸一世之人,非特处高明之地者然也,凡一命②以上,皆与有责焉者也。
④有国家者得吾说而存之,则将慎择与共天位之人;士大夫得吾说而存之,则将惴惴乎谨其心之所向,恐一不当,以坏风俗而贼人才。循是为之,数十年之后,万一有收其效者乎?非所逆睹□。
(注释)①雠:应答,响应。②一命:泛指官职低微。
22.可填入第4段方框处的虚词是( )。
A.已B.之C.焉D.也
23.下列各项中,不属于第2段写法上特点的一项是( )。
A.骈散结合B.排比铺陈C.正反对比D.欲扬先抑
24.分析第2段引用“水流湿,火就燥”这句话在说理上的作用。
25.评析本文所表达的思想意义。
答
22.A
23.D
24.运用了比喻论证,形象生动地说明培养人才之重要作用。
25.本篇讨论人才培养问题,从强调人才的重要,讲到培养人才的方法,再论述陶铸人才之责无旁贷,而以收效将来作结,可谓原始要终,曲尽其义。
【解析】
22.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正确运用虚词的能力。
句子的意思是:这就不是我所能预见的了。
A.“已”通“矣”,了,语气助词,用在句末,表陈述语气。
B.“之”,代词,与语境不符。
C.“焉”,语气助词,用在句末,加强肯定的语气,与语境不符。
D.“也”语气助词,用在句末多表示判断、疑问或反问语气,与语境不符。
故选A。
23.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表现手法的能力。
文章第二段,先赞扬先王之治,而感叹“世教既衰”,“治”“衰”两两相对,前后映衬;说明贤明的当权者对于移风易俗和造就人才的重要性。这是欲抑先扬的手法。
故选D。
24.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手法的能力。
“水流湿,火就燥”含义为:水向湿处流,火往干处烧。指物之气质类似必相感应。后用以比喻事物发展的必然规律。
以水、火比喻普通民众,以湿地、干燥之物喻指贤者倡导之仁义方向,以水流向湿地、火趋向干燥之物形象地论证了贤者教化民众的作用,进而说明培养人才之重要作用。
25.
本题考查学生探究文章主旨的能力。
本文探究人才问题,开篇开宗明义,揭示论点,以社会风尚决定于人才,它直接关系到社会民风,强调人才的重要性;接着通过对比“治世”、“衰世”的不同影响,突出人才任用之法,统治者要使人才当路在势,处于高而上的地位,每一个士大夫都要担负培养提拔人才的责任;之后反驳在势君子“无才”的谬说,从而提出陶铸人才即使官小职微也责无旁贷;最后以陶铸人才的成效收束,提出倡议。整篇文章结构严谨,论证严密。
参考译文:
社会风尚的淳厚和浮薄是从哪里产生的呢?产生于一两个人的思想倾向罢了。百姓们中间,平庸懦弱的人比比皆是。如果有一两位贤能智慧的人,大家就会拥戴他们并听从他们的教导,特别贤能智慧的人,拥戴他的人就特别多。这一两个人的心向于仁义,众人便和他一起追求仁义;这一两个人的心倾向名利,众人便和他一起奔竞名利。众人所奔赴的,就形成大势所趋,即使有巨大的力量,也没有谁敢违背它。所以说:“摇撼天下万物的,没有比风来得迅速强劲了。”社会风尚对于个人的思想影响来说,起初很微弱,最后将是不可抗拒的。
古代的帝王治理天下,使贤智的人都居要职、掌权势,他们教化人民也都用仁义道德,所以那时社会规范统一而风尚相同。世道教化衰微后,前面所说的那一两个人并不全在重要的职位上,但他们的志向主张,势必不能不从口中极力宣扬出来,广为传播而造成声势。那么众人也势必不能不听从他们的号召,渐渐形成习俗风尚。这样,他们志同道合的跟随者就聚集增多,一时的人才就从这里产生出来了。倡导仁义的人,他的追随者会为仁义而死,义无反顾;号召功利的人,他的追随者也会为功利而牺牲,决不回头。水向潮湿的地方流,火接近干燥的东西烧。没有什么感召是得不到感应的,这种情况已经由来很久了。
现在掌握权势的士大夫,往往说:“天下没有人才。”他们身居高位显贵,不能用自己的理想去转变风尚,造就一代人才。反而推辞说“没有人才”,认为这不是自欺欺人的话,行吗?不行的。十户人家的小城,其中如果有崇尚仁义的君子,他的才智足以改变十个人,就一定能选拔十人中的优异者栽培成材。他的才智能够改变一百个人,就一定能选拔一百人之中的优异者栽培成材。那么,移风易俗和栽培造就一代人才,并非仅仅是身居显贵之人的事。凡是有一官半职的人,都有责任参与此事。
主宰国家行政的人采取我的主张,就会谨慎选择能共同维护帝位的人才;士大夫采取我的主张,就会戒慎恐惧谨慎自己的志向,担心想法偶有不当,因而败坏风尚和摧残人才。照这方法去做,几十年以后,可能有收到成效的一天吧,这就不是我所能预见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