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越网

狄仁杰,字怀英阅读答案与翻译

2020-02-23 13:14超越网

狄仁杰,字怀英。以明经举,授汴州判佐。荐授并州都督府法曾。高宗以恭陵玄宫狭小,不容送终之具,遣书机续成其功。机于挺之左右为便房四所,又造宿羽等宫,莫不壮丽。仁杰奏其太过,机竟坐免官。初,越王之乱,宰相张光辅率师讨平之。将士恃功,多所求取,仁杰不之应。光辅怒,心甚衔之,还都,奏仁杰不避,左授复州刺史。天授二年九月,转地官侍郎、判尚书、同凤阁鸾台平章事。则天谓曰:“卿在汝南时,甚有善政,欲知谐卿者乎?”仁杰谢曰:“陛下以臣为过,臣当改之;陛下明臣无过,臣之幸也。臣不知谐者,并为善友,臣请不知。”则天深加叹异。岁通天年,契丹寇陷冀州,征仁杰为魏州刺史。前刺史独孤思庄悞贼至,尽驱百姓入城,缮修守具。仁杰既至,悉放归农亩,谓日:“贼犹在远,何必如是。万一贼来,吾自当之,必不关百姓也。”贼闻之自退。圣历初,突厥侵掠赵、定等州,命仁杰为河北道元帅,以便宜从事。时河朔人庶平民,多为突厥逼胁,贼退后惧诛,又多逃匿。仁杰上疏曰:“臣闻持大国者不可以小道,理事广者不可以细分。人主恢弘,不拘常法,罪之则众情恐惧,想之则反侧自安。伏愿曲赦河北诸州,一无所问。”制从之。则天将造大像,用功数百万,令天下僧尼每日人出一钱,以助成之。仁杰上疏谏曰:比年已来,风尘屡扰,水旱不节,征役稍繁,家业先空,疮痍未复。此时兴役,力所未堪。伏惟圣朝,功德无量,何必要营大像,而以劳费为名。虽敛僧钱,百来支一。尊容既广,不可露居,覆以百层,尚忧未遍。又云不损国财,不伤百姓,以此事主,可谓尽忠?臣今恩惟兼采众议威以为如来设教以慈悲为主下济群品应是本心岂欲劳人以存虚饰则天乃罢其役。是岁九月,病卒,则天为之举哀,废朝三日,赠文昌右相,谥曰文惠。
(节选自《旧唐书·卷八九》)
3.下列对文中划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臣今思惟/兼采众议/咸以为如来设教/以慈悲为主/下济群品/应是本心/岂欲劳/人以存虚饰/
B.臣今思惟/兼采众议/咸以为如来设教/以慈悲为主/下济群品/应是本心/岂欲劳人/以存虚饰/
C.臣今思惟/兼采众议/咸以为如来设教/以慈悲为主下/济群品应是本心/岂欲劳人/以存虚饰/
D.臣今思惟/兼采众议咸以为/如来设教/以慈悲为主/下济群品/应是本心/岂欲劳人/以存虚饰/
4.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明经,隋炀帝置明经、进士二科,以经义取者为明经,以诗赋取者为进士。宋改以经义论策取进士,明经始废。
B.同风阁鸾台平章事,唐初官员加以“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而为宰相,武则天变中书省为鸾台,门下省为风阁。
C.道,本义为路,道路;引申义为取道;也可以指地方行政区域。文中“河北道”的“道”指道路。
D.伏惟,谦辞,表示伏在地上想,下对上陈述时的表敬之辞,多用于奏疏或信函。意为念及、想到;也指希望、愿望。
5.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狄仁杰不畏皇权,坚持原则。高宗认为为太子李弘修的陵墓狭小,韦机乘机大肆扩建,狄仁杰上奏其过分,终使韦机免职。
B.狄仁杰正直磊落,温厚谦逊。同僚诬陷,他不自辩清白,只求自省;也不愿知道诬告者姓名而破坏了同僚间的友好关系。
C.狄仁杰心系百姓,造福一方。契丹人侵,他自担责任放了前任抓来守城的百姓;突厥入侵他又上疏赦免被迫归附突厥的边民。
D.狄仁杰耿介正直,诤言善谏。武则天要造大佛像,他劝谏皇帝此举会劳民伤财有损名声,还违背了佛家慈悲教义,致使工程停止。
6.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光辅怒,心甚衔之,还都,奏仁杰不逊,左授复州刺史。
(2)比年已来,风尘屡扰,水旱不节,征役稍繁,家业先空,疮痍未复。


3.B “兼采众议”是完整的动宾结构,应在“议”后断句,排除D;“下济”是指对下救护万民,不能断开,排除C;“岂欲劳人”是动宾关系,中间不能断开,排除A。故选B。
4.C C项中,“文中‘河北道’的‘道’指道路”错误,“道”在文中指行政区域,在隋朝和唐朝前期指监察区域。
5.C “抓来守城的百姓”错,依据“前刺史独孤思庄悞贼至,尽驱百姓入城,缮修守具”可知,前任魏州刺史独孤思庄是抓百姓去修缮守城器械。
6.(1)张光辅很生气,心里十分怨恨狄仁杰,回到京城以后,上奏武则天说狄仁杰对朝廷不恭顺,狄仁杰被降职到复州任刺史。
(2)近年来,不断有战事骚扰百姓,降水和干旱不符合节令,百姓要承担的赋税和劳役繁重,百姓家业已被掏空,国家创伤还未平复。
赋分点:
(1)“衔”,怀恨;“逊”,谦逊、恭顺;“左授”,降职。
(2)“比年”,今年来;“风尘”,战乱;“节”,名词作动词,符合节令;“复”,平复。

译文:
狄仁杰,字怀英。参加明经科考试及第,被授汴州判佐的官职。被推荐任并州都督府法曹。高宗认为给太子李弘修建的恭陵墓穴狭小,安放不下殉葬的东西,派韦机继续完成这个工程。韦机却在墓道两旁扩充了四所偏房,另外韦机又修造宿羽等离宫,也都修得宏伟漂亮。狄仁杰上奏韦机做得太过分,韦机最终因此被免职。当初,越王李贞叛乱,宰相张光辅率军讨平叛乱。张光辅手下将士自恃有功,多次向州里索取财物,狄仁杰一概不答应。张光辅很生气,心里十分怨恨狄仁杰,回到京城以后,上奏武则天说狄仁杰对朝廷不恭顺,狄仁杰被降职到复州任刺史。天授二年九月,狄仁杰转任地官侍郎,代理尚书事务,并加授同凤阁鸾台平章事。武则天对他说:“你在汝南为官时有很良好的政绩,想知道是谁说你的坏话吗?”狄仁杰谢罪道:“如果陛下认为我有过错,我应当改过;如果陛下明白我并无过错,这是我的幸运。我不知道中伤我的人是谁,但都是同朝的好友。我请求不要让我知道。”武则天大为赞叹。岁通天元年,契丹敌寇攻陷冀州,起用狄仁杰为魏州刺史。当时,前任刺史独孤思庄怕敌人来袭,把百姓全赶到城里,修缮守城器具。但狄仁杰到任后,把百姓全部放回乡间耕作。说:“契丹人还远着呢,何必那么紧张。万一真来了,有我抵挡着,一定不会连累百姓。”契丹人听说这件事后自己退了兵。圣历元年,突厥侵略骚扰赵、定等州,任命狄仁杰为河北道行军元帅,征讨突厥,并许以他便宜行事的权力。当时,河北百姓多被突厥威逼胁迫归附,突厥退军后百姓害怕被判刑,纷纷逃匿。狄仁杰奏明皇帝说:“我听说,主持大国的人不能只关注小事,处理广泛问题的人不可以太细致。做人主的气度要博大宽宏,不要拘泥于通常的法令,如果治百姓们的罪,百姓们就会紧张恐惧;如果宽恕他们,他们顾虑不安的心就会安定下来。请求改变常法赦免河北各州的百姓,一概不要追究过问。”皇帝下令允许狄仁杰的请求。武则天打算铸造一座浮屠佛像,需要花费钱财数百万,让天下的僧人每人每日施舍一钱,相助建成佛像。狄仁杰上书进谏道:“近年来,不断有战事骚扰百姓,降水和干旱不符合节令,百姓要承担的赋税和劳役繁,百姓家业已被掏空,国家创伤还未平复。这时要兴建大工程,国家实在无力承担。何况当今圣朝功德无量,何必营造大佛像,担上个劳民伤财的坏名声,虽然说是征收僧钱,但抵不上总用款的百分之一。佛像又大不能露天供养,即使盖上一百层的大屋子,怕也不好容纳。有人还说不损国财伤百姓,如此对待君主,怎么说得上是尽忠呢?我再三考虑,并听取了大家的意见,如来创设佛教愿意是慈悲为怀,救济众生,这应该才是佛的本心,怎么会愿意劳役众生来留个虚妄的外表呢?”武则天于是停止了这个工程。这年九月,狄仁杰病逝,武则天为他举行了哀悼仪式,停止朝会三日,追赠他为文昌右相,赐谥号文惠。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