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越网

游庐山后记阅读答案与翻译-恽敬

2019-07-22 09:42超越网

游庐山后记 
(清代)恽敬 
自白鹿洞西至栗里,皆在庐山之阳;闻其阴益. 旷奥,未至也。 
四月庚申,以事赴德化。壬戌,侵晨,沿麓行。小食东林寺之三笑堂。循高贤堂,跨虎溪,却游西林 寺,测香谷泉。出太平宫,漱. 宝石池。甲子,渡江览湓口形势。乙丑,返宿报国寺。大雨,溪谷皆溢焉。 
丙寅,偕沙门无垢,篮舆曲折行润中,即锦润也。度石桥,为锦绣谷,名殊不佳;得红兰数本,宜改为红兰谷。忽白云如野马,傍腋驰去;视前后人,在绡纨中。云过,道旁草木罗罗然,而润声清越相和答。遂蹑半云亭,睨.试心石,经“庐山高”石坊,石势秀伟不可状,其高峰皆浮天际。而云忽起足下,渐浮渐满,峰尽没。闻云中歌声,华婉动心,近在隔润,不知为谁者。云散,则一石皆有一云缭之。忽峰顶有云飞下数百丈,如有人乘之行,散为千百,渐消至无一缕,盖须臾之间已如是。径天池口,至天池寺。寺有石池,水不竭。东出为聚仙亭、文殊岩。岩上俯视,石峰苍碧,自下矗立,云拥之,忽拥起至岩上,尽天 地为绡纨色,五尺之外,无他物可见。已尽卷去,日融融然,乃复合为绡纨色,不可辨矣。返天池口,东至佛手岩,行沉云中,大风自后推排,云气吹为雨,洒衣袂。蹊.坐升仙台,拊御碑亭,云益重。至半云亭,日仍融融然耳。无垢辞去,遂独过铁塔寺而归。 
天池之云,又含鄱岭、神林浦之所未见。他日当赢数月粮居之,观其春秋朝夕之异,至山中所未至,亦得次第观览,以言纪焉,或有发前人所未言者,未可知也。
5.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闻其阴益.旷奥                益:更加 
B. 出太平宫,漱.宝石池           漱:饮,吸吮 
C. 遂蹑半云亭,睨.试心石         睨:斜着眼看 
D. 蹊. 坐升仙台                   蹊:奇怪 
6. 下列有关原文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作者听说庐山的背面非常的阴森、宽广而神秘,不如南面面对阳光,视野开阔,所以他不想到那儿去。 
B. 丙寅日,在无垢小和尚的带领下,作者乘着竹轿子,到了锦秀谷这个地方。但是这个名字特别不好,所以他认为不如改为“红兰谷”。 
C. 从锦绣谷往上,这里云雾缥缈,视线不佳。所以作者看看自己前后的登山者,皆处于薄纱之中,而云雾好像从人的腋下飘过一般。 
D. 本文描写了庐山的云海变幻,重点写了锦绣谷、“庐山高”石坊、文殊岩三处的云海,再现了庐山云海瞬息万变的飞动飘忽之美。 
7. 把文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小食东林寺之三笑堂。循高贤堂,跨虎溪,却游西林寺,测香谷泉。 
(2)已尽卷去,日融融然,乃复合为绡纨色,不可辨矣。 
8. 文中描写了“庐山高”上的山石、云雾,有什么特点?请简要概括。


【参考答案】
5. D    D项解释错误,“蹊坐升仙台”的“蹊”,动词,踏。故选D。
6. A   A项,阴应该是北面,作者不是不想到那儿,而是没有到。原文“闻其阴益旷奥,未至也”。故选A。
7. (1)在东林寺的三笑堂吃了点东西。沿着高贤堂,跨过虎溪,来游西林寺,到了香谷泉旁边。 
(2)白云都散尽时,日光和煦,天地又恢复聚合成了薄丝纱的颜色,无法分辨了。     
8. 山石秀拔(或秀伟、高耸或高浮天际);云雾弥漫;云绕石浮;变化倏忽。

【参考译文】
从白鹿洞往西到栗里,都在庐山的南面;听说它的北面更加宽旷神秘,没有去过。
四月庚申日,我因为有事到德化。壬戌日,凌晨,沿着山脚前行。在东林寺的三笑堂吃了点东西。沿着高贤堂,跨过虎溪,来游西林寺,到了香谷泉旁边。出了太平宫,在宝石池喝水。甲子日,过江一览湓口的形势。乙丑日,回来住宿在报国寺。天下大雨,溪谷的水都满了。 丙寅日,带着叫无垢的小和尚,乘竹轿子在润中曲折行走,这里叫做锦润。度过石桥,叫做锦绣谷,这名字极其不好;这里出过几株红兰,应该改名叫红兰谷。忽然间白云就象野马一样,在腋边飘过去了;看前后的行人,好像就在薄纱之中。白云过后,路旁的草木清疏可辨,而清越的声音相互答和。于是踏上半云亭,斜眼看试心石,经过“庐山高”石坊,石头的外形挺秀高拔无法描述,它们的高峰都飘浮在天际。云彩忽然从脚下升起,慢慢上浮慢慢弥漫,山峰都被淹没了。听到云中的歌声,华美婉转动人心弦,虽然就隔着一润,但不知道唱歌的是谁。白云飘散,每一块石都有一片云环绕。忽然峰顶有云从数百丈飞下,就象有人驾着飞行,然后飘散为千百缕,慢慢消失至一丝都没有了,一会的功夫就这样了。沿着天池口的路,到了天池寺。寺里有个石头池,水从不枯竭。东边高处是聚仙亭、文殊岩。在岩上俯视,石峰苍翠碧绿,从下面向上矗立,白云环绕,忽然就飘到岩上来了,整个天地都呈现出薄丝纱的颜色,五尺之外,看不见别的东西。白云都散尽时,日光和煦,天地又恢复聚合成了薄丝纱的颜色,无法分辨了。返回到天池口,向东到了佛手岩,在浓云中行走,大风从身后推来,把云气吹成雨,淋在衣服上。踏上并小坐在升仙台,抚摩御碑亭,云气更加浓重了。到了半云亭,太阳又暖和了。无垢告辞而去了,我于是独自经过铁塔寺回去了。
天池的云,又是我在含鄱岭、神林浦所没有见到的。哪天应该带足了几个月的粮食来住,观察这里春秋、早晚的差异,到山里没有去过的地方,也可以一一观览,用文字记载下来,兴许有前人没有提到的,也不一定。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