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者贵天
原文
齐桓公问管仲曰:“王者何贵①?”曰:“贵天。”桓公仰而视天。
管仲曰:“所谓天者,非谓苍苍莽莽②之天也。君③人者,以百姓为天。百姓与④之则安,辅之则强,非之则危,背之则亡。《诗》云:‘人而无良,相怨一方。’民怨其上,不遂⑤亡者,未之有也。”
注释
贵:以……为贵。
苍苍莽莽:形容广阔无边。
君:作动词,做……君主。
与:此指亲附。
遂:最终。
译文
齐桓公问管仲:“作为君主,应该把什么当作最宝贵的?”管仲回答说:“应该把天当作最宝贵的。”齐桓公于是仰头看天。
管仲说:“我所说的天,不是这无边无际的天。作百姓君主的人,要把百姓当作天。百姓亲附,国家就安定;百姓辅助,国家就强盛;百姓反对,国家就危险;百姓背弃,国家就灭亡。《诗经》上说:‘君主如果不够仁慈善良,地方百姓就会怨恨。’百姓怨恨他们的君主,而国家最终不灭亡,这是从来没有过的。”
启发
“君人者,以百姓为天”,这句话充分表明了管仲的民本思想。不仅是管仲,历史上“贵民”的思想常见于典籍。如,
《尚书·五子之歌》:“民惟邦本,本固邦宁”。
《孟子·尽心下》:“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原君》:“古者以天下为主,君为客。”
这些思想在当下依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