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
①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源不深而望流之远,根不固而求木之长,德不厚而思国之理,臣虽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乎!人君当神器之重,居城中之大,将崇极天之峻,永保无疆之休。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俭,德不处其厚,情不胜其欲,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者也。
②凡百元首,承天景命,莫不殷忧而道著,功成而德衰。有善始者实繁,能克终者盖寡。岂取之易而守之难乎?昔取之而有余,今守之而不足,何也?夫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竭诚则胡越为一体,傲物则骨肉为行路。虽董之以严刑,振之以威怒,终苟免而不怀仁,貌恭而不心服。怨不在大,可畏惟人;载舟覆舟,所宜深慎;奔车朽索,其可忽乎!
(节选自魏征《谏太宗十思疏》)
乙
异史氏曰:“天子偶用一物,未必不过此已忘;而奉行者即为定例。加以官贪吏虐,民日贴妇卖儿,更无休止。故天子一跬步,皆关民命,不可忽也。独是成氏子以蠹贫,以促织富,裘马扬扬。当其为里正、受扑责时,岂意其至此哉?天将以酬长厚者,遂使抚臣、令尹,并受促织恩荫。闻之:一人飞升,仙及鸡犬。信夫!”
(节选自蒲松龄《促织》)
7.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加句读,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3分)
8.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思国之安者”的“安”是安定的意思,与《鸿门宴》中“沛公安在”的“安”不相同。
B.“人君当神器之重”的“当”有“掌握”之义,与《六国论》“当与秦相较”的“当”相同。
C.跬步,古时举足一次为“跬”,举足两次为“步”;在本文中用来引申为一举一动。
D.恩荫,指因上辈有功而给予下辈入学、任官的待遇;在文中指抚臣等人沾光受益。
9.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甲文第①段以“固本浚源”为喻引出话题,生动形象地说明居安思危、戒奢以俭的重要性。
B.甲文第②段称呼尊敬,多用“人君”“元首”等词语,突出对方地位,既表敬畏,也是提醒。
C.甲文第②段概括历代君主创业而不能守成的规律,对比分析“殷忧”与“得志”的不同心态与结果。
D.“一人飞升,仙及鸡犬”凸显人物命运,揭露官贪吏虐的黑暗,批判以虫致富的无情,讽刺当时社会。
10.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虽董之以严刑,振之以威怒,终苟免而不怀仁,貌恭而不心服。
(2)独是成氏子以蠹贫,以促织富,裘马扬扬。
11.《谏太宗十思疏》中说“其可忽乎”,《促织》中言天子“不可忽也”,请结合选文分析“不可忽”的原因。(3分)
参考答案
7.D J M(对一处给1分。)
8.B(《六国论》“当与秦相较”的“当”翻译为“假使”,与“人君当神器之重”的“当”不相同。)
9.D(“批判以虫致富的无情”有误。)
10.(1)即使用严酷的刑罚来督察他们,用盛怒来威吓他们,他们最终只是苟且免于刑罚,但不会感念皇上的仁德,外表恭顺但心里并不顺从。
(“董”指督察;“振”同“震”,威吓;“苟免”,指苟且免于刑罚;状语后置句“以严刑董之”“以威怒振之”,各1分,语句通畅1分。)
(2)唯独这个成名因为胥吏侵害而贫穷.又因为进贡蟋蟀而富有,穿上名贵的皮衣,坐上豪华的马车,得意洋洋。
(“蠹”蛀虫,比喻胥吏;“裘马”名词做动词,各1分,语句通畅1分)
11.《促织》:天子一时的嗜好会给百姓带来深重的灾难,要审慎从事。(1分)
《谏太宗十思疏》:要保持对自身的反思,时时殷忧(1分);要警惕民心向背,不能劳民伤财(1分)。
【参考译文】
甲
我听说想要树木长得好,一定要使它的根牢固;想要泉水流得远,一定要疏通它的源泉;想要国家安定,一定要厚积道德仁义。源泉不深却希望泉水流得远,根系不牢固却想要树木生长得高,道德不深厚却想要国家安定,微臣虽然愚笨,(也)知道这是不可能的,更何况(您这)聪明睿智(的人)呢!国君处于皇帝的重要位置,在天地间尊大,就要推崇皇权的高峻,永远保持安宁和吉庆。如果不在安逸的环境中想着危难,戒奢侈而行节俭,道德不能保持宽厚,性情不能克服欲望,这也如同挖断树根却想要树木长得茂盛,堵塞源泉却想要泉水流得远一样啊!
(古代)所有的帝王,承受了上天赋予的重大使命,他们没有一个不为国家深切地忧虑而且治理成效显著的,但一旦功业建成就德性衰减。国君开头做得好的实在很多,能够坚持到底的大概很少。难道是取得天下容易守住天下困难吗?当初取得天下时才能有余,现在守天下就显得才能不足,什么原因呢?因为处在深重的忧虑之中,一定能竭尽诚心来对待臣民。成功之后,就放纵自己的性情来傲视别人。竭尽诚心,胡越之人也将同心同德;傲视别人,至亲骨肉也会成为不相干的路人。即使用严酷的刑罚来督责(人们),用威风怒气来吓唬(人们),人们最终只求苟且免于刑罚而不怀念感激国君的仁德,表面上恭敬但在心里不服气。(臣民)对国君的怨恨不在大小,可怕的只是百姓的力量;(他们像水一样)能够负载船只,也能颠覆船只,这是应当深切戒慎的;用腐烂的绳索驾驭疾驰的马车,难道能忽视不管吗?
乙
异史氏说:“皇帝偶尔使用一件东西,未必不是用过它就忘记了;然而下面执行的人却把它作为一成不变的惯例。加上官吏贪婪暴虐,老百姓一年到头抵押妻子卖掉孩子,更加没完没了。所以皇帝的一举一动,都关系着老百姓的性命,不可忽视啊!唯独这个成名因为胥吏侵害而贫穷,又因为进贡蟋蟀而富有,穿上名贵的皮衣,坐上豪华的车马,得意洋洋。当他充当里正受到责打时,哪里想到他会有这种境遇呢!老天将要用这些酬报那些年纪大又老实忠厚的人,就连巡抚、县官都受到蟋蟀的恩惠了。听说:一人得道成仙,连鸡狗都可以上天。确实是这样的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