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越网

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节选)阅读答案解析与翻译

2020-12-19 16:01超越网

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①(节选)
(宋)苏轼
与可画竹,初不自贵重,四方之人持缣素而请者,足相蹑于其门。与可厌之,投诸地而骂曰:“吾将以为袜材。”士大夫传之,以为口实。及与可自洋州还,而余为徐州。与可以书遗余曰:“近语士大夫,吾墨竹一派,近在彭城,可往求之。袜材当萃于子矣。”
书尾复写一诗,其略云:“拟将一段鹅溪绢,扫取寒梢万尺长。”予谓与可:“竹长万尺,当用绢二百五十匹,知公倦于笔砚,愿得此绢而已。”与可无以答,则曰:“吾言妄矣。世岂有万尺竹哉?”余因而实之,答其诗曰:“世间亦有千寻竹,月落庭空影许长。”与可笑曰:“苏子辩则辩矣,然二百五十匹绢,吾将买田而归老焉。”因以所画筼筜谷偃竹遗予曰:“此竹数尺耳,而有万尺之势。“筼筜谷在洋州,与可尝令予作洋州三十咏,《筼筜谷》其一也。予诗云:“汉川修竹贱如蓬,斤斧何曾赦箨龙。料得清贫馋太守,渭滨千亩在胸中。”与可是日与其妻游谷中,烧笋晚食,发函得诗,失笑喷饭满案。
元丰二年正月二十日,与可没于陈州。是岁七月七日予在湖州曝书画见此竹废卷而哭失声昔曹孟德祭桥公文有车过腹痛②之语而予亦载与可畴昔戏笑之言者以见与可于予亲厚无间如此也
(注释)
①〔文与可〕苏轼表兄兼好友,名同,字与可,北宋著名画家,善画竹,曾画筼筜谷偃竹图赠苏轼。筼筜谷,在陕西洋县西北,宋神宗熙宁八年(1075),文同任洋州知州,曾在此谷中筑亭。②〔车过腹痛〕语出曹操祭奠桥玄之文《祀故太尉桥玄文》:“承从容约誓之言:‘殂逝之后,路有经由,不以斗酒只鸡过相沃酹,车过三步,腹痛勿怪。’虽临时戏笑之言,非至亲之笃好,胡肯为此辞乎?”
7.下列各项,加点的词语解释全对的一项是(   )
A.初不自贵重:宝贵/与可厌之:代词,代指人们求画的行为
B.近语士大夫:告诉/持缣素而请者:连词,表示顺承关系
C.余因而实之:证明/知公倦于笔砚:介词,引入对象,相当于“对”“对于”
D.苏子辩则辩矣:辩解/因以所画筼筜谷偃竹遗予曰:介词,把
8.下列各项,对文中划波浪线的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是岁七月七日/予在湖州曝书画/见此竹废卷/而哭失声/昔曹孟德祭桥公文/有车过腹痛之语/而予亦载与可畴昔戏笑之言者/以见与可于予亲厚无间/如此也
B.是岁七月七日/予在湖州/曝书画见此竹/废卷而哭失声/昔曹孟德祭桥/公文有车过腹痛之语/而予亦载与可畴昔戏笑之言者/以见与可于予亲厚无间如此也
C.是岁七月七日/予在湖州曝书画/见此竹/废卷而哭失声/昔曹孟德祭桥公文/有车过腹痛之语/而予亦载与可畴昔戏笑之言者/以见与可于予亲厚无间如此也
D.是岁七月七日/予在湖州曝书画/见此竹/废卷而哭失声/昔曹孟德祭桥/公文有车过腹痛之语/而予亦载与可畴昔/戏笑之言者以见与可于予亲厚无间/如此也
9.下列各项中,解说有误的一项是(   )
A.本文是一篇“记”。“记”是古代一种散文体裁,以叙事为主。可叙事、写景、状物,描写等等,也可用以抒发情怀抱负,但一般不用来阐述观点。
B.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是“全才”式的艺术巨匠,在诗、词、文、书、画等诸方面成就斐然。其中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是他一生的重要转折点。
C.箨龙,是竹笋的别称。在文人的笔下,竹笋除了“箨龙”还有许多别称,如“竹萌”“竹雏”“竹胎”等等。“箨”指笋壳,色黄而有光泽,故而过去文人将其称为“锦箨”,意思是笋的外壳如锦缎般漂亮。
D.“寻”,是古代的长度单位。其古字形像一人伸开两臂丈量的样子,因伸开两臂的长度约合古代八尺,故一般认为八尺为一寻,也有说六尺或七尺为一寻的。
10.下列各项中,对文章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同虽然是有名的画家,但他起初对自己的作品并不看重,导致求画者争相而至,这使文同颇为厌烦,就把求画者送来请他作画的素绢用来做袜子。
B.文同写信给苏轼,开玩笑说已经告诉求画者,画墨竹的大师苏轼就在徐州,让他们去向已到徐州任职的苏轼求画。
C.选文第一段主要记录文同与苏轼的书信往来,在这戏语笑言里,两人的胸襟气度、智慧才能和彼此间亲密的友谊,都得到了活泼生动的表现,文风幽默风趣,更衬托出第二段的怀人之悲。
D.选文第二段写苏轼睹物思人,并用曹操祭桥玄的典故,意指自己与文同也是情意深厚的至亲笃好,引用典故自然贴切,读来情思绵长,悲意顿生,平淡语中更显出悼念故友的挚情一片。
11.将文中划线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与可无以答,则曰:“吾言妄矣。世岂有万尺竹哉?(与可没有办法回答,就说:“我的话说错了,世上哪里有万尺长的竹子呢?)
(2)与可是日与其妻游谷中,烧笋晚食,发函得诗,失笑喷饭满案。



7.C
8.C
9.A
10.A
11.(1)与可没有办法回答,就说:“我的话说错了,世上哪里有万尺长的竹子呢?
(2)与可这天正和他的妻子在山谷中游赏,烧笋当晚饭吃,打开信封看到诗,禁不住大笑,把嘴里的饭喷了满桌子。

【分析】
7.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词语在句中意义和用法的能力。
A项,解释错误,“初不自贵重”,贵:意动用法,认为……宝贵;
B项,解释错误,“持缣素而请者”,而:表示修饰关系的连词;
D项,解释错误,“苏子辩则辩矣”,辩:有口才,善言辞。
故选C。
8.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划线句子的大意是:那一年的七月七日,我在湖州晾书画,见到这幅墨竹图,便停止了晾书,失声痛哭起来。以前曹操祭奠桥公文中有车过坟前就会腹痛的话,而我也记载下来从前和与可开玩笑的话,可以看出我和与可之间的亲密、深厚的情谊。
句中,“在湖州”是“曝书画”的状语,中间不能断开,排除B项。“废卷而哭失声”中,“废卷”与“哭失声”是两个连续的动作,中间由“而”连接,这个句子中间不能断开,排除A项。“祭桥”是“公文”的定语,中间不能断开,排除D项。
故选C。
9.
本题考查学生对古代文化常识的识记能力。
A项,“但一般不用来阐述观点”表述错误。“记”还可议论,可以阐述观点。比如《岳阳楼记》。
故选A。
10.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理解能力。
A项,“就把求画者送来请他作画的素绢用来做袜子”理解错误,文同说要把素绢用来做袜子,只是一句厌烦时说的戏语,并未付诸行动。
故选A。
11.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语句的能力。
(1)无以,没有办法;妄,形容词,胡乱、荒诞、不真实;岂,表示反问,怎么、哪里。
(2)“与可是日与其妻游(于)谷中”,省略句、状语后置句;是日,这天;发,打开;函,信封;食,吃;案,几案、桌子。

参考译文
文与可画竹子,起初,对自己的墨竹画并不看重。各地拿着丝绢前来求画的人,一个接着一个地找上门来。与可很厌烦他们,把丝绢抛在地上骂道:“我要拿这些丝绢去做袜子!”致使士大夫把这当成话柄相传。后来,与可自洋州回京师,我去徐州任知州,与可写信跟我说:“我近来告诉士大夫们说,我们墨竹画派近在彭城,你们可以去那里求画。这回袜子材料应当集中到你那里了。”
信尾还写了一首诗,其中大概意思说:“拟将一段鹅溪绢,扫取寒梢万尺长。”我对与可说:“竹子长万尺,应该用二百五十匹绢,我知道您是懒怠做画,只是想要得到这些绢而已!”与可无言可对,就说:“我说错了,世上哪里有万尺长的竹子呢?”我对这做出了解释,回答他的诗说:“世间亦有千寻竹,月落庭空影许长。”与可笑道:“苏公真善辩啊!若有二百五十匹绢,我就要拿它买田还乡养老了。”随着把他所画的《筼筜谷偃竹》赠给了我,说:“这竹子只不过数尺,却有万尺的气势。”筼筜谷在洋州,与可曾经让我作《洋州三十咏》诗,《筼筜谷》就是其中的一首。我的诗说:“汉川修竹贱如蓬,斤斧何曾赦箨龙。料得清贫馋太守,渭滨千亩在胸中。”与可那天正和他的妻子在谷中游赏,烧笋当晚饭吃,打开信封看到诗,禁不住大笑,把嘴里的饭喷了满桌子。
元丰二年正月二十日,与可死于陈州。那一年的七月七日,我在湖州晾书画,见到这幅墨竹图,便停止了晾书,失声痛哭起来。以前曹操祭奠桥公文中有车过坟前就会腹痛的话,而我也记载下来过去和与可开玩笑的话,可以看出我和与可之间的亲密、深厚的情谊。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