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
孟子曰:“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运之掌上。所以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非恶其声而然也。由是观之,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有是四端而自谓不能者,自贼者也;谓其君不能者,贼其君者也。凡有四端于我者,知皆扩而充之矣,若火之始然,泉之始达。苟能充之,足以保四海;苟不充之,不足以事父母。”
(乙)
无恒产而有恒心者,惟士为能。若民,则无恒产,因无恒心。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已。及陷于罪,然后从而刑之,是罔民也。焉有仁人在位,罔民而可为也!是故明君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然后驱而之善,故民之从之也轻。今也制民之产,仰不足以事父母,俯不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苦,凶年不免于死亡;此惟救死而恐不赡,奚暇治礼义哉!王欲行之,则盍反其本矣!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八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20.孟子在人格修养上的基本主张是________,在为政治国上的基本主张是________。
21.下列加点词语活用类型与其他三项不相同的一项是( )
A.树之以桑 B.端章甫,愿为小相 C.常以身翼蔽沛公 D.籍吏民,封府库
22.下列句子句式与其他三项不相同的一项是( )
A.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B.沛公安在
C.莫之能御也
D.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
23.下列句子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
A.若火之始然
B.令将军与臣有郤
C.距关,毋内诸侯
D.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24.以上两个语段都体现了孟子文章的论辩艺术,请分别结合具体内容分析。
答
20. 人皆有不忍人之心/恻隐之心 民贵君轻/仁政
21.C
22.D
23.D
24.甲段:举例论证,如“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排比,如“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
乙段:排比,如“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八口之家,可以无饥矣”;对比论证,如将“君制民之产”和“今也制民之产”的做法对比,突出自己“仁政”的主张。
【分析】
20.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概括文中信息的能力。
语段一“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孟子从人性的前提推导政治,具体说,从人人都有“不忍人之心”的仁心推导仁政。可知,孟子在人格修养上的基本主张是“人皆有不忍人之心”。
语段二“是故明君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然后驱而之善,故民之从之也轻”,他的主张,首先是要给人民一定的产业,使他们能养家活口,安居乐业。可见,他在为政治国上的基本主张是“仁政”。
21.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实词中的词类活用现象的理解能力。
A.名词作动词,种植。
B.名词作动词,戴着礼帽。
C.名词作状语,像鸟张开翅膀一样。
D.名词作动词,登记。
故选C。
22.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的能力。
A.宾语前置,“未之有”正常句式为“未有之”。
B.宾语前置,“沛公安在”正常句式为“沛公在安”。
C.宾语前置,“莫之能御” 正常句式为“莫能御之”。
D.主谓倒装,“宜乎百姓之谓我爱” 正常句式为“百姓之谓我爱宜乎”。
故选D。
23.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词语中的通假字现象的理解能力。
A.“然”通“燃”,燃烧。
B.“郤”通“隙”,隔阂、嫌怨。
C.“距”通“拒”,把守的意思,“内”通“纳”,接纳。
故选D。
24.
本题考查学生赏析文章艺术手法的能力。
语段一为了论证“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这一观点,孟子以“孺子将入于井”举例论证,展开了进一步的论述,说明了“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这乃是人的本能。之后,运用排比句“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指出了“四心”与“四端”的关系。
语段二“是故明君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然后驱而之善,故民之从之也轻。今也制民之产,仰不足以事父母,俯不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苦,凶年不免于死亡”,运用对比论证,将“君制民之产”和“今也制民之产”的做法对比,突出自己“仁政”的主张。“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八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运用排比,强调富民的观点。
参考译文:
甲
孟子说:“每个人都有怜悯体恤别人的心情。古代圣王由于怜悯体恤别人的心情,所以才有怜悯体恤百姓的政治。用怜悯体恤别人的心情,施行怜悯体恤百姓的政治,治理天下就可以像在手掌心里面运转东西一样容易了。之所以说每个人都有怜悯体恤别人的心情,是因为,如果今天有人突然看见一个小孩要掉进井里面去了,必然会产生惊惧同情的心理——这不是因为要想去和这孩子的父母拉关系,不是因为要想在乡邻朋友中博取声誉,也不是因为厌恶这孩子的哭叫声才产生这种惊惧同情心理的。由此看来,没有同情心,简直不是人;没有羞耻心,简直不是人;没有谦让心,简直不是人;没有是非心,简直不是人。同情心是仁的发端;羞耻心是义的发端;谦让心是礼的发端;是非心是智的发端。人有这四种发端,就像有四肢一样。有了这四种发端却自认为不行的,是自暴自弃的人;认为他的君主不行的,是暴弃君主的人。凡是有这四种发端的人,知道都要扩大充实它们,就像火刚刚开始燃烧,泉水刚刚开始流淌。如果能够扩充它们,便足以安定天下,如果不能够扩充它们,就连赡养父母都成问题。”
乙
没有长久可以维持生活的产业而常有善心,只有有志之士才能做到,至于老百姓,没有固定的产业,因而就没有长久不变的心。如果没有长久不变的善心,(就会)不服从约束、犯上作乱,没有不做的了。等到(他们)犯了罪,随后用刑法去处罚他们,这样做是陷害人民。哪有仁爱的君主掌权,却可以做这种陷害百姓的事呢?所以英明的君主规定老百姓的产业,一定使他们上能赡养父母,下能养活妻子儿女;年成好时能丰衣足食,年成不好也不致于饿死。这样之后督促他们做好事。所以老百姓跟随国君走就容易了。如今,规定人民的产业,上不能赡养父母,下不能养活妻子儿女,好年景也总是生活在困苦之中,坏年景免不了要饿死。这样,只把自己从死亡中救出来,恐怕还不够,哪里还顾得上讲求礼义呢?大王真想施行仁政,为什么不回到根本上来呢?(给每家)五亩地的住宅,种上桑树,(那么)五十岁的人就可以穿上丝织的衣服了;鸡、小猪、狗、大猪这些家畜,不要失去(喂养繁殖的)时节,七十岁的人就可以有肉吃了;一百亩的田地,不要(因劳役)耽误了农时,八口人的家庭就可以不挨饿了;重视学校的教育,反复地用孝顺父母,尊重兄长的道理叮咛他们,头发斑白的老人便不会再背着、顶着东西在路上走了。老年人穿丝衣服吃上肉,老百姓不挨饿受冻,如果这样还不能统一天下,那是没有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