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须陀,弘农阌乡人也。性刚烈,有勇略。弱冠从史万岁讨西爨,以功授仪同。后从杨素击平汉王谅,加开府。大业中,为齐郡赞务。会兴辽东之役,岁饥,须陀将开仓赈给。官属咸曰:“须待诏敕。”须陀曰:“如待报至,当委沟壑。吾若以此获罪,死无所恨。”先开仓而后状,帝嘉而不责。
天下既承平日久,多不习兵。须陀独勇决善战,又长抚驭,得士卒心,号为名将。时贼帅王薄北连豆子航贼孙宣雅、石祗阁、郝孝德等,众十余万,攻章丘。须陀大破之,露布以闻。帝大悦,优诏褒扬,令使者图画其形容奏之。其年,贼裴长才,石子河等奄至城下,须陀与战,长才败走。后数旬,贼帅秦君弘、郭方预等园北海,须陀倍道而进,大败之。司隶刺史裴操之上状,帝遣使劳问之。十年,贼左孝友屯蹲狗山,须陀列八营以逼之。孝友窘迫,面缚来降。其党解象、王良、郑大彪、李脘等众各万计,须陀平之,威振东夏。以功迁齐郡通守,领河南道十二郡黜陟讨捕大使。俄而贼卢明月众十余万将寇河北,次祝阿。须陀邀击,杀数千人。贼吕明星、师仁泰、霍小汉等众各万余,扰济北,须陀击走之。寻将兵拒东郡贼翟让,前后三十余战,每破走之。转荥阳通守。时李密说让取洛口仓,遂逼来荥阳。须陀拒之,让惧而退,须陀乘之。密先伏数千人邀击之须陀败被围溃辄出左右不能尽出复入救之往来数四众皆败。乃仰天曰:“兵败如此,何面见天子乎!”乃下马战死。其所部兵昼夜号哭,数日不止。帝令其子元备总父兵。元备时在齐郡,遇贼,竟不果行。
(节选自《北史》卷八十五)
9.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密先伏数千人邀击之/须陀败/被围/溃围辄出左右/不能尽出/复入救之往来数/四众皆败
B.密先伏数千人/邀击之须陀/败被围/溃围辄出左右/不能尽出/复入救之/往来数四/众皆败
C.密先伏数千人/邀击之须陀/败被围/溃围辄出/左右不能尽出/复入救之往来数/四众皆欢
D.密先伏数千人邀击之/须陀败/被围/溃围辄出/左右不能尽出/复入救之/往来数四/众皆败
10.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弱冠:古时男子十五岁为成人,初加冠,因体犹未壮,故称”弱冠”。
B.诏敕:即"诏书”,指皇帝颁发命令布告臣民的文书。
C.露布:指不封口的文书、奏章等,也指军旅文书中的告捷文书,文中为后者。
D.通守:佐理郡务,职位略低于太守,文中张须陀曾两度出任此职。
1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张须陀是弘农阌乡人,性情刚烈,勇敢有谋略。年轻时曾跟从史万岁讨伐西爨,因战功被授予仪同一职,后来又曾跟随杨素攻打平汉王谅,加授开府。
B.天下太平的日子久了,人们大多不擅长打仗,只有张须陀勇敢善战,又擅长安抚驾驭士兵,很得士兵拥戴,当时被称为名将,也打了很多胜仗。
C.贼寇左孝友驻扎在蹲狗山,张须陀并不直接攻打他,而是排列八营来逼迫他,左孝友感到没有出路,自己两手反绑来投降,他的徒众也都被张须陀平定了。
D.张须陀战死之后,他的士兵日夜号哭,几天都不停止。皇帝感到只有让他的儿子元备去统领他父亲的军队才能使军队稳定,但元备因为路途遥远没有成行。
12.请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如待报至,当委沟壑。吾若以此获罪,死无所恨。
(2)帝大悦,优诏褒扬,令使者图画其形容奏之。
13.根据材料,概括张须陀在任政地方和领兵打仗两方面的优秀品质。
答
9.D
10.A
11.D
12.(1)如果等待答复到,百姓应当饿倒在沟壑里了。如果我因为这个获罪,死无遗憾。
(2)皇帝非常高兴,下诏褒扬,让使者画了他的样子送给他。
13.①为政一方,以天下苍生为念,饥荒之年,敢于担责,开仓济民。②领兵打仗,勇猛善断,有谋略,又长于安抚驾驭士卒,很的士兵拥戴。
【解析】
【分析】
9.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断句的能力。
原句翻译为:当时李密预先在树林中埋伏数千人,截击张须陀军,张须陀战败,被李密军围困,后来张须陀溃围而出,左右的人不能都出来,张须陀策马入围营救他们,来回几次,其部下皆败散。
根据文意,“邀击之”的主语是“密”,与前文关系紧密,且“须陀败”叙述的是另一件独立事件,“须陀”连在“邀击之”后表意不明,故“邀击之”与“须陀败”之间必须断开,排除答案B、C;“溃围辄出”的主语是“张须陀”,此句独立成句,“左右不能尽出”的主语是“左右”,此句独立成句,故应该在“左右”前断开,排除答案A。
故选D。
10.
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
A项,“古时男子十五岁为成人,初加冠”表述错误,应该是“古时男子二十岁为成人,初加冠,因体犹未壮,谓之‘弱冠’”。
故选A。
11.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分析文本内容的能力。
D项,“但元备因为路途遥远没有成行”表述错误。根据原文,“元备时在齐郡,遇贼,竟不果行”,元备没有成行的原因是遇到了贼人。
故选D。
12.
本题考查文言文翻译的能力。
赋分点:
(1)报,答复;委沟壑,(把尸体)丢弃在沟壑之中,这是对“死人”的委婉说法;恨,遗憾。
(2)优诏,褒美嘉奖的诏书;图画,画图,画像;形容,相貌,样子。
13.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概括文章内容要点的能力。
根据文意,张须陀在任政地方和领兵打仗两方面都表现出优秀的品质。由“会兴辽东之役,岁饥,须陀将开仓赈给。官属咸曰:‘须待诏敕。’须陀曰:‘如待报至,当委沟壑。吾若以此获罪,死无所恨。’”可知,张须陀在主政地方时,是心怀百姓、非常爱民的;由文中“须陀独勇决善战”“其所部兵昼夜号哭,数日不止”等文字,以及他与“王薄、孙宣雅、石祗阁、郝孝德”“裴长才、石子河”“左孝友”“卢明月”“吕明星、师仁泰、霍小汉”等数人的交战来看,他是勇猛善断、有谋略的,而且颇受士兵拥戴。
参考译文:
张须陀,弘农阌乡人。张须陀性格刚烈,勇敢有谋略。成年跟从史万岁讨伐西爨,因功勋卓著授仪同,赏赐物三百段。后来张须陀跟随杨素攻打并平定了汉王杨谅的作乱,因为有功劳,被授权可以成立府署。大业年间,担任齐赞务。适逢辽东战役,又遇上饥荒,张须陀将打开粮仓救济百姓。属官都说:“必须等待诏书”。张须陀说:“如果等待答复到,百姓可能都被抛到沟壑里去了。如果我因为这个获罪,死无遗憾。”于是他先行开仓济民,然后才向皇帝报告,皇帝对他予以嘉奖而没有责罚他。
当时天下太平日子过久了,多不熟悉战争。唯独只有张须陀勇决善战,又擅长抚慰统帅士兵,深得将士的拥戴,在当时被称为名将。这一年,王薄又联合豆子贼孙宣雅、石祗阁、郝孝德等十多万人攻打章丘。张须陀率军大败贼军,用露布捷报向皇帝上报。皇帝非常高兴,下诏褒扬,让使者画了他的样子送给他。那一年,贼裴长才、石子河等众二万人,突然到城下,张须陀和他们战斗,裴长才战败逃走。后几十天,贼帅秦君弘、郭方预等合兵围攻北海,兵锋锐不可当,张须陀率兵加速而进,击败贼人。司隶刺史裴操之上奏汇报战绩,皇帝派遣使者慰问他们。大业十年,叛贼左孝友屯兵狗山,张须陀布阵八营围困他。左孝友四面受困,窘迫,双手反绑于背而面向前来投降,他的党羽解象、王良、郑大彪、李脘等数万人,张须陀平定了他们,威势震慑东夏一带。张须陀因为功勋升任齐郡通守,任河南道十二郡黜陟讨捕大使。不久贼卢明月十多万人,将侵犯河北,在祝阿驻扎。张须陀拦击,杀死数千人。贼吕明星、师仁泰、霍小汉等数万人,侵扰济北,张须陀击败他们,逃走了。不久率领军队抵拒东郡贼人翟让,前后三十余战,每每打跑了他们,转任荥阳通守。当时李密劝说翟让攻取洛口仓,进而进逼荥阳。张须陀阻挡他们,翟让恐惧而退,张须陀乘势追击。当时李密预先在树林中埋伏数千人,截击张须陀军,张须陀战败,被李密军围困,后来张须陀溃围而出,左右的人不能都出来,张须陀策马入围营救他们,来回几次,其部下皆败散,于是仰头向天说:“兵败到如此地步,有什么面目去见天子呢?”于是下马战死。他手下的士兵将士日夜痛苦,连续多天都不停止。皇帝命令张须陀的儿子张元备前去统领张须陀的军队,张元备当时在齐郡,遇到贼兵,最终也没有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