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越网

子夏问孝阅读答案与翻译

2019-07-17 10:57超越网

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
(《论语·为政》)
子路问于孔子曰:“有人于此,夙兴夜寐,耕耘树艺,手足胼胀,以养其亲,然而无孝之名,何也?”孔子曰:“意者身不敬与?辞不逊与?色不顺与?”
(《荀子·子道》)
孟子曰:“事,孰为大?事亲为大。守,孰为大?守身为大。不失其身而能事亲者,吾闻之矣;失其身而能事其亲者,吾未之闻也。”
(《孟子·离娄上》)
21. 根据上面文字,概括孔子的孝道。
22. 对孔子和孟子的孝道进行简要评析。
【答案】21. 孔子认为孝就要在父母面前保持敬爱和悦的态度,而不仅仅是物质上满足父母的需要。 
22. 孔子孝道要点:这种孝道强调满足父母的精神需要,在当今社会更有现实意义。
孟子的孝道要点:修身的根本是守护好自身。修身是孝行的起码要求,守护自身而不使自己陷入不仁不义不忠不孝,就能侍奉好父母。强调了个人修身与孝道的关系。
【解析】
【21题详解】
本题考查概括内容要点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要读懂题干,抓住关键词句理解文本的思想内涵,再进行分析概括作品内容要点。本题要求“根据上面文字,概括孔子的孝道”。孔子认为“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意思是说“(当子女的要尽到孝),最不容易的就是对父母和颜悦色,仅仅是有了事情,儿女需要替父母去做,有了酒饭,让父母吃,难道能认为这样就可以算是孝了吗?”“意者身不敬与?辞不逊与?色不顺与?” 意思是说“想来大概是他举止不恭敬吧!或许是他说话不谦虚吧!或许是他脸色不温顺吧!”可以概括为孔子认为孝不仅是物质上满足父母的需要,还要在父母面前保持敬爱和悦的态度。
【22题详解】
本题考查概括并评价作品的思想内容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要读懂题干,分析概括作品内容,抓住关键词句理解文本的思想内涵,再进行概括、评价。本题要求“对孔子和孟子的孝道进行简要评析”。首先要翻译理解材料,孔子认为“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即孔子强调孝道要满足父母的精神需要。而孟子认为“守身为大。不失其身而能事亲者,吾闻之矣”,修身是孝行的起码要求,强调了个人修身与孝道的关系。做子女的应该正道直行,爱护自己,让父母放心,这才是真正的“事亲”。他们的思想在当今社会仍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参考译文:
子夏问什么是孝,孔子说:“(当子女的要尽到孝),最不容易的就是对父母和颜悦色,仅仅是有了事情,儿女需要替父母去做,有了酒饭,让父母吃,难道能认为这样就可以算是孝了吗?” (《论语•为政》)
子路问孔子说:“这里有个人,早起晚睡,耕地锄草栽植播种,手脚都磨出了老茧,以此来赡养自己的父母,却没有孝顺的名声,为什么呢?”孔子说:“想来大概是他举止不恭敬吧!或许是他说话不谦虚吧!或许是他脸色不温顺吧!(《荀子•子道》)
孟子说:侍奉谁最为重要?侍奉父母最为重要。守护什么东西最为重要?守护自身的节操最为重要。不丧失自身的节操又能侍奉自己父母的人,我听说过;丧失自身的节操又能侍奉自己父母的人,我未曾听说过。(《孟子•离娄上》)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