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越网

荀子《劝学》姚鼐《登泰山记》阅读答案与翻译

2022-02-17 11:10超越网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践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荀子《劝学》)
戊申晦,五鼓,与子颍坐日观亭,待日出。大风扬积雪击面。亭东自足下皆云漫。稍见云中白若樗蒱数十立者,山也。极天云一线异色,须史成五采。日上,正赤如丹,下有红光动摇承之,或曰,此东海也。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皓驳色,而皆若偻。
亭西有岱祠,又有碧霞元君祠。皇帝行宫在碧霞元君祠东。是日观道中石刻,自唐显庆以来;其远古刻尽漫失。僻不当道者,皆不及往。
(姚鼐《登泰山记》)
6.解释文中加点的词
(1)彰_______________     (2)锲_______________     (3)稍_______________
7.下列关于古代文化常识的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
A.荀子是战国末期思想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主张“性恶论”,《荀子》为其独著之书。
B.“泰”字原来就有“高大、通畅”之意,后引申为“大而稳,稳而安”,随即出现了“稳如泰山”“国泰民安”“泰山鸿毛”之说。
C.“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中的“跬步”是古代的长度单位。古代称跨出两脚为“跬”,跨出一脚为“步”。
D.“朔”指农历每月的最后一天,农历中每月初一称“晦”,十五称“望”,十六称“既望”。
8.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
(1)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2)或得日或否,绛皓驳色,而皆若偻。
9.请用“/”给文中画波浪线部分断句。
学恶乎始?恶乎终?曰:其数则始乎诵经终乎读礼其义则始乎为士终乎为圣人真积力久则入,学至乎没而后止也。故学数有终,若其义则不可须史舍也。为之,人也;舍之,禽兽也。
《劝学》
其数则始乎诵经终乎读礼其义则始乎为士终乎为圣人真积力久则入。


6. 清楚     雕刻     逐渐
7.B
8.(1)借助船只的人,并非善于游泳,却能横渡江河。
(2)有的被日光照着,有的没有被照着,或红或白,颜色错杂,都像鞠躬的样子。
9.其数则始乎诵经/终乎读礼/其义则始乎为士/终乎为圣人/真积力久则入。

【解析】
6.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
(1)“而闻者彰”意思是,可是听的人在远处也能听得很清楚。彰:清楚。
(2)“锲而舍之”意思是“如果刻几下就停下来了”。锲:雕刻。
(3)“稍见云中白若樗蒱数十立者,山也”意思是“依稀可见云中几十个白色的像骰子似的东西,那是山峰”。稍:逐渐。
7.
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学文化常识的能力。
A.“《荀子》为其独著之书”错,《荀子》部分为荀子弟子记录;
C.“古代称跨出两脚为‘跬’,跨出一脚为‘步’”错,“跬”和“步”意思相反;
D.“‘朔’指农历每月的最后一天,农历中每月初一称‘晦’”错,朔,农历每月初一;晦,农历每月的最后一天。
故选B。
8.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1)题得分点有:“假”,借、凭借;“水”,名词作动词,游泳;“绝”,横渡。
(2)题得分点有:“或”,有的;“驳色”,颜色错杂;“若偻”,好像鞠躬的样子。
9.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句子大意是:按其途径而言,应该从诵读《诗》、《书》等经典入手到《礼经》结束;就其意义而言,则从做书生入手到成为圣人结束。真诚力行,这样长期积累,必能深入体会到其中的乐趣,学到死方能后已。
“始乎诵经”“终乎读礼”结构一致,应在“经”和“礼”后断开;“始乎为士”“终乎为圣人”意思相对,应在“士”和“人”后断开。

参考译文:
我曾经整天思索,却不如片刻学到的知识多;我曾经踮起脚远望,却不如登到高处看得广阔。登到高处招手,胳膊没有加长,可是别人在远处也能看见;顺着风呼叫,声音没有变得洪亮,可是听的人在远处也能听得很清楚。借助车马的人,并不是脚走得快,却可以达到千里之外;借助舟船的人,并不善于游泳,却可以横渡江河。君子的资质秉性跟一般人没有不同,只是君子善于借助外物罢了。
堆积土石成了高山,风雨从这里兴起;汇积水流成为深渊,蛟龙从这儿产生;积累善行养成高尚的道德,精神得到提升,圣人的心境由此具备。所以不积累一步半步的行程,就没有办法达到千里之远;不积累细小的流水,就没有办法汇成江河大海。骏马一跨跃,也不足十步远;劣马连走十天,它的成功在于不停止。如果刻几下就停下来了,那么腐朽的木头也刻不断。如果不停地刻下去,那么金石也能雕刻成功。蚯蚓没有锐利的爪子和牙齿,强健的筋骨,却能向上吃到泥土,向下喝到地下的泉水,这是由于它用心专一。螃蟹有六条腿,两个蟹钳,但是没有蛇、鳝的洞穴它就无处藏身,这是因为它用心浮躁。
(荀子《劝学》)
戊申这一天是月底,五更的时候,我和子颍坐在日观亭里,等待日出。这时大风扬起的积雪扑面打来。日观亭东面从脚底往下一片云雾弥漫,依稀可见云中几十个白色的像骰子似的东西,那是山峰。天边的云彩形成一条线(呈现出)奇异的颜色,一会儿又变成五颜六色的。太阳升上来了,红的像朱砂一样,下面有红光晃动摇荡着托着它。有人说,这是东海。回头看日观峰以西的山峰,有的被日光照到,有的没照到,或红或白,颜色错杂,都像弯腰曲背鞠躬致敬的样子。
日观亭西面有岱祠,还有碧霞元君祠;皇帝的行宫在碧霞元君祠的东面。这一天,(还)观看了路上的石刻,都是从唐朝显庆年间以来的,那些更古老的石碑都已经模糊或缺失了。那些偏僻不对着道路的石刻,都赶不上去看了。
(姚鼐《登泰山记》)
断句部分译文:学习究竟应从何入手又从何结束呢?答:按其途径而言,应该从诵读《诗》、《书》等经典入手到《礼经》结束;就其意义而言,则从做书生入手到成为圣人结束。真诚力行,这样长期积累,必能深入体会到其中的乐趣,学到死方能后已。所以学习的教程虽有尽头,但进取之愿望却不可以有片刻的懈怠。毕生好学才成其为人,反之又与禽兽何异?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