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文一
①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晋军函陵,秦军氾南。
②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公从之。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许之。
③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④子犯请击之,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亦去之。
选文二
凡说之难,在知所说之心,可以吾说当之。所说出于为名高者也,而说之以厚利,则见下节而遇卑贱,必弃远矣。所说出于厚利者也,而说之以名高,则见无心而远事情,必不收矣。所说阴为厚利而显为名高者也,而说之以名高,则阳收其身而实疏之;说之以厚利,则阴用其言显弃其身矣。此不可不察也。
(注)本文段节选自韩非子《说难》。说难(shuì nán):游说进言的困难。
22.在下列选项中选出不含古今异义的一项( )
A.行李之往来
B.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C.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
D.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23.翻译第③段中的划线句。
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
24.根据选文一第③段的内容,阐述烛之武是如何说服秦伯退兵的。
25.烛之武能够成功说服秦伯的原因,用选文二中的话来说就是___________。(选取选文二中的一句原文回答)
答
22.C
23.越过别国把远方国家当做边邑,您知道这是困难的,(您)为什么要灭掉郑国来增加邻国的土地呢?
24.①烛之武先示弱,用副词“既”、语气词“矣”来透露出郑国必定灭亡的无奈心态,表明郑国不敢以卵击石,让秦伯放下警惕之心,再用敬语“执事”来表达对秦伯的尊重,含请托之意,拉近与秦波的距离;
②然后先从郑国地理位置僻远、秦国管理困难的角度,阐述了“亡郑”无益于秦国,只会让晋国获利;(亡郑利晋)
③晋国获利等于是削弱了秦国,放过郑国对秦国有利;(舍郑利秦)
④最后,追溯晋国背弃恩义的历史,提醒秦伯,晋国贪得无厌并非是可靠的盟友,最终全服秦伯退师。
25.知所说之心,可以吾说当之。
【分析】
22.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古今异义词意思的能力。
古汉语中有大量古今字形相同而意义用法不同的词。把古文中的字词变成了现代的词语。词汇的发展,体现于实词上,最显著的就是词义的古今变化。古今词义的差别,因其演变情形的不同,大致有如下几种:词义扩大、词义缩小、词义转移、感情色彩变化、名称说法改变、词义弱化、词义强化、古褒今贬或古贬今褒。
A.“行李”,古今异义,古义,出行的人;今义,出门所带的包裹物品;
B.“夫人”,古今异义,古义,那个人;今义,用来尊称一般人的妻子;
C.“寡人”,古今同义,均指古代君主的谦称;
D.“东道主”,古今异义,古义,东方道路上的主人;今义,一般人们把接待宾客的当地主人称为东道主。
故选C。
参考译文:
(选文一):
晋文公和秦穆公联合围攻郑国,因为郑国曾对晋文公无礼,并且从属于晋的同时又从属于楚。晋军驻扎在函陵,秦军驻扎在氾水的南面。
佚之狐对郑文公说:“国家危险了,假如派烛之武去见秦穆公,秦国的军队一定会撤退。”郑文公同意了。烛之武推辞说:“我壮年的时候,尚且不如别人;现在老了,也不能有什么作为了。”郑文公说:“我没有及早重用您,现在由于情况危急因而求您,这是我的过错。然而郑国灭亡了,对您也不利啊!”烛之武就答应了这件事。
在夜晚有人用绳子将烛之武从城楼放下去,见到秦穆公,烛之武说:“秦、晋两国围攻郑国,郑国已经知道要灭亡了。假如灭掉郑国对您有好处,怎敢冒昧地拿这件事情来麻烦您。然而越过别国把远方的郑国作为秦国的东部边邑,您知道这是困难的,为什么要灭掉郑国而给邻国增加土地呢?邻国的势力雄厚了,您秦国的势力也就相对削弱了。如果您放弃围攻郑国而把它当作东方道路上招待过客的主人,出使的人来来往往,郑国可以随时供给他们缺乏的东西,对您也没有什么害处。而且您曾经给予晋惠公恩惠,惠公曾经答应给您焦、瑕二座城池。然而惠公早上渡过黄河回国,晚上就在那里筑城防御,这是您所知道的。晋国,怎么会有满足的时候呢?现在它已经在东边使郑国成为它的边境,又想要向西扩大边界。如果不使秦国土地亏损,它到哪里去夺取土地?削弱秦国对晋国有利,希望您还是多多考虑这件事!”秦伯非常高兴,就与郑国签订了盟约。派遣杞子、逢孙、杨孙戍守郑国,秦伯就回国了。
晋国大夫子犯请求出兵攻击秦军。晋文公说:“不行!如不是秦国国君的力量,就没有我的今天。依靠别人的力量而又反过来损害他,这是不仁义的;失掉自己的同盟者,这是不明智的;用混乱相攻取代联合一致,是不符合武德的。我们还是回去吧!”晋军也就离开了郑国。
(选文二):
大凡进说的困难:在于了解进说对象的心理,以便使自己的说法适合他。进说对象想要追求美名的,却用厚利去说服他,就会显得节操低下而得到卑贱待遇,必然受到抛弃和疏远。进说对象想要追求厚利的,却用美名去说服他,就会显得没有心计而又脱离实际,必定不会被接受。进说对象暗地追求厚利而表面追求美名的,用美名向他进说,他就会表面上接受而实际上疏远进说者;用厚利向他进说,他就会暗地采纳进说者的主张而表面上抛弃了他。这是不能不明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