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越网

苏洵与苏辙《六国论》阅读答案与翻译

2019-09-08 09:48超越网


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则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至于颠覆,理固宜然。古人云:“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此言得之。
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与赢而不助五国也。五国既丧,齐亦不免矣。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苏洵《六国论》)

夫秦之所与诸侯争天下者,不在齐、楚、燕、赵也,而在韩、魏之郊;诸侯之所与秦争天下者,不在齐、楚、燕、赵也,而在韩、魏之野。秦之有韩、魏,譬如人之有腹心之疾也。韩、魏塞秦之冲,而蔽山东之诸侯,故夫天下之所重者,莫如韩、魏也。昔者范雎用于秦而收韩,商鞅用于秦而收魏。昭王未得韩、魏之心,而出兵以攻齐以刚、寿,而范雎以为忧,然则秦之所忌者可见矣.
秦之用兵于燕、赵,秦之危事也。越韩过魏,而攻人之国都,燕、赵拒之于前,而韩、魏乘之于后,此危道也。而秦之攻燕、赵,未尝有韩、魏之忧,则韩、魏之附秦故也。夫韩魏诸侯之障而使秦人得出入于其间此岂知天下之势邪委区区之韩魏以当虎狼之强秦彼安得不折而入于秦哉?韩、魏折而入于秦,然后秦人得通其兵于东诸侯,而使天下遍受其祸。
(苏辙《六国论》)
9.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夫韩/魏/诸侯之障/而使秦人得出入于其间/此岂知天下之势邪/委区区之韩/魏/以当强虎狼之秦/彼安得不折而入于秦哉
B. 夫韩/魏/诸侯之障/而使秦人得出入/于其间此岂知/天下之势邪/委区区之韩魏/以当强虎狼之秦/彼安得不折而入于秦哉
C. 夫韩/魏/诸侯之障而使秦人/得出入于其间/此岂知天下之势邪/委区区之韩/魏/以当强虎狼之秦/彼安得不折而入于秦哉
D. 夫韩/魏/诸侯之障而使秦人得出入/于其间此岂知天下之势邪/委区区之韩/魏以当/强虎狼之秦/彼安得不折而入于秦哉
10. 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子孙视之不甚惜                       视:对待
B. 与赢而不助五国也                     与:参与
C. 韩、魏塞秦之冲,而蔽山东之诸侯       塞:阻塞
D. 越韩过魏,而攻人之国都               过:越过
11.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2)韩、魏折而入于秦,然后秦人得通其兵于东诸侯,而使天下遍受其祸。
12. 两段选文中,作者认为六国灭亡的原因各是什么?请加以概括。

【参考答案】
9. A   
10. B  
11. (1)那么胜负存亡的命运,如果与秦国相比,或许还不可以轻易判定。(数、理、当、易)(2)韩、魏一屈服而归向秦国,从此以后秦国人就可以出动军队直达东边各国,而且让全天下到处都遭受到他的祸害。(折、然后、遍受)  
12. 苏洵认为六国灭亡的原因是赂秦,且不赂者和秦结交而不助其它五国;苏辙认为六国灭亡的原因是亲近秦国,没有合力支持韩、魏。

【解析】
【9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文言断句。此类试题解答时,是先疏通大意,然后利用句中的人名、地名、官职名、文言虚词、句子结构以及语段中动词的宾语或补语等断句。“而”,连词,表转折,和前面内容应该断开,排除C项、D项。“知”的宾语为“天下之势”,不应该断开,“韩”“魏”是并列关系,应该断开,排除B项。句意:韩、魏是诸侯各国的屏障,却让秦国人能够在他们的国境内进出自如,这难道是了解天下的情势吗?任由小小的韩、魏两国,去抵挡像虎狼一般强横的秦国,他们怎能不屈服而归向秦国呢。故选A。
【10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文言实词的意思。实词类题目答题的方法有“结构分析法”“语法分析法”“形旁辨义法”“套用成语法”“套用课本法”,解答此题要注意上下文,最好方法是把所给的词义代到原文中去,依据上下文的语意来推导之,应该很容易判断出来。B项,“与”,结合“赢”“而不助五国”分析,“参与”错误。应该译为亲附、亲近。句意:跟秦国交好而不帮助其他五国。故选B。
点睛:理解文言实词意思的技巧:从语法搭配的角度辨析词性;从语义搭配的角度推测词义;从语境暗示的角度推断词义;从字形构成的角度推测词义;从词类活用(古今异义)等用法的角度判断词义;从句子结构对称的角度推断词义;从字音字形通假的角度推断词义。如本题,主要从语境内容分析。
【11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文言语句翻译。此类试题解答时,首先要找出专有名词,即人名、地名、官职等;然后再看有否特殊句式,最后再确定关键字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文言文的翻译,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换、组词、保留、省略。(1)“则”,连词,那么;“之”,助词,的;“数”,天数、命运;“理”,与“数”同义;“胜负之数,存亡之理”(互文);“当”,通“倘”,如果;“或”,或许;“易”,轻易;“量”,判定。(2)“折”,挫败;“而”,连词,表承接;“于”,介词,引出对象;“然后”,这样以后;“于”,介词,到;“秦人得通其兵于东诸侯”(状语后置句);“而”,连词,表承接;“遍”,全、都;“受”,遭受;“其”,代词,他的。
【12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及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需要审清题干要求,如本题“两段选文中,作者认为六国灭亡的原因各是什么”,这个题目是个常规题目,要求概括六国灭亡的原因。就选文来看,苏洵《六国论》第一段讲秦贪得无厌,第二段从反面讲齐燕赵没有贿赂秦国导致亡国;苏辙《六国论》第一段讲韩魏的地理位置的重要性,第二段讲韩魏因为失去帮助,不得不降秦。两篇《六国论》都比较简单,如果能回忆整篇文章来做题,六国灭亡的原因更是一目了然。

参考译文:
(一)
秦国除用攻战的方法取得土地之外(还得到诸侯的割地贿赂),小的就获得城镇,大的就获得都市,把秦国由受贿赂得到的土地与战胜而得到的土地比较,实际上有一百倍,把诸侯贿赂秦国所失去的土地与战败所失去的土地比较,实际上也有一百倍。那么秦国最大的欲望,诸侯最大的祸患,当然就不在于战争了。回想他们的祖辈父辈,冒着霜露,披荆斩棘,因而才有一点点土地。可是子孙们看待它却很不珍惜,拿它来送人,就像抛弃小草一样。今天割去五座城,明天割去十座城,然后才能睡上一夜安稳觉。待起床一看四周边境,秦国的军队又打来了。那么,诸侯的土地有限,暴秦的欲望没有满足;谁送给它土地越多,它侵犯谁就越急。所以不用打仗,谁强谁弱、谁胜谁败就已分得清清楚楚了。六国落到灭亡的地步,按理本来应当这样。古人说:“用土地侍奉秦国,就像抱着柴草救火,柴草没有烧完,火就不会熄灭。”这话说得在理啊!
齐国不曾割地贿赂秦国,最后也随着五国灭亡,为什么呢?这是因为它跟秦国交好而不帮助五国啊。五国灭亡之后,齐国也就不能幸免了。燕国和赵国的君主,起初有远大的谋略,能够守住自己的土地,坚持正义不贿赂秦国。因此燕国虽然是个小国,却灭亡在后,这是用兵抵抗的效果啊。到了燕太子丹用派遣荆轲刺杀秦王作为对付秦国的策略,才招致灭亡的祸患。赵国曾经与秦国多次作战,败少胜多。后来秦国又两次攻打赵国,李牧接连打退了它。等到李牧因受谗言被赵王杀害,都城邯郸就变成秦国的一个郡,可惜它用兵抵抗却没能坚持到底啊。况且燕赵正处在其他国家被消灭了的时候,可说是智谋已尽,力量单薄,战败而亡国,实在是没有办法的事啊。假使当初韩、魏、楚三国都各自珍惜自己的土地,齐国不依附秦国,燕国的刺客不去秦国,赵国的良将李牧还活着,那么胜败存亡的命运,如果与秦国较量,也许还不容易估量呢。
(二)
秦国要和诸侯争夺天下的目标,不是放在齐、楚、燕、赵等地区,而是放在韩、魏的边境上;诸侯要和秦国争夺天下的目标,也不是放在齐、楚、燕、赵等地区,而是放在韩、魏的边境上。对秦国来说,韩、魏的存在,就好比人有心腹的疾病一样;韩、魏两国阻碍了秦国出入的要道,却掩护着崤山东边的所有国家,所以全天下特别看重的地区,再也没有比得上韩、魏两国了。从前范雎被秦国重用,就征服了韩国,商鞅被秦国重用,就征服了魏国。秦昭王在还没获得韩、魏的归心以前,却出兵去攻打齐国的刚、寿一带,范雎就认为是可忧的。既然这样那么秦国忌惮的事情,就可以看得出来了。
秦国要对燕、赵两国动用兵力,这对秦国是危险的事情;越过韩、魏两国去攻打人家的国都,燕、赵在前面抵挡它,韩、魏就从后面偷袭他,这是危险的途径啊。可是当秦国去攻打燕、赵时,却不曾有韩、魏的顾虑,就是因为韩、魏归附了秦国的缘故啊。韩、魏是诸侯各国的屏障,却让秦国人能够在他们的国境内进出自如,这难道是了解天下的情势吗?任由小小的韩、魏两国,去抵挡像虎狼一般强横的秦国,他们怎能不屈服而归向秦国呢?韩、魏一屈服而归向秦国,从此以后秦国人就可以出动军队直达东边各国,而且让全天下到处都遭受到他的祸害。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