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许京兆孟容书
柳宗元
宗元再拜座前:伏蒙赐书诲谕,微悉重厚,欣跃恍惚。伏念得罪来五年,未尝有故旧大臣肯以书见及者。何则?罪谤交积,群疑当道,诚可怪而畏也。忽捧教命,乃知幸为大君子所宥,欲使膏肓沉没,复起为人。
宗元早岁,与负罪者亲善,始奇其能,谓可以共立仁义,裨教化。过不自料,勤勤勉励,唯以忠正信义为志,以兴尧、舜、孔子之道。末路孤危,凡事壅隔,很忤贵近,蹈不测之辜,群言沸腾,鬼神交怒。加以素卑贱,暴起领事,人所不信。今其党与,幸获宽贷,各得善地,坐食俸禄,明德至渥也。年少气锐,不识几微,不知当否,但欲一心直遂,果陷刑法,皆自所求取得之,又何怪也?
自以得姓来二千五百年,代为冢嗣。今抱非常之罪,居夷獠之乡,卑湿昏痦,恐一日填沟壑,旷坠先緒,以是怛然痛恨,心肠沸热。先墓在城南,无异子弟为主,独托村邻。自谴逐来消息存亡不一至乡闾主守者固以益怠昼夜哀愤惧便毀伤松柏刍牧不禁以成大戾近世礼重拜扫令已阙者四年矣每遇寒食,则北向长号,以首頓地。
自古贤人才士,秉志遵分,被谤议不能自明者,仅以百数。管仲遇盗,升为功臣;匡章被不孝之名,孟子礼之。今已无古人之实为,而有其诟,欲望世人之明己,不可得也。贤者不得志于今,必取贵于后,古之著书者皆是也。宗元近欲务此,然力薄才劣,无异能解,虽欲乘笔镜缕,神志荒耗,前后遗忘,终不能成章。假令万一除刑部囚籍,复为士列,亦不堪当世用矣!伏惟兴哀于无用之地,垂德于不报之所,但以通家宗祀为念,有可动心者,操之勿失。
书辞繁委,无以自道,然即文以求其志,君子固得其肺肝焉。无任恳恋之至。不宣。宗元再拜。【注】此文作于作者被贬永州司马期间。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自谴逐来/消息存亡不一至乡闾/主守者固以益怠/昼夜哀愤惧便/毁伤松柏/刍牧不禁/以成大戾/近世礼重拜扫/今已阙者四年矣/
B.自谴逐来/消息存亡不一至乡闾/主守者固以益怠/昼夜哀愤/惧便毁伤松柏/刍牧不禁/以成大戾/近世礼重拜扫/今已阙者四年矣/
C.自谴逐来/消息存亡不一/至乡阆/主守者固以益怠/昼夜哀愤/惧便毁伤松柏/刍牧不禁/以成大戾,近世礼重拜扫/今已阙者四年矣/
D.自谴逐来/消息存亡不一/至乡闾/主守者固以益怠/昼夜哀愤惧便/毁伤松柏/刍牧不禁/以成大房/近世礼重拜扫/今已阙者四年矣/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柳宗元,字子厚,唐宋八大家之一,在书信中自称“宗元”,以示对对方的敬重。
B.填沟壑,指人死后埋于地下,多用作“死”的婉辞,用于自谦之语。
C.寒食,清明节前一二日,禁烟火、重祭扫,曾被称为中国民间第一大祭日。
D.刑部,隋唐时期的三省六部之一,隶属门下省,掌管法律、刑狱等。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柳宗元被贬永州已经五年,这五年中自己的朋友、同僚等都不曾与他有书信往来,因此收到许孟容的来信后,十分激动,并因信中教诲指点之语而感动万分。
B.柳宗元曾积极倡导尧、舜、孔序等圣人的思想学说,倡议主张革新,却因为人微言轻,得不到他人信任,致使诸事不顺,甚至招致无数的指责。
C.柳宗元认为当时社会缺乏明辨是非的风气而有排谤慢骂的传统,许多疑能之士难被重用而郁郁不得志,他决定退而从文,著书立说,却终不成意。
D.柳宗元因罪被贬后,认为自己使柳家世代的列祖列宗蒙羞,自觉愧对祖先,再加上每次想到祖先的墓地不能亲自照料,更不能回乡祭拜祖先,就悲痛不已。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宗元早岁,与负罪者亲善,始奇其能,谓可以共立仁义,裨教化。
译文:
(2)今其党与,幸获宽贷,各得善地,坐食俸禄,明德至渥也。
答
10.B
11.D
12.B
13.(1)我早些时候,曾与获罪的人亲近友善,我开始惊奇于他们的才能,认为可以和他们一起成就仁义之道,有益于社会教化。(关键词“亲善”“谓”“裨”的翻译各1分)
(2)现在我们这些同党之人,有幸得到皇上的宽恕,各自都被派到较好的地方,还能不劳而享用朝廷的俸禄,这是皇上英明贤德而给予我们的优厚待遇。(关键词“宽贷”“坐食”“渥”的翻译各1分,大意2分。)
参考译文
宗元再次拜您:承蒙您寄来书信,给予我教诲劝告,以及无微不至的关怀和深深的厚望,我真是感到欣喜万分又心神不宁,就像是在梦中一般。回想我自从获罪遭到贬谪到这里已经五年了,还不曾有过朋友故人和与我同事过的大臣愿意给我写信。这是为什么呢?当今朝廷,到处都是陷害和诽谤,到处都是怀疑和欺罔,这确实是令人奇怪又令人畏惧。忽然收到您的来信,捧受您的教诲指点,方才知道我有幸为您这位有大德大才的君子所宽恕,并希望我能排解以往胸中郁积的愁闷,振作起来重新做人。
我早些时候,曾与获罪的人亲近友善,我开始惊奇于他们的才能,认为可以和他们一起成就仁义之道,有益于社会教化。当时的我过错在于不自量力,勤勤恳恳,一心只以忠正信义当作自己追求的目标,想以此来振兴尧、舜、孔子等圣人所开拓和倡导的思想学说。然而却不曾料到已经是穷途末路,危机四伏,做任何事情都不顺,而且触犯了王公贵族和天子近臣,终于遭受了不曾预想的罪责,招致无数的指责非难。加上我本来就卑微低贱,突然起来倡议主张革新,自然得不到别人的信任。现在我们同党之人,有幸得到皇上的宽恕,各自都被派到较好的地方,还能不劳而享用朝廷体禄,这是皇上英明贤德而给予我们的优厚待遇了。由于自己年少气盛,不识先兆,也不管自己的所作所为是否恰当,而只是一味地按照自己的想法做下去,结果获罪受罚,这都是咎由自取,又能怪得了谁呢?
我自己认为自从有了柳姓以来,至今已有两千五百年了,这两千多年来,柳家世代有功名。如今我身带重罪,居住在这野蛮荒芜的地方,地势低温,毒雾笼罩,恐怕某一天我突然死去,尸弃异乡,填予泡壑之中。使先辈之业到我这儿中断,因此极为忧伤痛恨,心中如热水沸腾一般地焦灼不安。我祖先的坟墓在故乡城镇的南边,在那边也没有我家的子弟后代侍奉,只把它托付给村里的邻居。自从我遭贬放逐到这里以来,或存或亡的消息传到乡里,这样替我家看守祖先坟墓的人就会更加懈怠。我日夜哀叹悲愤,当怕别人损伤毁坏我家祖坟上的松树柏树,不能禁止在墓旁割草放牧,因而我也成为大罪人了。近来扎法注重扫墓,而我已有四年没有回去扫墓祭坟了。每当寒食节的时候,我都面向北方长号大哭,把头叩到地上。
自古以来的贤能人士,都能坚守自己的志向,遵守职分,其中遭受诽谤非议而最终不能澄清的,也仅仅只有百来个人。管仲遇到奸人陷害,却被提升为功臣;匡章虽然蒙受不孝的恶名,却被孟子以礼相待。当今社会已经没有了古人那种明辨是非、澄清事实的行动,却继承了古人诽谤谩骂的传统,要想当今世人明白自己,澄清事实,这恐怕是不可能了。贤能的人在现今世上不得志,一定会在以后显贵,古代那些著书立说的人都是这样的。近来我想专注于这一方面,然而却才华浅薄、能力低下,没有特殊的本领能通过著书立说来把自己从中解脱出来,即使想乘笔抒怀,无奈却精神不振、心志耗尽,丢前忘后,始终写不成文章。假使授任我管理刑部记录囚徒簿籍的官职,重新恢复士大夫的行列,我也没有能力为当今社会所重用了!我只能在这难以发挥作用的地方空发哀叹了,只能在这无以报效的场所留存德行了,然而心中却一直惦记着要保存继续全家对祖宗的祭祀,因此只要稍有可以办到这件事情的念头在心中闪现,我就紧紧抓住不放。
信中语言说得太多太繁,不着边际,难以说清楚。然而可以从言辞语句中来探求我的心志意图,您一定能够看出其中心主旨。对您极其地恳切留恋。不再多说。宗元再次拜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