穷鱼赋
[唐]卢照邻
余曾有横事①被拘,为群小所使,将致之深议②,友人救护得免。窃感赵壹穷鸟③之事,遂作《穷鱼赋》。常思报德,故冠之篇首云。
有一巨鳞,东海波臣。洗净月浦,涵丹锦津。映红莲而得性,戏碧波以全身。宕而失水④,届于阳濒⑤。渔者观焉,乃具竿索,集朋党,凫趋雀跃,风驰电往,竟下任公之钓⑥,争陈豫且之网⑦,蝼蚁见而甘心,獱獭闻而抵掌。于是长舌利嘴曳纶争钩拖鬐挫鬣抚背扼喉。动摇不可,腾跃无繇⑧,有怀纤润,宁望洪流。
大鹏过而哀之,曰:“昔余为鲲也,与是游乎。自余羽化,之子其孤。”俄抚翼而下,负之而趋,南浮七泽,东泛五湖。是鱼也已相忘于江海,而渔者犹怅望于泥途。
(选自《全唐文》
(注释)①横事:遭遇横祸。横祸指作者因为诗歌《长安古意》得罪权贵,被直接下狱。②深议:从重论罪。③赵壹穷鸟:东汉词赋家赵壹,曾遭诬枉下狱,获释后写了《穷乌赋》。④失水:搁浅。⑤阳濒:北岸水滨。⑥任公之钓:指巨大的钓钩。⑦豫且之网:指巨大的渔网。⑧繇:同“摇”,动摇。
1、解释下列各组划线词。
①(具)A.乃具竿索 B.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桃花源记》)
②(过)A.大鹏过而哀之 B.人恒过,然后能改(《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2、用“/”给文中画线句断句。(限断3处)
于 是 长 舌 利 嘴 曳 纶 争 钩 拖 鬐 挫 鬣 抚 背 扼 喉
3、参考词典解释,联系全文,题目《穷鱼赋》中的“穷”字,应选择哪个义项?请简述理由。
《古代汉语大词典》“穷”的义项:①极;尽。②困厄;困窘。③不得志。
4、文中,“大鹏”和“渔者”、“蝼蚁”等对待“穷鱼”的态度对比鲜明,结合全文并联系《北冥有鱼》,分析作者写作的深意。
(以下是《北冥有鱼》的片段,供参考)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答
1、①A.准备B.详细地
②A.经过B.犯错
2、于是长舌利嘴/曳纶争钩/拖鬐挫鬣/抚背扼喉。
3、② 理由:作者运用托物寓意的手法,以大鱼而喻己身。文中的大鱼因为搁浅在北岸水滨,身处困境,不能脱身。自己因横事被拘,因友人救护才得以幸免。无论鱼还是自己,都是身处困境。后大鱼因大鹏而得救,自己因友人而幸免,才从困境中挣脱出来。所以“穷”的意思是困厄,困窘。
4、作者运用托物寓意的写法,以“穷鱼”喻自身,以“渔者”“蝼蚁”“獱獭”喻“群小”,以“大鹏”喻帮助自己的友人。表达了自己对于那些小人陷害行为的愤慨,也表现了自己对于友人的感激之情。文中提到“昔余为鲲也,与是游乎”,说明大鱼与鲲应为同类,鲲可以化为鹏,一旦机会到来,大鱼也会化鹏高飞,表现了作者虽经沉沦,却志向不改的豪情。
参考译文
我曾经遭遇过横祸——因为诗歌《长安古意》得罪权贵,被直接拘拿关入牢狱,主管官员被邪恶小人指使,打算对我从重论罪,得着友人的救助保护才得以逃脱惩处。私下里感觉如同当年遭诬冤枉下狱,获释后写了《穷鸟赋》的赵壹一样,于是就写了一篇《穷鱼赋》。常常想着报答朋友援手救助的恩德,特意把它作为序言置于篇首。
有一条大鱼,是来自东海之波。在月光映照的水边洗浴来静心修养,在水美如锦的渡口浸润获得朱红的色彩。掩映红莲之下而养成芳洁之品性,游戏碧浪之中而保全清白之身体。随着海水漂泊而失水搁浅,滞留于临近北岸的水滨。打鱼的人驻足观看,于是准备了鱼竿和绳索,聚集朋友同党,一个一个地像野鸭那样快跑,像鸟雀那样跳跃,十分欢欣的样子,因为有利可图他们的到来像风吹闪电一样迅速,争着下巨大的钓钩,铺下巨大的渔网,蝼蚁见到了这条大鱼而觉得称心满意,吃鱼的水獭们听说这样的大鱼到了岸上都高兴得击掌相庆。在这时候,人们七嘴八舌地议论,争相下钓钩,有的拖住鱼脊背上的鳍,有的摁住鱼颔旁的小鳍,这条大鱼左右摇摆努力挣扎想要飞跃逃逸,却没有办法途径。不禁心生徒然无奈之意,我需要的不过是些微之水,怎么敢指望巨大的洪流?
飞过此地的大鹏同情地说:“我以前做大鱼的时候,曾经与你一起欢游。自从我生出翅膀变成了大鹏,就只留下你一个人孤孤单单了。”一会儿拍击翅膀,背上大鱼快步飞走了,向南飞过七个河泽,向东飞过五个湖泊。这条大鱼又回到了江湖浩瀚之中,获得自由,已经忘记了曾经,而渔人们尚且还在污浊之地久久怅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