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论
苏洵
人之嗜欲,好之有甚于生,而愤憾怨怒,有不顾其死,于是礼之权又穷。礼之法曰:好色不可为也。为人臣,为人子,为人弟,不可使有怨于其君、父、兄也。使天下之人,皆不好色,皆不怨其君、父、兄,夫岂不善?使人之情皆泊然而无思,和易而优柔,以从事于此,则天下固亦大治。而人之情又不能皆然!好色之心驱诸其中,是非不平之气攻诸其外,炎炎而生,不顾利害,趋死而后已。噫!礼之权止于死生。
天下之事不至乎可以博生者,则人不敢独死以违吾法。今也人之好色与人之是非不平之心勃然而发于中以为可以博生也而先以死自处其身则死生之机固已去矣死生之机去则礼为无权。区区举无权之礼,以强人之所不能,则乱益甚而礼益败。今吾告人曰:“必无好色,必无怨而君、父、兄!”彼将遂从吾言而忘其中心所自有之情邪?将不能也。
彼既已不能纯用吾法,将遂大弃而不顾吾法。既已大弃而不顾,则人之好色与怨其君、父、兄之心,将遂荡然无所隔限。而易内窃妻之变,与弑其君、父、兄之祸,必反公行于天下。圣人忧焉,曰:“禁人之好色而至于淫,禁人之怨其君、父、兄,而至于叛。患生于责人太详。”好色之不绝,而怨之不禁,则彼将反不至于乱。故圣人之道,严于礼而通于诗。礼曰:“必无好色!必无怨而君、父、兄。”诗曰:“好色而不至于淫,怨而君、父、兄而无至于叛!”严以待天下之贤人,通以全天下之中人。
吾观《国风》,婉娈柔媚,而卒守以正,好色而不至于淫者也;《小雅》悲伤诟毒,而君臣之情卒不忍去,怨而不至于叛者也。故天下观之曰:“圣人固许我以好色,而不尤我之怨吾君、父、兄也。”许我以好色,不淫可也;不尤我之怨吾君、父、兄,则彼虽以虐遇我,我明讥而明怨之,使天下明知之,则吾之怨亦得当焉,不叛可也。
夫背圣人之法,而自弃于淫叛之地者,非断不能也。断之始生于不胜,人不自胜其忿,然后忍弃其身。故《诗》之教,不使人之情至于不胜也。
夫桥之所以为安于舟者,以有桥而言也。水潦大至,桥必解而舟不至于必败,故舟者,所以济桥之所不及也。吁!礼之权穷于易达,而有《易》焉;穷于后世之不信,而有《乐》焉;穷于强人,而有《诗》焉。吁!圣人之虑事也盖详。
1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和易而优柔 易:容易
B.天下之事不至乎可以博生者 博:博取
C.不尤我之怨吾君 尤:责怪
D.断之始生于不胜 断:绝望
1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3分)
A.礼之权止于死生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B.必无怨而君、父、兄 醉则更相枕以卧,卧而梦
C.则人之好色与怨其君、父、兄之心 失其所与,不知
D.圣人之虑事也盖详 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1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文章开头指出一旦人的嗜欲喜好超过生命,愤怒怨恨到不惧死亡威胁,礼教就失去了它的作用,结果就可能会导致淫乱和叛逆。
B.圣人认为,礼教失去作用与“礼”自身也有关,即“患生于责人太详”,一定不允许好色,一定不允许怨恨国君和父亲、兄长,结果适得其反。
C.《诗》弥补礼教的缺失,认为人们可以顺应自己的天性,可以随性追求年轻柔顺的美色;国君、父亲和兄长不对地方,可以公然反对。
D.文章最后一段以桥、舟设喻,桥用来喻“礼”,而舟用来喻《诗》《易》《乐》,形象而生动的说明了《诗》是对“礼”在约束人失去作用时的弥补。
17.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3分)
今也人之好色与人之是非不平之心勃然而发于中以为可以博生也而先以死自处其身则死生之机固已去矣死生之机去则礼为无权。
18.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8分)
(1)严以待天下之贤人,通以全天下之中人。(4分)
(2)水潦大至,桥必解而舟不至于必败,故舟者,所以济桥之所不及也。(4分)
答
14、A
15、D
16、C
17、
18、(1)用严肃的态度对待天下的贤人,用通融的态度以保全天下的一般人。
(2)洪水汹涌而至,桥必定会解体,但是船不至于一定毁坏,因此船是用来弥补桥的不足。
参考译文
人人都嗜好欲望,喜欢它有时候超过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