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越网

鲁文公十二年秋,秦伯使西乞术来聘阅读答案与翻译

2020-08-02 21:03超越网

鲁文公十二年秋,秦伯使西乞术①来聘,且言将伐晋。襄仲辞玉曰:“君不忘先君之好,照临鲁国,重之以大器,寡君敢辞玉。”对曰:“不腆敝器,不足辞也。”主人三辞。宾答曰:“寡君不腆先君之敝器,使下臣结二国之好,是以敢致之。”襄仲曰:“不有君子,其能国乎?国无陋矣。”厚贿之。
冬,秦伯伐晋,取羁马,晋人御之。赵盾将中军,荀林父佐之。郤缺将上军,臾骈佐之。栾盾将下军,胥甲佐之。范无恤御戎,以从秦师于河曲。
臾骈曰:“秦不能久,请深垒固军以待之。”
秦人欲战,秦伯谓士会曰:“若何而战?”对曰:“赵氏新出其属曰臾骈,必实为此谋,将以老我师也。赵有侧室曰穿,晋君之婿也,有宠而弱,不在军事,好勇而狂,且恶臾骈之佐上军也,若使轻者肆焉,其可。”
十二月戊午,秦军掩晋上军,赵穿追之,不及。反,怒曰:“裹粮坐甲,固敌是求,敌至不击,将何俟焉?”军吏曰:“将有待也。”穿曰:“我不知谋,将独出。”乃以其属出。宣子②曰:“秦获穿也,以胜归,我何以报?”乃皆出战,交绥。
秦行人夜戒晋师曰:“两君之士皆未慭也,明日请相见也。”臾骈曰:“使者目动而言肆,惧我也,将遁矣。薄诸河,必败之。”胥甲、赵穿当军门呼曰:“死伤未收而弃之,不惠也;不待期而薄人于险,无勇也。”乃止。秦师夜遁。
(取材于《左传·文公十二年》)
【注释】①西乞术:春秋时秦国大夫,奉命携重礼聘问鲁国。②宣子:即赵盾,谥号“宣”,春秋时期晋国大夫。
12. 下列对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不腆敝器,不足辞也                       腆:丰厚
B. 将以老我师也                             老:使…消耗殆尽
C. 秦军掩晋上军                             掩:掩护
D. 两君之士皆未慭也                         慭:损伤,残缺
13.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之”在文中所指代的内容,正确的一项是(   )
A. 结二国之好,是以敢致之                (之,指代“二国”)
B. 秦伯伐晋,取羁马,晋人御之            (之,指代“羁马”)
C. 薄诸河,必败之                         (之,指代“使者”)
D. 死伤未收而弃之                         (之,指代“死伤的人”)
14. 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不有君子,其能国乎
若没有您这样的外交人才,难道能治理国家吗
B. 范无恤御戎,以从秦师于河曲
范无恤为赵盾抵御外敌,在河曲使秦军跟随他汇合
C. 裹粮坐甲,固敌是求
装着粮食披着甲胄,原本就是要寻求敌人
D. 乃皆出战,交绥
于是全部出战,双方刚一交战就彼此退兵
15. “秦人欲战”一段中,士会在回答秦伯时有一句话:“若使轻者肆焉,其可。”这句话的大意,历来存在不同说法。下面两个解释你认为哪一个是合理的?为什么?如果你认为这两个解释都不够合理,请你给出一个合理的解释并阐述理由。
说法①:如果派出一些迅疾轻骑去冲击上军,我们或许有可能战胜晋国军队。
说法②:如果让赵穿这样的轻狂者任性放纵,我们或许有可能战胜晋国军队。

【参考答案】
12. C“掩”,袭击的意思,句意为秦国袭击晋军的上军,故C错误。
13. D(A项,“之”指代的是鲁国国君,句意为缔结两国之间的友好,因此才敢致送。这是西乞术劝说鲁国方面接受礼物的说辞,“致”(赠送)的对象是鲁国国君,故A错误。
B项,“之”指代的是秦军,句意为秦康公发兵攻打晋国,占取了羁马,于是晋国发兵抵御秦军,故B错误。
C项,“之”指代秦军。这是晋军臾骈说的话,句意为我军(晋军)把他们逼到黄河边上,一定可以打败他们。这里的他们就是指与晋军作战的秦军,故C错误。)
14. B    从”不是“使……跟从”的意思,而是“迎战”的意思。所以“以从秦师于河曲”意思是在河曲迎战秦军,
15. 我认为说法①合理。臾骈认为秦军不能持久,采取了高筑军垒巩固军营等着他们的策略,打算使我秦军久驻在外面感到疲乏。所以对于秦军来说,速战速决或许有可能战胜晋国军队,所以我认为“若使轻者肆焉”应翻译成“如果派出一些迅疾的轻骑去冲击上军”更合理。
我认为说法②合理,士会认为赵盾的旁支子弟赵穿,不懂得作战,喜好勇猛而又狂妄,又讨厌臾骈作为上军的辅佐。如果让赵穿这样的轻狂者任性放纵,晋军内讧,自取败亡,也许秦军有可能战胜晋国军队。所以我认为说法②更合理。

参考译文:
鲁文公十二年秋季,秦康公派遣西乞术前来聘问,而且说将要攻打晋国。襄仲不肯受玉,说:“贵国国君没有忘记和先君的友好,光临鲁国,镇定安抚我们这个国家,十分厚重地赠给我们大器,寡君不敢受玉。”西乞术回答说:“不丰厚的器物,不值得辞谢。”主人辞谢了三次,客人回答说:“寡君愿意在周公、鲁公这里求取福禄来事奉贵国国君,一点微薄的礼物,派遣下臣致送给执事,以作为祥瑞的信物,相约友好,把它用来表示寡君的命令,缔结两国之间的友好,因此才敢致送。”襄仲说:“若没有这样的外交人才,难道能治理国家吗?秦国不是鄙陋的国家。”就用重礼赠送给西乞术。
(秦国为了令狐那次战役的缘故),冬季,秦康公发兵攻打晋国,占取了羁马。晋国发兵抵御。赵盾率领中军,荀林父作为辅佐。范无恤为赵盾驾御战车,在河曲迎战秦军。臾骈说:“秦军不能持久,请高筑军垒巩固军营等着他们。”
秦军准备出战。秦康公对士会说:“用什么办法作战?”士会回答说:“赵盾新近提拔他的部下名叫臾骈,必定是他出的这个主意,打算使我军久驻在外面感到疲乏。赵氏有一个旁支的子弟名叫穿,是晋国国君的女婿,受到宠信而年少,不懂得作战,喜好勇猛而又狂妄,又讨厌臾骈作为上军的辅佐。如果让赵穿这样的轻狂者任性放纵,或许还有可能战胜赵穿。”
十二月初四日,秦国袭击晋军的上军,赵穿追赶秦军,没有追上。回来,发怒说:“装着粮食披着甲胄,就是要寻求敌人。敌人来了不去攻击,打算等待什么呢?”军官说:“将要有所等待啊。”赵穿说:“我不懂得计谋,我打算自己出战。”就带领他的士兵出战。赵盾说:“秦军要是俘虏了赵穿,就是俘虏了一位卿了。秦国带着胜利回去,我用什么回报晋国的父老?”于是全部出战,双方刚一交战就彼此退兵。
秦军的使者夜里告诉晋国军队说:“我们两国国君的将士都还没有痛快地打一仗,明天请再相见。”臾骈说:“使者眼神不安而声音失常,这是害怕我们,秦军将要逃走了。我军把他们逼到黄河边上,一定可以打败他们。”胥甲、赵穿挡住营门大喊说:“死伤的人还没有收集就把他们丢弃,这是不仁慈。不等到约定的日期而把人逼到险地,这是没有勇气。”于是晋军就停止出击。秦军夜里逃走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