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孔子的教育名言很多,如《论语·为政》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论述了学习与思考二者之间不可偏废、相辅相成的辩证关系。
(2)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从内、外两个方面阐释了国家灭亡的原因。
(3)陶渊明的《饮酒(其五)》中说虽然房屋建在人群密集的地方,“_______________”,恬静闲适;而能够摆脱尘世的干扰,过这种恬静闲适生活的原因就在于“_______________”。
答
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殆
入则无法家拂士 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而无车马喧 心远地自偏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典出《论语·为政》,意思是,只一味地读书学习而不主动思考问题,就会迷惑而无所得;只空想却不去学习钻研,也会陷入困境而无所获。
罔,作迷惑解;
殆,书指有害。
而,却。
这句话,我们可以看做是孔子所提倡的学习方法。一味的读书,而不思考,只能被书本牵着鼻子走,就会被书本所连累,从而受到书本表象的迷惑而不得甚解。所谓尽信书则不如无书。而只是一味的埋头苦思而不进行一定的书本知识的积累,进而对知识进行研究推敲,也只能是流于空想,问题仍然不会得到解决,也就会产生更多的疑惑而更加危险。只有把学习和思考结合起来,才能学以致用。这些都是强调学习与思考相结合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