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越网

方克勤,字去矜,宁海人,授济宁知府阅读答案与翻译

2023-08-18 16:40超越网

方克勤,字去矜,宁海人,授济宁知府。时始诏民垦荒,阅三岁乃税。吏征率不俟期,民谓诏旨不信,辄弃去,田复荒。克勤与民约,税如期。区田为九等,以差等征发,吏不得为奸,遂野田日辟,民食以裕。又立社学数百葺孔子庙堂教化兴起。盛夏,守将督民夫筑城。克勤曰:“民方耕耘不暇,奈何复困于此役?”请之中书省,得罢役。济宁人皆赞之。视事①三年,户口增数倍,一郡饶足。
【注释】①视事:办公。
9. 用“/”给下面的文字断句。(画两处)
又 立 社 学 数 百 葺 孔 子 庙 堂 教 化 兴 起
10.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民方耕耘不暇,奈何复困于此役?
11. 结合选文内容,用自己话分析方克勤是如何做到“视事三年,户口增数倍,一郡饶足”的。(答出两点即可)

【答案】
9. 又立社学数百/葺孔子庙堂/教化兴起
10. 示例:百姓正忙着耕种,没有空闲,怎么能再被这种劳役困住呢?
11. 示例:(1)方克勤取信于民,按照约定时间向百姓征税;(2)他政公平公正,按照田地等级征税;(3)他重视教育教化,建学校,修孔子庙堂;(4)他体恤百姓,为百姓请命免除徭役。

【解析】
【9题详解】
考查文言句子断句。
句意:同时(方克勤)又设立学堂几百个,修缮孔子庙堂,兴起教育文化的风尚。
“又立社学数百”和“葺孔子庙堂”为方克勤为教育所做的举措,二者为并列短句,中间停顿;“教化兴起”为最终效果,单独成句。故断句为:又立社学数百/葺孔子庙堂/教化兴起。
【10题详解】
考查文言句子翻译。重点词语有:
方:刚刚,正;耕耘:耕种;暇:空闲;奈何:怎么能,怎么办;役:劳役。
【11题详解】
考查内容理解概括。
根据“克勤与民约,税如期”可概括为:方克勤取信于民,按照约定时间向百姓征税;
根据“区田为九等,以差等征发”可概括为:他为政公平公正,按照田地等级征税;
根据“又立社学数百,葺孔子庙堂,教化兴起”可概括为:他重视教育教化,建学校,修孔子庙堂;
根据“请之中书省,得罢役”可概括为:他体恤百姓,为百姓请命免除徭役。


参考译文:
方克勤,字去矜,宁海人。被授予济宁知府。当时朝廷下诏号召百姓开垦荒地,三年后才征缴赋税。然而当地官吏征收赋税都不等到三年的期限,百姓都说诏旨不可信,于是就弃田离去,田地又再次荒芜。方克勤就与百姓互相约好,赋税一定按期限(三年后)交纳。区分田地为九等,按田地的等级征税,官吏不得耍奸,田地一天天开垦起来,老百姓的粮食已经充足。同时(方克勤)又设立学堂几百个,修缮孔子庙堂,兴起教育文化的风尚。盛夏时节,守城将领督使百姓修筑城池,方克勤说:“百姓这个时候正在耕耘田地都忙不过来,怎么能够承受这么重的工程。”就写信到中书省去为百姓请命,得以停止服役。济宁人都称赞他。(方克勤)在这里做事三年,人丁兴旺了几倍多,整个县郡都丰衣足食。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