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越网

杏花·石梁度空旷阅读答案与解析-王安石

2019-02-27 10:52超越网

杏花
王安石
石梁度空旷,茅屋临清炯①。
俯窥娇饶杏,未觉身胜影。
嫣如景阳妃②,含笑堕宫井。
怊怅有微波,残妆坏难整。
【注】①炯:jiǒng,明亮。②景阳妃:南朝陈后主的宠妃张丽华、孔贵嫔。隋军攻破台城,陈后主与张、孔二人藏身于景阳宫井中。
14.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 )
A. 首联写石桥跨过空旷的水面,茅屋在清澈闪亮的溪水畔。诗中的“空旷”“清烟”以暗喻的方式写水面,形象鲜明,诗意丰满。
B. 颔联写俯看娇美艳丽的杏花,并没有觉得它本身比水中的倒影更美。此联表明诗人更爱水中之影,营造出一种空灵玄妙的韵味。
C. 尾联写水面的涟漪,将这位绝代佳人的容颜装饰弄得残破不堪,令人惆怅。“残妆坏难整”将杏花写得形象生动且富有动态美。
D. 此诗构思新颖,以“空旷”“清炯”写出水面如镜,为下文写杏花倒影之妩媚做了衬托和铺垫,并描绘了水面由静到动的过程。
E. 此诗虽咏临水之杏花,然不着一花、水字,有意避开正面描摹,而以空灵之笔写出杏花的风姿神韵,给人一种含蓄深邃的美感。
15. 颈联是如何描绘杏花的?请简要赏析。
【答案】
14. AD
15. 这两句诗借用典故,以张、孔二美人喻花,生动地写出杏花在水中的倒影如含笑凝睇的美女,楚楚动人。

【解析】
14.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综合考核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情感的题目,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歌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主要的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意,答题时注意仔细辨析。题中AD项考核手法,BCE项考核内容,其中A项,首联中的“空旷”“清炯”运用借代的手法,以形象具体的特征代替抽象的概念。D项,“空旷” “清炯”没有描绘水面由静到动的过程,尾联才描绘水面由静到动的过程。
15. 试题分析:此题考核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的能力,答题时注意明确具体的手法,然后诗歌的内容解释,然后分析艺术效果。首先答出“用典”和“比喻”的手法,然后分析诗句“嫣如景阳妃,含笑堕宫井”借用典故,以张、孔二美人喻花,再答出效果:生动地写出杏花在水中的倒影如含笑凝睇的美女,楚楚动人。


【注】①这首诗作于作者变法失败,被贬江宁之后。②“空旷”“清炯”都借代水面。③景阳妃:指南朝陈后主的宠妃张丽华、孔贵嫔。隋军攻破合城,陈后主与张、孔二人藏身于景阳宫井中。
14.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首联描绘石梁横架河上,茅屋临近水边的诗意画面,实际上是写杏花的生存环境。
B. 颔联的意思是,岸上杏花娇艳美丽,但与水中杏花之倒影相比,并没有更加美丽。
C. 杏花倒映于水中,仿佛景阳妃藏在宫井那样笑意嫣然。以美女比喻花,形象生动。
D. 诗歌通过杏花形象的正面描绘,并以景阳妃的笑为喻,细腻地写出了杏花之美。
15. “残妆坏难整”的原因是什么?尾联表达了作者什么感情?请简要说明。

【答案】14. D 15. 原因:水面微波荡漾。表达的感情:①对美好事物被破坏的惆怅、惋惜之情。②借杏花美丽的倒影被破坏寄寓变法失败的感伤、失落之情。
【解析】
【14题详解】
试题分析:题干要求选出“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这属于综合考查题,考查学生对诗句内容、技巧以及情感的把握。本题考查对诗句的理解,采用了客观选择题的形式,各选项内容涉及了对诗歌的手法、形象、主题的鉴赏,考生解答时首先要注意了解作者身世经历及本诗词的写作背景,逐句翻译诗句,然后把握诗歌的意象,分析诗歌营造了什么样的意境,领悟作者表达了怎么样的思想情感,思考诗歌中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再对照选项一一确认,得出答案。D项,“通过杏花形象的正面描绘”错,全诗都没有对杏花的形象作正面描写,而是借对杏花在水中的倒影的描写,对杏花进行间接的描写。
【15题详解】
试题分析:题干问的是“‘残妆坏难整’的原因是什么?尾联表达了作者什么感情?请简要说明”,这是考查诗歌的内容和情感。“残妆坏难整”,意思是“杏花被损坏了的化妆难以整理收拾”,联系整个尾联来看,“怊怅有微波,残妆坏难整”,由此可知,这是说水面的涟漪,将“杏花”这位绝代佳人的容颜装饰弄得残破不堪。再看第二个问题,即“尾联表达了作者什么感情”,“怊怅有微波”,诗人觉得这“微波”破坏了花影的“静美”,似乎不免惆怅。“残妆坏难整”之中,流露作者的惋惜无奈之情,花本无辜,世情难挽,当年的红颜也就这样摧残零落。杏花不比桃花那样绚烂地“依旧笑春风”,最好的年华里却是空对一脉春水,即使如此依旧“含笑”,有几分自嘲人老珠黄的苦笑,有几分伤逝顾影自怜的空笑,又有几分任他无情最是帝王家的冷笑。

相关文章